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大哥。”对方回礼。
虽说是老船家,但也不过四十岁的年纪,有个这样年纪的好友,也不算多奇怪。
“这二位是……”
“这是牛娘子,是个好心人,闻说我多年没回家乡,特意让我撑船来常州,付我船费做盘缠,让我回乡来看看。”
“言重了,我们也是要来常州的,若是与此同时能帮到别人,自是再好不过。”
“这是薛娘子,牛娘子的同伴。”
薛梓茹面上有些不自然,却也不好表露,只能压下去了。
“原是这样。”
“这两位娘子是汴京来的,还识得你家娃娃呢!”
又是“娃娃”这个称呼,牛雪卿和薛梓茹都猜到是展昭,又是不禁忍笑。
牛雪卿又一步猜测,眼前的这人是谁。
看年纪,定然是和展昭一辈的了。牛雪卿知道展昭有两个哥哥,但是都是续书中提到的,牛雪卿也还没来得及看,具体的信息,她也不知道。她猜测着,也许是其中一个?
“姑娘识得舍弟?”
“令弟可是指展昭展大人么?”
对方点点头。
果然是展昭的哥哥。
“那的确是识得,我们是在开封府做事的。”
“那还真是巧。”
因为还远没到吃饭的时辰,且牛雪卿她们是两个姑娘,涉及分席等等许多麻烦,所以也不便留她们下来用饭。未免失礼,展家哥哥命人去选了些东西,一些是托牛雪卿和薛梓茹给展昭带回去的,一些则是送给她们的。
牛雪卿自然是不收,展家哥哥却玩笑说唯有让她们收了东西,方能相信她们能将东西原原本本jiāo到展昭手里,毕竟拿人家手短,牛雪卿也不好再推拒,只好收下。
临走时,牛雪卿问展家哥哥:“您可还需要我们给展大人带些什么话儿么?”带的东西里,似乎并没有家书。
“帮忙报个平安就好,其余的一切都好,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多谢姑娘了。”
“无妨。”
老船家领着她们到了客栈把东西放下,就领着她们在村子里逛开。
展昭家中是村中的富裕人家,家教极好,展昭自小就待人接物极有礼貌,再加上样貌好,十分讨人喜爱。如今又做了京官,不管江湖上怎么传,在淳朴的村中人眼中,这就是个光耀门楣的事儿。故而得知牛雪卿和薛梓茹是展昭的朋友,个个都极热qíng,极友善。
老船家一路领着她们到集上去,今儿正是赶集的日子,这村子大,各种东西都用得费,所以五天便是一个集,故而集上也并没有太多的人,牛雪卿和薛梓茹倒是可以好好逛逛。
不过毕竟是从汴京这样的大城市来的,又是现代人,这样的乡村集市,也不过是图个新鲜罢了。
集市不小,不知不觉逛到天黑,夜市继续。
“这里的灯火,不如开封的漂亮。”薛梓茹有些失望。
“各有特色罢了。”牛雪卿虽然也这样觉得,但尽量去想些好的地方,以免扫大家兴。
老船家有些不高兴,但念及礼数,仍是道:“乡野村子,自是比不得京中。”
“没有。京中喧闹,比不得这里悠闲自在。”牛雪卿忙解释。
老船家复又高兴起来,领着她们往一个夜宵摊子去。
因为逛集市错过了晚饭,几人遂直接吃夜宵。
“三碗葱油面,一盘青团子。”
东西很快上来,菜量很大,青团子有满满一大盘。牛雪卿是吃过的,甜腻腻的,不怎么符合北方人的口味。薛梓茹尝了一个,也没有再吃第二个。
但老船家却是十分爱吃,见牛雪卿和薛梓茹都不吃,自己将剩余的一盘子吃了个gān净。
“听闻汴京人喜甜,我还以为,你们会喜欢吃青团子呢。”
“我们也不是汴京人,只是在汴京找了差事而已。”牛雪卿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
“展大人也喜欢青团子吗?”牛雪卿想到什么。
“自然啊,我记得他小时候还有一次吃了整整廿个青团,圆得都能在地上打滚,撑得两天没吃饭……”
感觉好像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啊……牛雪卿和薛梓茹心里都这样想。
“您可知道做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