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抽了口冷气,难道当年那件事qíng,是刘枕明一手策划的?
陶东文也是一脸差异,难以想象的望向刘枕明,恐怕他再怎么猜测,也不会猜到刘枕明头上去吧?倒是陶迁这死老狐狸,仍旧一副淡然自若的样子,没有多看刘枕明一眼。看他样子,似乎早就知道是刘枕明搞得鬼。所以,今天才会大力反对刘枕明举荐自己的侄子吧?
“陶贤侄当年,因为要升任刑部郎中令一职。却浑然不知得最了那李太师的一门生,那门生恰好也是在竞争刑部郎中令一职。李太师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便jiāo给微臣去办理。李太师当年权倾朝野,微臣自然不敢不从命。便暗中花钱收买了陶贤侄最要好的一位朋友,让其谎称家中生意即将破产,除非以五万两白银垫进去,才能起死回生。”刘枕明失声痛苦道:“微臣实在是猪狗不如,因为知道陶贤侄为人仗义,才设下此毒计,陷陶贤侄与不忠。”
我缓缓地闭上了眼睛,淡淡道:“那后来呢,为何李太师却又不想要陶爱卿的xing命了?反而力保他官复原职?刘爱卿,这难道是你的功劳不成?”
“回禀皇上,微臣,微臣当年也劝过李太师放过陶贤侄,然却被臭骂了一顿。”刘枕明脸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低头抽泣不已。
如此看来,应该是陶迁,在背后暗地里使劲了。若不是因为陶迁当时亲自出马,可能李太师根本不会轻易肯放过陶东文。只是,我观那陶迁死老狐狸,脸上没有半死波动,似乎这毫不关他的事qíng一般。
“刘爱卿,诚如你所言,任何人都有做错事qíng的时侯。”我淡淡说道:“你那事qíng,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且并非是在朕手里所犯。再者,今日观你,实在有悔悟之心。朕,就赦免你的死罪了。不过,你害得陶爱卿这些年来不得升迁,日后在朝事上,一定要大力助他才是。”我轻轻笑了起来,如是说道。
“回禀皇上,这本就是微臣本分的事qíng。”刘枕明,欣喜的说道,他听我如是说起,说明已经同意了陶东文升任新部门尚书一职了,遂露出了个宽心的神色:“如此,压在微臣心头数年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下了地。”
“微臣陶东文,谢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陶东文也是一脸喜色,跪拜下来喝道。随即又道:“谢过刘大人的举荐,以前恩怨,刘大人无须放在心上。”
从表面上看来,这刘枕明似乎是为了忏悔以前的罪过,而举荐陶东文,想让自己安心。但是以刘枕明如此的xing格,根本不可能会有什么内疚出来。
而从陶迁平时对刘枕明不冷不热的态度中可以看出,他似乎早就知道了是刘枕明在暗中搞的鬼,将他的侄儿害了。今天大力反对,他估摸着就是认为刘枕明根本就没有安上好心。
以我猜测。刘枕明一是想借机与陶迁解冻一下双方之间的关系,毕竟俩人目前都是我跟前最红的人。尤其是陶迁,至少我表面上对他还是非常敬重的。比之经常臭屁一下的刘枕明要qiáng。
再者,刘枕明非常有可能是在陶迁下了道绊。拉拢陶东文,好牵制住陶迁。或许,日后可以用做对付陶迁的招妙棋。
从陶东文的态度来看,如今似乎与其叔叔陶迁面上不和。看来他并不知晓,当年之所以他没死,是陶迁在背后出的力。否则刚才也不会只对刘枕明表示谢意,而没有谢他叔父了。但是陶迁自己不承认,这事谁也休想知道真相,毕竟我也只是建立在猜测上。
从目前来看。刘枕明想牵制陶迁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确了,甚至,他都没有将自己的用心,避讳我。当然,也更加不可能瞒得过陶迁。他如此明目张胆的牵制,其心中真正的用意,需要在三琢磨才行。
我缓缓地闭上眼睛。都说朝中不容二虎,两臣同时得宠,必定会进行争斗。事实果然如此。但是,利用两臣间的争斗,让其彼此牵制,也是为帝之术的不二法门,这才是我答应刘枕明的要求的最终涵义。
忽而,我想明白了刘枕明真正的用意。他如此名目张胆给陶迁下绊,且以赌搏xing质般的抬出了自己以前的丑事。非常有可能是在间接表现给陶迁看,我现在是如此得宠,你就别跟我争了。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离间陶迁对我的信任度。按理说,宠臣之间互相争斗,大多会在暗地里使出来。像刘枕明如此做,陶迁或许会产生疑惑,刘枕明的行为,是否在我的授意下如此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