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综]快穿之开宗立派_作者:采枫(216)

  只是辽太后可不傻,既然要打仗那就肯定不会预先通知,让宋朝准备。

  为了gān扰视线,辽太后还非常好心的给赵祯再书一封国书,讨价还价:既然这样,我们就只要河套后套和乌池。

  这边赵祯再接到辽太后国书之后,以为辽国被自己的国书吓倒了,

  第二日意气风发,将辽太后国书拿到朝会上讨论:“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众臣纷纷表示:绝不割让国土,请陛下严词拒绝!

  身为枢密使的谢知非看着朝堂上一群人认真讨论如何回复为好,只得仰天长叹,站出来做那个吃力不讨好的人:“陛下,臣以为,辽军或许已经压境了。”

  一人顿时冷笑:“一国太后又岂是不通礼数之人!”

  众人纷纷赞同:武将就是武将,没有头脑,不识好歹!

  面对众人调转枪口,一致的口诛笔伐,谢知非默默的闭上嘴:“……”果然还是赶紧收复徒弟,收了徒弟走人吧,这里太可怕了。

  见此热闹qíng形,杨轩头一偏,懒洋洋的说道:“诸位大人之言,轩实在不敢苟同。昔日名扬六国的秦宣太后,威震朝野的汉吕太后,似乎都不止是不通礼数而已啊。”

  于是众臣子的枪口又对准了杨轩:这家伙就是文人中的叛徒,上啊,撕了他!

  可杨轩是谁,年少成名、宰相弟子、当朝榜眼、清谈大家,同人辩论起来一个顶八都不止。一张嘴活似张仪在世,苏秦重生,来一个杀一个,来一对杀一双。

  反正已经得罪人了,自认为是为了美色什么不都怕,把面子泼出去的杨轩火力全开,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大杀四方:动他保护的人之前,又问过他的意见吗,找死!

  于是一场好好的大朝会,在众武将和赵祯懵bī的看着杨轩徒手撕bī文臣的过程中度过。

  大朝会的主题早已经偏离了一开始的内容,连站在殿外的带刀护卫展昭也已经忘了今日要做什么,出宫回到开封府,见到白玉堂的时候展昭还是晕的,拉着白玉堂说:“白耗子,我这是醒着的,还是梦着的?”

  白玉堂好笑的捻起展昭的脸颊掐了一把,掐的展昭吃疼才放开:你说呢?

  等到宋边疆各关口发现的时候,辽军已经尽数压阵,开始冲关了。

  于是乎,成为枢密使的谢知非在好不容易习惯了自己的公务之后,得到北方边防八百里加急:辽国二十万大军压阵,各关均传信告急,请求支援!

  谢知非立刻将这军qíng递给了还在御花园赏花的赵祯,面对大怒的赵祯,谢知非表面垂眉掩眸,心里却意气风发:当初我说什么来着的,让你们不听,到底是我不通礼数还是你们太蠢?

  沉迷于同辽太后讨价还价的赵祯发怒之后表示自己已经心碎:“……”

  果然蛮夷,无耻之尤!脸真的好疼,感觉被辽太后当着天下人啪啪啪的打了几耳光!

  就算再怎么生气赵祯却也不能骂出来,本来就已经被骗了,没了里子至少还要给自己留一点颜面,至少还有风度不是。

  禁军快马加鞭,半个时辰以内,中书省和枢密院众人均集聚议事殿,辽军大兵压阵定然要派人调重兵前去抵抗,只是派谁人去作战成了大家头疼的事。

  整个大宋朝廷中最有名的武将就是谢知非,即便议事殿众人口中不愿承认,心中却明白只要派谢知非去就一定能抵挡辽军的进攻。

  可谢知非已有攻打西夏,开疆辟土之功,若是再有抗辽之功,功高震主这样的事不能说出来,但大家心照不宣。

  更何况,如此功劳必要升职,谢知非已经是枢密使,总不能升谢知非成为当朝宰相吧!

  无论是议事殿中的其他人还是赵祯,心里在一开始就已决定,除非bī不得已,否则不会让谢知非上前线。

  于是,枢密院副使在思考之后便提议道:“臣以为右司谏韩大人虽有败绩,但也是常打胜仗,次方让韩大人带兵也可让他戴罪立功。”

  韩琦这人还算有能力,昔日在西北领军的时候也打下不少胜战。

  只是这好水川口之战影响太大,当年长达一里的招魂队伍跟着韩琦,黑烟蔽日,震惊天下,如今过去还不到两年,赵祯下意识的便不想启用韩琦。将目光对准一直不做声的谢知非,这个人是最先提出辽国会扣边的人,赵祯问道:“枢密使可有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