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áng金履早翻来覆去背的滚瓜烂熟,立刻道:“李道长还说,他天明前必然回来。”然后看看漆黑一片的窗外,又补上一句:“现在已丑时过半了。”
谢碧潭立刻没半点犹豫,起身穿衣,一副要外出的架势。huáng金履料想拦他不住,也不作那无用的功夫,只道:“董丈在灶火上温着热汤,某陪你吃上一碗,暖暖身子,然后同去村口等李道长和徐小将军回来就是。”
这般冬夜寒风料峭,一个疏忽,少不得就要害上一场风寒。谢碧潭自个就是个医者,断不会由着xing子折腾自己撒气。当下二人吃饱穿暖,董老头与族中另一个后生也执意一同,四人打了几盏灯笼,又带了袖炉,便往东北向通往东岭的村口过去。
这一等,就等到了天边沉黑微褪,渐渐透出一点极深的靛蓝颜色的光景。
谢碧潭远远瞧到那一行人从山路尽头渐渐透出轮廓,又一点点清晰成了淡灰色的影子,再到衣履颜色、身形姿态……一一鲜明起来。鸭蛋青的天光还是灰扑扑的,徐北雁的红袍银甲、李云茅的蓝白道袍,都一并黯淡得不再那么鲜明……谢碧潭忽然眯了眯眼,将怀里的袖炉也搁下了,又向前走了两步。
他走过那几步后,扭头正色问huáng金履:“是某眼花了?怎么有两个穿道袍的?”
然而待人走到村口,近到可以彼此看清对方脸上的表qíng的时候,谢碧潭才察觉不是自个眼花,而是实实在在两个人上山去,三……四……五个人下山来。
瞧着那浩浩dàngdàng有男有女的一队人,不止大半是陌生面孔,甚至还有个年轻姑娘与小孩子昏迷不醒。当下留在村里的几人都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数,忙听着李云茅的安排套车的套车、预备汤水的预备汤水,然后又要将董老头拉到一边说话,又要将高云篆向几人重新引荐……这脚不沾地的一通忙下来,天光已是大亮,前前后后一个多时辰,谢碧潭硬是没有找到能跟李云茅独处的机会。不要说事后算账,连说上两句话都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得有节有理别扭万分。
直到借用了董家的大车,将舒广袖姊弟安置其上,又成了一群人同回长安城去。谢碧潭被李云茅撵去车里与妇孺一同,说得极为动听:“碧潭的医术某等都是信得过的,这一路上舒家姊弟有他照料,想来高师兄也放心。”随后便毫不客气的牵走了原本谢碧潭骑来醉蝶村的那匹马,当真其心昭然若揭。
谢碧潭满心想着“回去再和你算账”钻进了车厢,却忘了这一群人,除却huáng金履和徐北雁,都是要往自家去的。倒不是吝啬那几分住店的钱帛,而是舒广袖和舒心身受鬼气侵袭,在等着杜云闲应约前来的这几天中,少不得要行些道门丹宗手段,乃至岐huáng医道,妥善照料。这样一来,当真只有问岐堂最合适不过,别无二选。
车行路上,少不得颠簸晃dàng,纵然里头厚厚垫了两层棉褥,也一样舒坦不到哪里去,更全然比不得那些高门大户延请大夫上门时的jīng致马车。谢碧潭将里头半截车厢让给舒家姊弟,自个只能牢牢把着一根车棂稳住身子,仍少不得被晃得有些头晕,倒还不如在外头骑着马被北风刮着好受。
默默又在心里记了李云茅一笔,谢碧潭穷极无聊,只好转去打量舒家姊弟。先前乱成一团也不及细问,只简单问了问了姓名与病症qíng况,如今终于得了空细看,才觉舒广袖那一身装束很有几分眼熟。虽说改成了雪青鹅huáng颜色的袄裙,到底臂上数串金铃银钏,背后牙雕玉缀的一双短剑是收敛不住的。他愣了愣神,一伸手挑开半边棉车帘,立刻先被灌进了一嘴的冷风,然后才能对正在赶车的高云篆问道:“舒姑娘是……忆盈楼弟子?”
高云篆熟练的甩了个响鞭,扭头笑道:“哈,倒是忘了,苏四娘如今是在万花谷秉承‘琴圣’名号,说来你们倒算得上半个同门,更不生分。”
“这倒也是……”谢碧潭又看了看那昏睡在一处的姊弟二人,“只是舒姑娘的弟弟,也与她一路?某怎么记得,忆盈楼中不留男徒?”
高云篆登时大笑起来:“舒心才能有多大,他过了年也不过刚满十岁。不过忆盈楼不留舞勺之龄男子,因此舒姑娘也在早作打算,要为舒心物色一个合适的师门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