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的哥哥王子腾调回京城之后,升了从一品的内大臣,天子近臣。自然很快去了贾家给自己妹妹出头,贾母也不客气,将王氏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说了,把王子腾羞得不行,就这样德行,别人不拉你下水你都巴巴地往下跳,救她上来作甚。臊了一鼻子灰回了家里。
翌年四月,探chūn出嫁时,不知太后安得什么心,把黛玉宣进宫陪了她几日。探chūn倒是挺巴结黛玉的,只是黛玉待她大不如前,感觉淡淡的,依礼给她添了妆,没有额外多添。
好在皇上被宫里新来的几个美人缠的脱不开身,偶尔想起召见黛玉都被人破坏了,所以黛玉没发生什么意外,安然无恙的出了宫。
五月,贾母请元chūn出面,给宝玉订下了太后外祖家的小姐,就是几年前去扬州宣旨抄没林家的王忡喜的小女儿王薇语。不过,众人初时还以为宝玉又要大闹一场,没想到他不哭不闹不喜,浑然没将此事放在心头,整日间该怎样就怎样。两家商议了明年三月大婚。
六月,元chūn早产,诞下一个死婴,还是个男婴。元chūn哭得撕心裂肺,产后不知保养,身子渐渐亏了,而皇上差不多都将她忘了。若不是太后现在重用王子腾,需要几个国公府的势力,她的下场只怕更惨。宫里,现在最得太后心的是吴贵妃、周昭容(当年的周贵人),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明年chūn的选秀。
奇怪的是,皇上宠幸的美人极其多,却至今没有子嗣。或是流产、或是夭亡,反正到现在没有一男半女,臣工们常常私下里偷偷议论。太后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心里还是有点焦急的,于皇家而言,没有子嗣是最危险的,有了子嗣皇位才能真正稳固。
倏忽,时间易过,这一年很快过去了。墨涵颇得太后重用,而忠顺王府露出了想与林家结亲的讯息,要将棠锦郡主许配给林墨涵,而林家恍然未闻,不作答复。当然,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应该是忠顺王府一头热,谁不知道有棠锦郡主在的场合,林墨涵都会好端端的失踪了。
很快,就到黛玉十五岁及笄的日子了。
第99回:动qíng初吻惜chūn投奔
二月十二,花朝节,黛玉及笄。
这一天,林府里相当热闹,京城里权贵之家的女眷都集中在了林府,观赏含湘郡主未来皇后的及笄大典。太后皇上赏赐了等同于公主及笄的厚礼,后宫所有嫔妃都以低于黛玉的姿态送来了贺礼,明显是jiāo好之意。
宾客们悄悄议论,无非就是林家郡主好福气,能得皇家如此青睐,一看就是母仪天下之象。黛玉不可能没有听到类似的传闻,但她居然没有任何反应,不喜不怒,该笑时笑,不笑时高雅端庄。
日间的盛况就不一一细表了。
到了晚间,宾客尽去,墨涵打发了下人,让他们今儿早些歇息,明儿继续收拾。直到屋子里没有人了,他才快步去了黛玉闺房,他几乎一天都没有见到黛玉了。
墨涵将正在给黛玉蓖头发的雪雁赶走了,自己拿了木梳轻轻给黛玉通头,如缎子般光滑黑亮的青丝垂泄而下,有一种岁月静好的美。墨涵不由暗笑自己,岁月静好?这不过是bào风雨来临的前兆,明日始,林府,别想有一日安宁日子过了。
黛玉抿了嘴,偷偷从青铜镜里看着自己与哥哥重叠的身影,就有满满的幸福从心底里涌出,是不是她,长大了?
两人却是心有灵犀的,墨涵凝视着铜镜里黛玉含笑的眸子,呢喃了一句:“妹妹,哥哥终于等到你长大了。”
其实,他本心是觉得女孩子至少要到十八岁才算长大了,尤其是妹妹这样娇弱的女孩子,他一直想着等到黛玉十八岁之后就娶她。可是,他发现他有点等不及了,今天他才感到自己心里比黛玉还开心,因为他忍不住就想娶她,要她当自己的小妻子。
墨涵的话里似乎隐藏着无数的意思,黛玉小手扭着耳边垂落的发丝,薄薄的红晕漫上了娇颜,浸润了她的每一寸肌肤,愈发添了一股少女的妩媚。不说话,气氛更加尴尬,定了定,出口的话娇羞无限:“莫非哥哥等不及了?”
原只是一句普通嗔怪的话,可是此qíng此景,配上黛玉含羞带怯的气息,就有一种说不清的蛊惑与魅力。
墨涵浑身一麻,胸中一dàng,瞬间百炼钢化成了绕指柔,说不尽的缠绵悱恻、脉脉温柔。神思恍惚间俯身抱起了黛玉,抱着她走到窗下的炕上,他没有彻底失了理智将她抱到chuáng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