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口号没用,我们就去当兵。生在乱世,便不能碌碌无为。”江澄红着眼睛喊,势有一股我定要为革命献身的架势。
江枫眠这可急了,当兵之事可是江澄他们从未提起过的,怎么如今竟生出这样的想法。“胡闹,如今各地战事惨烈,那前线是你们随意可以去的嘛?你们想着国家大义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家中年迈的父母?”
“国破而家亡,国泰则民安。万千将士均可为国身死,难道我们要空留一腔热血,躲在家中对纷乱战火视而不见嘛?”江澄不知为何qíng绪异常激动,魏婴则在旁重重颔首,表示非常赞同江澄的说法。
其实他二人从未有过离家当兵的想法,整日动动笔,写写条幅,和同学上街□□喊口号,作为主张抗日的积极分子参与活动就已经知足了。可渐渐的身边要好的同学和组织里的师兄们,都纷纷弃笔从戎,江澄和魏婴也就动了心思。
江枫眠一改往日亲厚的态度,厉声警告,如果再提及退学入伍之事,就当心被打断腿。
此后,江枫眠为防两人再被他人鼓动,做出什么惊人之举,便不许他们去上学,而是请了老师来家里给他们上课。
一个月后,江枫眠去南京约见蓝启仁,谈生意上的事。到了蓝公馆,却未见蓝曦臣。询问之下才知道,蓝氏叔侄从上海回到南京的第三天,蓝曦臣成功摆脱蓝启仁的看守,打着其父的名号约见第9集 团军26师新任师长,几番高谈阔论下,被带走从军去了。
而蓝启仁早知无法阻止,也就随他去了。
蓝曦臣离家当日,蓝启仁看着他褪去学生装,身着英挺军装,激动的老泪纵横。亲手拿起军帽替蓝曦臣带上,亦觉得无比自豪。
蓝曦臣含泪告别叔父,诉说着自己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感谢着叔父的理解支持,懊悔着对家族的不孝。却只能毅然踏上征程。
少年不惧岁月长,此去经年,为国为民,甘洒热血。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江枫眠返回家中,看到颓然待家的江澄和魏婴,有一瞬间想放他们自由前行,却终是开不了口,下不了决心。
江澄、魏婴与蓝家二子不同,他们年纪尚幼,时局不分。江家更不及蓝家军人出身,对上阵杀敌,无法看得那样透彻。
在江枫眠心里,乱世之中,家国故然重要,但为革命献身也不只参战一条路。要江家为国为军捐钱捐物都没关系,为支持国军战事散尽家财,倾家dàng产也再所不惜。但若让江澄赶赴前线,每日枪淋弹雨是江枫眠万万做不到的。魏婴是魏家独子,江枫眠受魏父临终托孤,更加没法眼睁睁看着他承受战火无qíng。
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将二人看守在家里,让他们远离战火硝烟,哪怕只得几日安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兵谏。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国军最高统帅□□即宣示求战必应战战略原则,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11月20日,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蓝家在蓝启仁的指挥下着手搬迁。
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占领南京,并开始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938年2月3日-5月19日,徐州会战。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取得巨大胜利,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
分在两个集团军的蓝涣和蓝湛两兄弟,得以在战略会师中见上一面便匆匆分别。
6月12日-10月27日,武汉会战。从日军攻占庆安到武汉失守,历时4个月,中国军队歼敌近4万人,使日军进攻战力被迫停止。
次年3月,蓝曦臣所有的第9集 团军改制,时任26师10旅3团团长的蓝曦臣带领队伍攻击敌军驻守的城镇。3团与日军遭遇战后,伤亡惨重,兵力锐减,资源短缺。蓝曦臣无奈之下,开始带部队实行战略转移,寻求补给。
同月,江澄和魏婴趁江枫眠和虞夫人懈怠之际,未留下只言片语离家参军,被分入两支集团军,前后奔赴前线。
江家乱作一团。
第3章 再见
1939年3月26日凌晨,江澄所在的突击连接到命令,偷袭敌军侧方,为大部队战略xing进攻进行掩护。
这是江澄参军的第十五天。半月来每日徒步奔袭数十里,风餐露宿,行军条件异常坚苦。江澄在家中养尊处优惯了,身体自然吃不消。但一路都未遭遇敌人,心态倒是还算放松。不时的,还会抱怨什么时候可以真刀真枪的跟小鬼打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