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脸色僵白,不敢再说,俯身唯唯诺诺地应了下来。
候传讯之人去远了,皇后在房中踱了几步,转首见雪雁蜷缩在墙角,不由怒从心中生,扬声道:“来人,将这贱婢送到掖庭,候寻到她主子,一同处死。”
雪雁听了,脸上并无畏惧之色,沉着地道:“我们主子已经出宫,皇后还能追上吗?皇上那边,得了消息,必定会尽快赶回宫,皇后还是想一想怎么应对皇上更要紧。”说着,便大笑数声,从容随着一众内侍疾行而去。
见事qíng峰回路转,完全失去控制,元妃不由生出一脸颓然之色,啜泣道:“皇后应承过臣妾的话,不但没有兑现,还让那个狐媚子逃脱了,倘若皇上回来,查问此事,臣妾必定死无葬身之地。”
皇后脸色难看至极,不耐烦地看了元妃一眼,挥手道:“鹿死谁手,尚是未知之数,你又何必自乱阵脚?”
说到这里,沉吟须臾,低缓了声音道:“北静王想出这么一出,将本宫的计划全盘打乱了,罢了,事到如今,也没有法子了,如今只能让侍卫去追赶他们两个,尽快将麻烦除了,至于皇上那边,虽然青睐林郡主,却绝不会将她纵得无法无天,倘若他回宫,你就一口咬定,亲眼看到林郡主动手推你,后来因担心受到惩戒,便哄骗北静王,让北静王将她带出宫。”
元妃听了,心中犹自烦乱不堪,却因无计可施,只能点了点头,应允下来。
第41章:温qíng
皇后以元妃之名,步步紧bī,让黛玉以为自己必死无疑,然而北静王去而复返,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她带出凤藻宫,不但让在场之人瞠目结舌,便是黛玉自己也始料不及,久久不能回身。
心神迷茫中,北静王已经带着她,施展轻功,在重重宫殿之间如飞穿梭而过,临到宫门时,方才小心放下她,以言语震住守护宫苑的侍卫,顺利带她出了宫。
直到晚风chuī拂而来,懵懵懂懂的黛玉方才清醒了一些,刚要开口询问水溶,不想却有侍从牵了一匹白色的骏马过来,恭敬地向水溶行礼。黛玉杏眼圆睁,心中越发惊讶,不料还未惊叫出声,水溶已经携过她的手,将她放在马背上,随后他也翻身上马,环住她的纤腰,再伸手挽住缰绳,嘴里打了个呼哨,马便飞奔起来,将身后的宫墙和一切剪不断、理还乱的纷争远远抛开。
黛玉素来是以花为貌,以水为容的纤弱女子,何尝坐过这样的快马,只觉得身子颠得厉害,恍若腾云驾雾一般,与书上的描叙有着天壤之别。此时虽然已是年后,却依旧是料峭时节,迎面的冷风刮在脸上,仿佛细针刺在皮肤上一般,黛玉心中又是害怕又是慌乱,无计可施之下,只能拼命闭上眼睛,什么也不敢看,脑海中更是昏昏沉沉的,什么都想不明白。
不知过了多久,马速终于渐渐慢了下来,最后完全停下,水溶呼出一口气,率先翻身下马,旋即伸出手,将黛玉也抱下马。直到此时,黛玉方才鼓起勇气睁开眼睛,此时天色暮沉一片,借着月光看时,方才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座四合院前,四周万籁俱静,听不到半点声响。
此时黛玉已经明白,水溶将她从凤藻宫带出来,是为了救自己,只是刚刚脱险,又不知这儿是什么地方,心中犹自惊惶难安。
正默默思忖之际,水溶回眸一笑,温声道:“林姑娘,我们进去罢。”说着,果然抬手推开竹篱栅栏,带着黛玉进去。
入得房中,水溶取了火石,将红烛点燃,室内光线甚是明亮,仔细打量,便发觉室内空无一人,房间不算大,但收拾得甚是gān净,古朴中透着清雅,各样案几陈设都以碧色青竹制成,窗下摆着一张古琴,另有几样错落有致的古董,在烛火的掩映下,房内落上了一层柔和的光彩,让人心神恍惚,仿佛置身梦中一般。
黛玉慢慢定下心神,抬眸四下一望,目光定在水溶身上,心中满腹思绪,羞涩中夹杂了感激、震撼,化作良久的默然无言。
水溶看在眼里,眸中有流光一闪而过,须臾拱手道:“今日之事,虽然事出突然、qíng况紧急,但溶唐突了姑娘,却是不争的事实,溶不敢妄求姑娘原谅,只希望姑娘念在溶不得已而为之的份上,不要记恨太久。”
黛玉面上绯红一片,恰如红云漫卷,半晌方叹道:“北王爷何出此言?我就算再糊涂,也明白王爷之所以有此举,全是为了救我,绝无半点别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