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知之明的贾珍跑来找宁珊,他如今升了爵,尝到了跟着宁珊的甜头,便越发得寸进尺的想弄个有实权的官来做一做。他倒是没开口要大官,只说自己想gān点儿实事,毕竟龙禁尉那种摆设,要不是宁珊出主意,十年也不见得能得到一回露面的机会,他也不能一直坐在家里等着赈灾去运银米,便想着是不是能像贾琏那样,在六部里弄个小官,五六品都没关系,他豁出去当个主事慢慢往上爬。
宁珊无语的看着眼前一脸讨好的贾珍,想不通他怎么就认为他有本事去左右官员任免,贾赦和贾琏能得到官职是时机赶得巧,第一个归还了国库的银子,外加贾政被罢职,他俩才得到两个小官的,如今贾赦那个兵部员外郎有跟没有差不多,成天在衙门里喝茶看邸报,只要没有战事,他就一辈子也升不上去,熬资历都轮不到他。而一旦有了战事,他肯定第一个称病回家,贾赦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物,和平时期他还敢出面折腾折腾,一旦真有大事,他保证第一个躲起来,以不碍事为最高原则。
贾琏在户部倒是混的不错,但这是得益于他本人长于外jiāo,又会察言观色,外加在数字方面是真的很有天赋,如今已经从六品主事升到了从五品员外郎了,据他说,户部里那些郎中们都把自己负责的账本子扔给他去算,每天累得只想回家睡觉,连抱老婆的兴致都没有了。王熙凤固然有些不满,但总qiáng过他jīng力旺盛出去四处风流,便也忍下了。
贾珍盼着宁珊能再提携他一把,不求高,跟贾赦似的,能混进衙门里坐着就成。
宁珊想了半天,建议道:“要不,我再把贾蓉、贾蔷两个送回京营去练练,你也跟着?”
贾珍犹豫了,贾蓉、贾蔷两个在京营□□练成什么样子他是亲眼见到了的,两个年轻的大小伙子都被折腾的那么惨,他这个中年人还是别去掺合了,免得折腾碎了骨头。于是,舔着脸赔笑道:“宁兄弟这主意固然是好,只怕我一点儿基础没有,去了没得碍着别人的事儿。”真要是非训练不可,他宁可去龙禁尉里训练,起码自己还顶着个副统领的头衔,应该不会太惨。
宁珊也想到了他那个龙禁尉,觉得在那里给他找点儿事做也是好的,便对他道:“你不如给皇上上个折子,就说龙禁尉松散已久,不成体统,应该拉出去训练训练,便是将来撑门面呢,起码不能比銮仪卫差。”
銮仪卫就是给皇家抬轿、打旗、举扇子的开道先锋,跟龙禁尉一样是勋贵子弟充门面的好去处,而且比起十年不见圣颜一面的龙禁尉,銮仪卫可能出场的次数要更多一些,比如皇上要去祭天、过年要去祭祖、再比如太上皇要去视察自己陵寝之类的时候,都需要銮仪卫。宁珊想的是让贾珍自己去想主意把龙禁尉和銮仪卫编到一起,两下里掺合着,銮仪卫能少做点儿事儿,龙禁尉也能有点儿活儿gān,应该是两相得宜的。
贾珍脑子不慢,宁珊一说,他也想清楚了,当即拱手感谢,匆忙回家写折子去了。他如今是二等男,大朝会上也可以递折子了,只不过他得好好想想,这封折子是直接递给皇上好,还是迂回一下递给太上皇好。要说这种一家两个主子的qíng况就是麻烦,讨好了这个就必然要得罪那个,像他们宁国府,就是他贾珍的一言堂,多舒坦。这么想着,贾珍不由有些同qíng龙椅上的那一位了,深觉他如今的日子还不如他贾珍过的惬意呢。
被京中久负盛名的大纨绔给同qíng了,皇上若是知道,不晓得会有怎样的心qíng。不过太上皇倒是被贾珍的建议给取悦了,特别是瞧着皇上不虞的脸色,太上皇的心qíng更加美好。
那日,听了宁珊的建议,贾珍回去想了好几天,终究还是放弃了用自己那狗屁不通的文笔亲手写折子,而是拐了个弯,寻到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跟前,通过他去试探太上皇的反应。
太上皇很享受一切把他放在皇上前面的状况,特别是收了贾珍一千两孝敬的戴权话又说的十分漂亮:“贾男爵特地跟奴才说了,他知道自己得以升爵全是圣人看在祖辈功劳的份儿上赏赐的,他不得进宫亲口谢恩,便叫奴才一定转告圣人,他在家中给您磕头了。又说可恨自己无能,无法替圣人效力,既不能征战沙场,又不能守卫京师,不过是尽一尽自己的本分和忠心,给圣人做点儿微末小事就知足了。奴才觉得,贾男爵提议将龙禁尉练出来这个主意不错,想一想,届时,皇上那里只有銮仪卫,可圣人您却是前有銮仪卫开道,后有龙禁尉押尾,风光更盛,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