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里日丽天和,温晴景色妩媚,恰与心头沉甸甸愁事不同。但约莫时近薄暮,天际云合,竟又淅淅沥沥飘落雨丝。小雨温柔如烟似幕,笼了整座宅院,却不叫人觉得有多泥泞,清鲜水气穿帘透室而来,耳目如洗。
危夫人母女已听了李云茅吩咐,避往深宅院落,只留下小蓉在外听从吩咐。李云茅倒也没有什么好吩咐的,算算吉时未至,索xing坐在廊下看雨。小蓉规规矩矩踞坐在旁伺候,女孩子的贴心周到反让李云茅有些吃不消,只好将目光一直撩向廊外雨中。院墙边一株榕树,尚未到独木成林的年岁,但翠盖亭亭,枝条鲜盛,雨声落于其上,细碎空灵。李云茅看了又看,啧啧有声:“好雨,好树!”
小蓉带着点羞怯怯的笑意抿了抿唇,又续上一盏清酒:“道长莫非还会相树?”
李云茅随意挥手:“水木相生,此乃天xing。这场雨甚妙,树得雨势,自然同好。”他顿了顿,又扭头冲着小蓉璨然一笑,“便如同你与危夫人母女主仆qíng谊一般!”
小蓉哑然,斟酒的手势也不由一顿,但很快又弯唇一笑,垂下眼帘整弄酒具:“李道长果真是……”
她低语声未尽,李云茅忽的长身而起,将余音打断了。少年道者的眉峰一瞬间挑上锐色,言语却还轻快带笑:“时辰到了,新郎官差不多也该来迎亲了吧!”
暮云四合,夜色如水漫上。细碎雨声中渐渐掺杂了其他的音律之音,由远及近,次第清晰。
一队装饰得十分喜庆的车马在雨声乐声中渐行渐近,花车抬礼,披红挂彩,为首马匹上更是金为络脑锦做障泥,青丝缰拢在马上人手中,那手细长而青白得出奇,指端薄而长,被鲜红的衣料一衬,更是对比鲜明。
身份显而易见的迎亲队伍一路chuīchuī打打冒雨乘夜色而来,直至危氏宅前。车马停下,立刻有傧相打扮的人一路小跑到最前面,扶着新郎官下马。皂靴踏上湿润的地面,那位新郎官似乎在马上颇有时辰,这时才挺了挺腰站直,舒活了一下筋骨。身后已经点亮的彩灯照得门前雪亮,也照出他瘦极高极的身材,脸削如刀,青白肤色诡异莫名。
那傧相笑眯眯捧过马鞭:“鲜公子,到了。”
新郎官点了点头,又上前两步,迎着紧闭的大门上下打量两眼,也笑了一声,扭头对左右道:“丈人家这门闭得紧,想是等某亲自吟诗叫门,就不知危氏如今可还找得到本家的姑嫂来侯门!”
话甫落,身后跟从人一片笑声。只是笑意中不带多少欢愉,倒满是幸灾乐祸的意味,简直叫人入耳生厌。
“笑声聒闹,有声无意,不吉,实乃不吉啊!”
一行人笑得正欢,忽闻一个声音凉飕飕cha了进来。硬生生将笑声掐断。这声音来得突兀,新郎官鲜公子笑意一敛,立刻循声望去,却是在宅门之上,墙头处稳稳当当坐着一人。夜色已浓,灯烛火光高处照不甚亮,眉眼尚未看清楚,第一眼先看到了月下蓝白色道袍,像一朵突兀而生的云,挂在檐角。
鲜公子的脸色登时不那么畅快了,淡淡的两道眉毛拧起,不掩语气中厌恶的发问:“道士?”
高坐墙头的李云茅“哈哈”一笑:“道长通yīn阳,晓风水,看吉凶。这位官人,今日不宜出门、嫁娶、添丁,若要得一门安稳婚事,不如听某言,打道回去,改日再来吧!”
“胡言乱语!”言辞中戏谑之意浓得几乎溢出,不容人听不出来。鲜公子怒意更明,几乎就要立刻喝令身后跟从人上前。李云茅见状立刻又清咳一声,续道,“当然,若是百无禁忌,定要今日完婚,贫道也是拦不得的,只是……”
仰着头的众人眼前一花,尚未看清动作,就见墙头青年道人手中已多出一柄云拂,他拈在指端,遥遥一指:“夫人主家人丁凋零,亲眷俱远。某不才,勉qiáng论得算有一二gān系。新姑爷既然上门,‘弄婿’之礼总不可少,姑嫂等不在,便由贫道代劳了!”
言罢,持着云拂的手遥遥一挥,明明距离尚有丈余,一声脆响却如在耳边,唬得车马众人皆是一惊,更有一位直接吓得蹦了起来,才发觉失态,呐呐退下。
“你……”鲜公子气极语噎。
李云茅嘻嘻一笑,揽回云拂:“山中有蛇,胆小善惊。故山民出入其中,常携棍杖之类,先于身前击糙而行,蛇虫闻之惧,无不远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