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岐堂前堂已经没了灯光,静悄悄的也不闻人声动静,似是谢碧潭早已经睡下了。李云茅一身单衣晃过去,轻轻推了推门,纹丝不动,应是从里头拴上。平日两人方便前后进出,这一道门不要说上闩,至多也不过虚掩,还是要在风雨天气才会关好。如此一推不动的经历,对李云茅来说倒是第一遭。
他推不开门,便也不作白费力气的事,懒洋洋向后倚在了门板上开口:“碧潭?睡了?”
屋里没人应声,仍一片寂静。李云茅耳力好,听得出内中其实是有轻浅的呼吸声。不是熟睡时的绵长舒缓,倒带着几分屏息静气的刻意。
只是他不去揭穿,仍用那副不疾不徐的口气,似两人就在面对面聊天般道:“有一桩旧事,某想了一阵子,觉得还是要说给你听听。其实也不算什么大事,只是带了些故人音容,不免竟日萦思。如今你既是睡了,想来是与此事缘薄。某姑且说之,你听得或听不得,但看随缘。”
说罢这席话,李云茅抬头看了看天,城中夜色不比昨晚妖怪谷中,星河灿烂,弦月如冰,映照地面一层微微结起的薄霜,天地间倒有数分白亮光色,照得剔透。纵然身在皇城小院,却多了些旷野豁迥之感,星极而目眩。
他就那么怔怔的仰头盯着天悬河汉发了会儿呆,似是在考虑从何处说起。这片刻的耽搁,忽然耳根动了动,听到屋里像是有极小心的轻轻脚步声,往门口方向挪了过来。
李云茅将那点动静捕捉得清楚,眼前立刻勾勒出一幅谢碧潭纠结着小心翼翼蹭过来的模样,不免失笑。可惜的是没能笑出来,一张嘴,却先结结实实打了一个喷嚏,在静夜之中更显得极为响亮。
身后的门“咔哒”一声开了,还好李云茅见机得快,立刻站直了身子,才没一个倒栽葱的倚着门板跌进屋里。他跳了一步一转身,没来得及开口,谢碧潭的脸已经黑了,横眉立目盯着他松松垮垮的襟口:“李云茅,你想冻死的话就换个地方,别堵某的门口!”吼完便要摔门。
李云茅忙一伸手扳住了门,那冰凉的手指擦过谢碧潭掌缘,后者待要甩上门的力气立刻弱了几分,叫他轻轻松松挤进了屋子,还要笑嘻嘻道:“刚刚出来时没觉得冷,这会儿倒是有点凉了!”
谢碧潭不接他的话茬,回身却往偎在小炉子上的汤罐里倒了碗热水给他,自个又坐回软榻上去。到了这时,再装作脸色也没什么意思,谢碧潭已是拿自己的心软没奈何,只能扭开脸不看着李云茅道:“你到底要说什么,偏要半夜来说?”
李云茅一口气灌下了热水,又把温热的碗捂在手心贪图那点热乎气,笑道:“也不是非要半夜来说,而是适才和高师兄睡下前,偶见夜空星河悬挂,明灿非常,才有所感而已……碧潭,当日某在郭家废园与你照面,觉你有几分故人之感,却不曾与你说过罢!”
他的话题转入得太快,谢碧潭犹还冷着一张脸,没那个一问一答的心qíng,只用鼻子“哼”了一声,算是回应。
李云茅还是笑眯眯的,屋子里没有点灯,依稀靠着窗口泄进来的月光照见彼此。谢碧潭只能从他说话的语调中揣摩他此刻表qíng模样,听他带着笑,悠悠道:“那位故人,将某从出生抚养到八岁,直到老神仙祖师将某带上华山,此后再也不曾见过。”
听李云茅提起当年长辈,谢碧潭却不好再冷言冷语的不敬下去,更因今夜这无由来开头的忆往昔,总让他心生一种惶惶之感,却不知为何。犹豫了下,问道:“纯阳宫又不禁门中弟子下山探亲,如何会再也不曾见面?”
“他啊……”李云茅的语调渐觉缓慢,像是回忆,又好像在思索着该怎样回答,“他同样是个道士,只是与纯阳宫这般开宗立派不同,乃是云游四方行脚天下,聚散……随缘……”
“你找不到他,因此再也未见过他?”
“……算是吧。”
两人间兀的便陷入一场沉默中,一个怀着不想说出口的忧思,一个陪着对方忧思。明明是在软榻之上、暖炉之旁,却倍觉冬夜清冷。
谢碧潭受不得这般氛围,便去挑破话头:“你讲这些与某听,莫不是要说某有似你这位前辈之处,才叫你生出故人之感,进而……”他眼睛亮晶晶带点笑的,目光向着屋中四下一转,“才赖到问岐堂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