贾母早就看透这个儿媳妇了,知道她表面福气,心里不当一回事,又气又怒,狠狠捶着小炕桌,厉声质问:“你若有好的选择,你倒是说给我听听。”
“这,媳妇也只是一点愚见,媳妇以为哥哥的小女儿慧姐儿就不错,哥哥位高权重;宝钗也好,端庄稳重,料理家事又妥当;还有几家与咱们jiāo好的公卿之家的女孩儿也极好。”虽被吓得不轻,但王夫人依然不肯死心,紧张的说了几个自己觉得合适的女孩儿。
“那些人家愿不愿意把女儿给咱们宝玉姑且不论。慧姐儿是个好的,你哥哥也是个又能为的,只你哥哥多大年纪了,还能再撑几年,日后还不是要你侄子出头。我也不说,你自己心里清楚你那侄儿是个什么人,能不能挑起一家子家业,能不能在仕途上帮着宝玉。薛宝钗,能gān有什么用,一个没落皇商家的闺女,你以为京城的贵族会怎么看我们,她们会接受一个皇商家的姑娘吗?其他公卿之家,有几人手中还有实权。你要知道,宝玉是不能世袭的,他顶多分到一点家业而已,未来岳家的支持才能使宝玉步入仕途,走得平稳。”
贾母越说越冷静,宝玉是她最心爱的孙子,她自然想把一切最好的都留给他,可这不是她能决定的,再说即便宝玉袭职顶多是个四品的闲职。郡马的身份虽然不高,关键是林家不是一般人家,林墨涵也不是个无用之人。只要他真心为妹妹考虑,必定会为宝玉谋划一个不错的将来,人家平日接触的除了王府就是权贵啊。
其实,王夫人不是傻子,知道贾母说得也有一定道理,怪就怪在她与林黛玉前世有仇,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红着脸听了半日,嗫喏着嘀咕了一句:“不是还有娘娘吗?娘娘难道不会为宝玉谋划?”
嘭的一声响,一个大红云龙捧寿的锦垫当直砸在了王夫人脸上,王夫人错愕不已,呆呆地望着贾母,老太太何曾对她这样过啊。
“你,你是想要气死我吗?后宫不得gān政,你想害死娘娘啊?就算娘娘有心,外头没有得力的人,谁来周旋谁来腾挪,你以为琏二行吗?他连六部的门都进不去。行了,你给我回去,在佛堂好好想想,想明白了再来回话。”贾母觉得筋疲力尽了,她不想再看到王夫人的脸了,不然她真会气得上去煽几巴掌,摆了摆手。
王夫人总算有点惧怕了,匆匆行了礼就悄悄退下。老不死的,自己都是当了祖母的人了,她不放权也算了,连自己儿子的婚事都要cha手,甚至对自己动手,自己这个当家太太还有什么脸面。说来说去,还不是念着嫡亲的外孙女儿,自己这是什么命,当年为着贾敏没少受老太太的气,现在为了她女儿更是没有活路了。前世的冤仇啊。
第七十九回:琐事
虽然宝玉之事在黛玉心上留下了深切的感受,随着时光流逝,倒也渐渐淡忘了。加上离过年不过两个月时间了,整日间忙忙碌碌的,无暇分心去想。既要准备赏给下人们的冬衣,又要准备亲朋故旧家迎来送往的礼物,还要打点赏赐的金银镙子,再有安排祭祖请吃年酒等等,使得黛玉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用。
当然,最忙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外面的产业。
林家在江南各地还有二十几处田庄呢,因着地势好,都是在太湖平原一带,出息也不错,这个时候正是管事们来京清帐的时节。近年来在京城附近新置的几处田庄,颇为过得去,几乎日日有人来给黛玉请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铺子,盈利也不错。
林家本来的产业除外,林墨涵自己的产业也多半jiāo给了黛玉打理。黛玉实在很吃了一惊,不想哥哥居然有这样厚的家业,比自己家几百年积攒下来的都要qiáng。自己家是世家,凡事低调,不能刻意敛财,所以那些产业只是保障后世子孙衣食无忧而已,不会太作扩张,哥哥的就不同了。田产不多,只有杭州湖州福建等地的几座茶山,而且所产的茶叶都是上等品
,利润很高。墨涵的主要产业就是各种铺子,整个江南湘赣川中有哥哥四十九家铺子,京城北地十二家,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铺子。甚至,还有海上贸易。
黛玉看着账册上那么多的银子着实吓了一跳,她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银子啊。细细一算,家里和哥哥的加起来,几乎一年有近百万两银子的收入。黛玉只留了十万两充入家中公账,其余的全jiāo给了墨涵打理,想来哥哥必有不少用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