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陆明烛,唐天越,师兄,师弟师妹,还有白竹,还有其他许多人,他从未顾及任何人的感受,只是固执地走下去,到头来痛得哭喊,却发觉什么都已经为时太晚。
也许还不晚。这些铅灰色的yīn云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压制得他喘不过气来,旧日的伤痛不止留在心里,还留在身上,无时无刻不在折磨他,他只能咬死了牙关,跟它们抗争到底。去圣墓山,固然是他认为必须要做的事qíng,可即使他已经从圣墓山回来,却仍然未能减轻一丝一毫的负担——当然,他也从未认为过,去过了圣墓山,就可以心安理得。陆明烛有没有死,对他来说终究是个谜,也许此生都不能知道了。
有时候这种痛苦太过qiáng烈,让他觉得难以再支撑下去。对不住的人太多,随便拎出一桩事qíng来,已经足以让他肝肠寸断,更何况在有些夜深人静的晚上,它们前呼后拥,纷至沓来,吵闹着彻底将他包围。喘不上气来的时候,多少次他的手已经放在剑柄上,甚至已经将剑刃送到脖子旁边,却终究又收了回来。
他很清楚,也许自己仍旧是之前的叶锦城,可之前的叶锦城身边的那些人,都走了。他不能再是那个彻底陷入仇恨不能自拔的人,也不能是那个在大光明寺雨夜之后心心念念想要一死了之的人,更不能是那个以疯疯癫癫的形貌作为借口而固执蜷缩在自己小小一方天地中的人。师父已经离去,唐天越、陆明烛都已经离去,这些人需要他用一生来忏悔或者怀念,可是师弟师妹还在。师父临终前口口声声的叮嘱——师父以前从没少叮嘱过,可他从来没有在意过——他还记着。当时只顾悲伤,可此时却开始渐渐明白师父的良苦用心。
月色渐渐移动过院墙,将墙边那些枯萎的芭蕉和美人蕉照出黯淡的枯huáng。叶锦城费力地拖曳着重剑走到庭院里。尽管试过很多次,确实已经无法提起那重剑,可他仍旧觉得不死心。曾经那样沉重的织炎断尘,在他手上也照样挥舞自如。藏剑重剑武学招式,个个都有好听的名字,云飞玉皇,鹤归孤山,一招一式他都记得清清楚楚,可手臂却再也提不起重剑——只是自己提不起倒也罢了,可如今叶九霆成了他的徒弟,尽管叶九霆已经不是没有武学根基,又是非常好的习武的料子,可他如今却无法再从重剑武学上指导他一星半点。轻剑便罢,叶九霆的重剑招式,全凭之前叶思游所授的根基,再由他自己的悟xing和叶锦城从言语上的指点来加以练习,可无法手把手教导,这重剑也学出了一股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意味。
叶锦城擦去额角的冷汗,将手支在重剑剑柄上,忍着肩膀隐隐作痛的旧伤去看那西斜了的月亮。夜已经很深了,可他还是睡不着。
身后传来糙木轻微的窸窣响动,叶锦城的内力大不如从前,回头去看,叶九霆已经走得很近了。十多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渐渐有了少年的身条,眉宇在青涩与稚气间徘徊。叶九霆看见他回过头来,便站住了。
“师父。”他轻声开口。
这些日子以来他已经习惯了改口称叶锦城为师父。他渐渐长大,也逐渐开始将幼年那些模糊不清的事qíng用少年人特有的敏感整理出头绪来。大师兄——如今已经是他的师父——和陆明烛之间的事qíng,师父的病,旁人看师父的目光,他都能感觉到。可师父对他来说,却不像是那些流言蜚语里的存在。叶九霆自己出身不好,从小就甚少有人细致地关心他,叶思游是一个,师父是一个,那相处短暂却有着异乎寻常耐心的陆明烛是一个。旁人对叶锦城指指点点,虽然那些话叶九霆还听不太明白,可却不由自主地产生排斥的心绪,那些说叶锦城不好的话,他充耳不闻。他模糊地知道,是师父对不起陆明烛,却对其中关窍不甚明白,也不想去问,日后该知道的,自然会知道。
“师父,”少年站在枯糙丛中,眼睛闪闪发亮,“师父,你别弄那重剑了。以前那些武学招式,我都会了,以后勤加练习就是了。”
叶锦城心里涌上来一阵说不出来的酸楚。他知道,叶九霆这么说,不过是为了安慰自己罢了。他走上前来,无声地搂住叶九霆,轻轻抚摸少年黑亮的长发。
“没事,”叶锦城的声音很低,“没事,这重剑,你一定能学好。没事,我会想办法。”
他很是清楚,算得上是自己连累了徒弟。自己的武功已经废去大半,无法手把手教导叶九霆重剑武学,而藏剑山庄上下,也鲜少有人愿意主动教导叶九霆——为着他的缘故。他之前所做的事qíng,以及后来的qíng状——流言很多,尽管表面似乎已经渐渐平息下去,可他知道,它们从来都没有消弭。人们对他彬彬有礼,君子如风,可背地里说起他,总是带着难以言喻的轻蔑和好奇。叶九霆成了他的徒弟,没有人愿意与他们走得太近,免得引火烧身。流言能够杀人,比刀剑更为可怕,人人都避之唯恐不及。他一直意yù拜托旁人来教导叶九霆重剑武学,可其他师弟师妹们自己的功夫也很是平平,其他有能力教导的,态度却都暧昧不明,他唯恐叶九霆被人当面羞rǔ,思来想去,竟然无人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