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同人)歌尽关山几重云_作者:今天也没有出大铁呢(20)

  听见那姓氏后燕旗气势更汹,咄咄bī人道:“主将领jīng锐淹留异地,边关空虚,若夷人趁机来犯,国之安危悬于一线,何耶?”

  言辞上应付一武将,谢载川还是绰绰有余的,他道:“雁门为我朝险关要隘,jīng锐何止三万;军中将领众多,燕将军经验丰富,离开时难道没有委以可靠之人?且禁军为国都最后之藩篱,若禁军松弛,国之安危真当悬于一线。”

  龙涎冉冉,本该居于主导的皇帝现下正高踞御座,享受着女官的宝扇香风,饶有兴致看手下两员要官一来一去争执,仿佛只差手中一把瓜子了。

  玄甲将军横眉怒目,显然并不服气,谢载川暗自哀叹杨先生这病假告得太是时候,硬着头皮补个理由:“雁门关上书称大破夷人,一扫雪原,先皇肯燕将军之帅才,遂升燕将军为范阳节度使,此不过四月余前事,夷人元气应尚未恢复。燕将军戍国之心日月长彰,不急这片刻,先留京中,让京师的老爷兵们见识一番边关铁军。”

  见龙椅上人一副袖手旁观之态,燕旗越发愤恨当初听信杨聆蝉,谢载川既拿先皇压他,他只得退步道:“那敢问数日具体是几日,或是要供禁军学习至何程度?还望谢侍郎说明,末将好与军中传信。”

  这……他怎么知道。目光所及,贴金匾额反she的光芒近乎刺目,面前将军一副恨不得手撕了他的模样,身后圣上正悠闲向宦官奉的白玉痰盂中吐口沫,周遭官员都在看戏,谢载川心下无奈,虽事后可能又要被敲打“难持大局”,现在他也只能把杨太傅他老人家搬出来了……“杨大人未作说明,某不敢妄语,不若等杨大人休毕,燕将军再来可好?或者,某可代为传达……”

  认清并不能在这殿内得到答复,燕旗生硬打断道:“不劳烦谢侍郎,我自去请杨中书解惑。”

  “呃,燕将军请便。”他见过不少怙恶不悛的罪犯,但那些人再穷凶极恶,都比不上面前这将军yīn沉的一瞥慑人。谢载川汗颜,杨大人非把这人留下来,甚至还惹他亲自上门,不知是何用意,难道是想对这人下手?这可不合杨大人之行事风格……

  燕旗虽屈膝,声色犹朗然,道的是:“燕旗本无资格入紫宸殿,此次前来实属唐突,请圣上降罪。”

  皇帝哪会真的降他罪,只乏味地挥挥手,道:“也罢,念汝心系家国,此次便不追究。”

  殿内众人程式xing地叹道:“皇上圣明。”不少人一开始并未反应过来,后来才跟上前人浑水摸鱼,于是这唱赞的声làng恰似顿了一顿才开始转动的织机,使当事人的“谢主隆恩”淹没于卡壳的尧风舜雨。

  而后燕旗起身,毫不留恋转头离去,一gān大臣心思各异,目送与金屋宝顶格格不入的玄甲将军走远。殿内很快归于常态,谁也不知道激起水面涟漪的究竟是一块石子,最后留在水底;还是一只鸥鹭,轻点即去。

  郡国公府的阍室值卫已经习惯了。

  郡公提前告诉他某某大人来时不必通报、直接引见,诸如此类,并不奇怪——用个他从坊间说书人那听来的成语形容,这叫神机妙算。

  huáng昏中的缱绻值卫和银杏树尚记得,这位再度来访的将军却似不记得了,如今他身上散发的冷,是真的冷。

  透着杀意的冷。

  一样的素衣丫髻引路人,一样的青墙黛瓦水乡景,穿行其中,燕旗无端生出几分物是人非之慨。路过石桥,桥下水流已枯,众芳芜秽,很难说来年它们还能否在这不符习xing的北方醒来——那gān脆彻底清除罢,燕旗如是想。但人总是这样的,爱抱着一丝残存的希望等待奇迹,就像绝境中等待援兵;又或者自以为断了念想,其实尚怀破罐子破摔,将偏执权做怀念,就像身后留名的安慰之语。无论哪种丑态皆出自放弃太疼了,这世间从没有痛快一刀之说,切去的肢体伤口尚会剧痛,砍掉的头颅还要滚一滚再喷出血束。

  bī自己死心的感觉就像亲手把肋骨从破开的艳红皮ròu里抽出,痛得你想抱哀嚎着在地面鲜血淋漓地摔上几摔,最后气若游丝地说算了罢,留下他罢。于是那骨刺就埋在你体内,隐隐作痛,每逢yīn雨更是猖狂,但有什么办法呢,只怪你一开始就不该种下它。

  路熟悉得可怕。燕旗做作地腹诽,这杨聆蝉是什么怪癖,爱在水榭内晤客,可惜这并不能让他好受些;于是他转而设想杨聆蝉又有何yīn谋,用仇恨武装意志,这才收到些效果,这也是宫变后他一直在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