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您这是做什么?”我急忙将其一把扶住,暗底下却吃豆腐连连,惹得太后杏目对我连连陈横。
当安排完这一切后。我便遣散了众人,径直往南书房行去。毕竟这些事qíng,都要通过朝政来执行的。把陶迁和刘枕明拉上船,到时候朝政上会少一点波折。
行至南书房。陶迁和刘枕明已经早早在那里侯着我了,随之的,还有一名年约三十左右,方面大耳,身材高大的年轻人。
“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们一见到我来,急忙停止了jiāo谈,跪拜了下来。
“都起来吧,这里是书房,不是大殿,都无须如此拘束。”我轻笑着挥手,径直躺到了太师椅上,淡声道:“这位就是陶东文通判吧?”
“微臣京师六品通判陶东文,见过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那陶东文,见我提及了他的名字,急忙又是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起来吧,都坐下说话。”小三子此时,将沏好的一杯茶,恭恭敬敬的端到我面前。
他们三人,各自按照官阶以及尊卑,依次坐下。我品了一口茶,回味着其间的滋味,良久之后才道:“陶爱卿,在通判一职上任了几年了啊?”
“回皇上的话,微臣已经任通判一职六年了。”那陶东文,立即恭恭敬敬的回答道。我观他模样,虽然处处显得恭敬异常,却并没有一般小官员被皇上召见的那种紧张拘束感。心中微微感到满意。
“陶大人,你侄子在通判一职上待了这么多年,你也不帮帮忙,稍微提携一下。”我微微责怪的望着陶迁,淡淡道:“也有些不通qíng理了,据朕所知,陶东文爱卿,其各方面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陶迁还没有开口,那陶东文便急忙申辩道:“皇上,这不关叔父大人的事qíng,是微臣自己要求叔父大人不要管微臣我。微臣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成就自己的事业。”
听他这一席话,我心中的疑惑,更加深了起来。
……
第三十一章 大家一起来跳舞(下)
“陶贤侄,老夫以为,以你的能力足以堪当此任,再者,有皇上和户部,以及礼部的全力支持。陶贤侄自然无须担心此事办不妥当。”刘枕明抖着一身的肥ròu,呵呵笑道:“老陶,你也别总太为难你侄儿了,他上次虽然犯过一次大错。但是人总有做错事qíng时侯,这些年来,陶贤侄可是一门心思,扑在了工作上啊。”
犯错误?我这才有些明白了,陶迁可能就是因为陶东文犯过错误,而不愿意他再提拔上去。
“哦,刘爱卿说来听听,陶爱卿到底犯过什么错误?”我淡淡地问道。
刘枕明眼珠子一转,迅即回答道:“回禀皇上,虽然是犯了错误,但也qíng有可原。那是四年前的一天了,当时陶贤侄就在如今通判一职上,虽然当时年轻,但是无论是在工作还是为人处世上,都非常出众。就连陶大人,对这个侄儿也是爱护有加。”刘枕明说到这里,看了陶迁一眼,发觉他面无表qíng,便又说道:“当时陶贤侄乃是朝中最有前途的政治新星,岂料,在即将提拔到刑部任郎中令前夕,却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qíng。当时京城府尹参了陶贤侄一本,说是其挪用了将近五万两白银公款。后来当刑部进行审讯的时侯,陶贤侄自己对此事也是供认不讳。那五万两白银,陶贤侄用其借用给了一个至jiāo好友。但是,当刑部去按照口供去搜查那至jiāo好友时,那好友却失踪了。直到今日,也没有找到。”
我眉头一皱,为何此事偏偏出在他提拔前夕?难道这里面有什么yīn谋。
“按理说,出了这么大事qíng,是要杀头的。”刘枕明摇着脑袋道:“就在陶大人也束手无策的时侯。出乎所有人意料,李太师却在先帝面前力保陶贤侄。如此,陶贤侄才免于其难,一直待在了通判一职上。但是四年过去了,得不到半点升迁机会。”
我眉头一皱,疑惑道:“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玄机不成?”
“皇上英明。”刘枕明忽而跪拜了下来,放声大哭起来:“是微臣罪该万死,微臣心中有愧疚啊。”
“刘爱卿,你这是gān什么?”我疾声道:“快快起来,有话可以慢慢说嘛。”
“微臣亏对陶打人,微臣对不起陶贤侄啊。”刘枕明跪拜在地上,抽泣道:“这些年来,微臣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着。心中一直有这么一个疙瘩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