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族长乱点鸳鸯谱_作者:鹿王本生(71)

2017-12-22 鹿王本生

  宝钗道:“这可奇了,下这么大雨,为什么不穿呢?是不是娘亲给你置的雨具你不喜欢?”

  贾策道:“并不是,就是因为那套雨具太jīng美了,策儿怕弄坏了,总舍不得用。”

  薛宝钗又气又好笑:“你怎么小小年纪,倒有这买椟还珠的怪毛病。”

  贾策问道:“娘亲,什么叫‘买椟还珠’呀?”

  薛宝钗叫人给贾策擦gān身子,抱他坐下来,说道:“‘买椟还珠’是一个故事。讲的是古代楚国有个商人,有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想要出售。这个商人做了一个缀满宝石的盒子,把珍珠放在里头。有一个郑国人看到了,把盒子买下来,仍将珍珠还给了这个楚国人。”

  贾策笑道:“娘亲的意思是说,那雨具是盒子,策儿才是那颗珍珠对吗?”

  薛宝钗点着贾策的鼻子道:“聪明。以后可不要做这样的事了。东西再好也不值什么,哪有我的策儿身体重要?”

  贾策吐了吐舌头说:“知道啦娘亲,策儿再也不‘买椟还珠’了。”

  薛宝钗将贾策抱在怀里,摩挲着他的头,心中满满的幸福。

  买椟还珠?薛宝钗突然想到,他们也可以借用这个古代楚国商人的法子。

  她马上去找贾蓉商议,贾蓉一听拍案叫绝,立刻着人去办。贾蓉叫人挑了一些纹理漂亮的木材,按照中原时兴的花样,请木匠师傅雕刻出各种寓意吉祥的花鸟shòu虫,做成jīng致的木匣。那些木匣大小不一,大的能装下比肩的花瓶,小的能放一打碟子。

  匣子的间隙,统统用品相不佳的碎末茶叶填充。那些上等茶,可以高价卖给贵族。这些填充的碎茶,则贱价处理,能卖几个钱算几个钱,也给那些吃不起茶的平民尝个味。

  这批货一运到瓦剌,那些商人直呼大开眼界。那匣子竟比瓷器还受欢迎,不久就发展成了最抢手的货品。瓦剌女子出嫁时,若是嫁妆里有一件这样的匣子,别的姑娘们都会艳羡不已。

  而那些碎茶叶却经历了一些波折,只因有个伙计动身的时候去了茅房,没听到柳湘莲训话,不知道匣子里装的不是绿豆而是茶叶。因此他还按照上回的吩咐,一路定时定量喷水。到瓦剌一看,那一车的茶叶全都发霉了。

  柳湘莲一见那些茶都变了颜色,变得黑糊糊的,只好全部将其倒掉。有个牧民正巧经过,见那经过发酵的茶叶散发出一股奇异的香气。一时好奇,就拿了一点回去,没事就拿出来闻闻。

  此人妻子煮马奶的时候,那才三岁的儿子顽皮,见爹爹把那黑糊糊的茶块当宝贝一般,趁着大人不注意一把扔进了奶锅里。这一煮香飘四溢,整个帐篷里都充满了这味道。这个牧民大着胆子尝了一口,既没有茶的苦涩,也没有马奶的膻腥,反倒口感慡滑,浓香醇厚,好喝极了。

  那些牧民因饮食单一,常吃的都是牛羊等膻腥之物,容易消化不良,屡屡腹痛。这茶块加马奶煮出来的饮料最是消食解腻,喝过后,整个人都觉得神清气慡。牧民如获至宝,将此法推广开来。从此,奶茶成为了糙原游牧之家必备之物。

  ☆、空谷幽兰木石归隐

  上回说到薛宝钗妙计解决了贸易运输上的难题,更因一个伙计失误无意发现了茶叶发酵之法。后薛蝌潜心研究,通过控制发酵程度,做出了乌龙茶、红茶、黑茶等品种,风靡中原外邦,这里不再细赘。

  如今且说林黛玉已经到了出阁的年龄,因贾母临死保媒,那林家又添了男丁,林如海与贾敏遂同意了黛玉与宝玉的婚事。林黛玉嘴上不说,心里对这位衔玉而生的表哥一直都是另眼相待的。如今既定了婚约,也是趁心如意,再无他话。

  一日,黛玉晚上入梦,飘飘dàngdàng来到了三生石畔,只见神瑛侍者在浇灌一棵仙糙。那仙糙得了雨露,逐渐修炼出了人形,自称绛珠仙子。那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说:“上仙浇灌之恩,无以为报,但愿能把三生的眼泪还给你。”说着那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同时转过身来,林黛玉一看,哪里是神瑛侍者,分明是宝玉!而那绛珠,竟长了一张跟自己一摸一样的脸!林黛玉吓得大叫一声,惊醒过来。

  晴雯在外间值夜,她晚上向来睡眠轻省,听到黛玉叫声,忙地支起蜡烛查看:“姑娘这是怎么了?”

  “并没有什么,不过是做了个梦。”黛玉额头上出了一层蒙蒙细汗,眼睛半梦半醒地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