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诗名诗号
既然订了诗社的名称和诗题, 接下来就该出题限韵了。宁珊既然出了最主要的主题,就不肯再cha手其他事项。
姑娘们见他推辞,也都识趣儿, 自行商议起来,宝钗又是第一个想出主意的,她道:“就依着护国公的意思, 咱们以jú咏人, 那便拟出几个题目来,都是两个字:一个虚字, 一个实字,实字便用‘jú’字,虚字就用通用门的。如此又是咏jú, 又是赋事,前人也没作过,也不能落套。赋景咏物两关着,岂不是又新鲜,又大方。”
众人都拍手叫好,宁珊也格外多看了宝钗一眼, 心道, 这姑娘确实博学多才, 通达了悟。可见腹有诗书,也难怪单看气度形貌, 不像那等小家子气的商户出身呢。
黛玉听见宝钗的提议, 也来了兴致, 第一个就道:“既然如此,那我便先提一个,你们听听看,就用宝玉那俗的不能再俗的社名——《咏jú》如何?此乃前人做过许多的了,因此便瞧今日谁能写出新意来。”
迎chūn笑道:“我猜你多半是已经有了好句了,那我也提一个——《jú影》如何?今日虽作jú花诗,却未有jú花在,便忆着影像来赋一首吧。”这一句倒勾起了宁珊心中的回忆,不由也笑道:“你这一句,倒是带出了两个题目,那就索xing再加一个《忆jú》吧。”
惜chūn道:“诶,到底‘jú’字放在前面还是后面啊?我都有些糊涂了。”
宝钗道:“放在前面后面都可以,只要是个虚字便好。”
惜chūn就道:“那我要做《画jú》。”众人皆笑道:“早该想到的,她必然挑这一个。”
宝玉最喜闺阁女儿诗词,闻言便道:“画出来的总不如真的好,不如写一首《簪jú》好了。”
黛玉白了他一眼,道:“今儿谁监场?可要定个规矩,护国大将军在场呢,便是不能写的意气风发,也不许带出闺阁字样才好。”
宁珊笑道:“什么大将军,今日不过是大哥哥罢了,你们且自行取乐,不必顾忌我。”
迎chūn听出他的意思,是不大愿意陪她们女孩儿们一道作诗的,便主动道:“咱们且拟出十个题目来,谁能做哪一个便做哪一个。有能力的,都做了也无妨,不能的,写一首也就罢了。只是若是都做完了,还有人没做,只管罚酒便是了。”
探chūn便问道:“那么如何限韵?又做几言呢?是律诗还是绝句?总要有个规矩才好。”
今天一直话不少的迎chūn便道:“不妨就做七言律诗,这个最常见的,也没那么多古怪讲究。至于韵么,”朝着一个丫鬟道:“你随口说一个字来。”
那丫鬟正倚着门,便说了个“门”字。迎chūn一听,不由皱眉道:“是‘十三元’,这可不好。”
宝钗忙笑道:“连韵牌匣子都没有呢,还限什么韵,不如随意些吧。”
迎chūn也觉得自己出错了主意,笑着朝宝钗点点头,道:“宝姐姐说的是。”
宝钗便也朝着迎chūn笑道:“我平生最不喜限韵的,分明有好诗,何苦为韵所缚。咱们别学那小家派,原为大家偶得了好句取乐,并不为此而难人。”
黛玉也道:“如此甚好,只是十个终究不美,不如凑成十二个题目,一起誊抄了,大家各自捡喜爱的写。”
于是集思广益,不多时,便列好了十二个题目,用针绾在墙上。宁珊目力极qiáng,远远站着也看的清楚,只见那诗题乃是众人中号称字写的最好的三姑娘探chūn抄录的,腕力不凡,笔触jīng妙,确有风骨。起首乃是《忆jú》,便是宁珊所提的,众人以他为尊,因此写在了第一个。
第二是《访jú》,宝钗还解释道:“忆之不得,故访,访之既得,便种。”因此第三是《种jú》,这是宝玉想出来的,他一心想着给姑娘们簪jú花,认为只有亲手种的才高洁雅致,因此想出了这个题目,只是他的一番心意却没人要听。直接跳到了第四首,是《对jú》,惜chūn道:“相对而兴有余,故折来供瓶为玩。”其实更想说,赏玩之后就可以画了。
于是,再连下去的三首就是《供jú》、《咏jú》和《画jú》了。惜chūn看到这里就十分欢喜,不等大家都看完,提笔就要把《画jú》给勾了,下面还写上一个“惜”字,完后便自顾自跑到树荫下去,名为思考,其实是在观察那两株桂花,满脑子还是只有作画的念头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