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烨回忆录_作者:[朝鲜]黄长烨(42)

2017-07-23 [朝鲜]黄长烨

  日成的贡献和我的工作,金日成和金正日都很满意。但是,外jiāo部党委会听信与会的一位副

  局长的歪曲汇报,并指示他给组织部打报告。报告上说会议开的并不好,金正日看后将报告

  转jiāo给了我,我看后忍无可忍,就把那位局长叫过来当面对质。 副局长承认了自己捏造事实,

  报告是假的,我要求金正日将他撤职,进行劳动改造。金正日批准了,还起笔写了批示。这

  件事在组织部引起qiáng烈反响。主管副部长非常难堪,专门找来向我道歉。他说那位副局长在

  朝鲜战争中立过功,而且品行很好。

  我并没有让步。副部长走后,主管gān部的领导又来了,那人与我关系很好,他笑着劝我

  说,“书记同志,这次您一定要大发慈悲呀!据我的经验,与组织部对抗,虽然一时会觉得痛

  快,最后肯定会吃大亏的。这件事外jiāo部部长11不可能不知道,您不就给自己树敌了吗?”

  “领袖已经亲笔作了批示,这件事这么算了也不行呀?”“领袖批示组织部会处理的。” 我没

  再坚持,事qíng最后不了了之。当时有张成泽夫妇支持我,组织部和宣传部奈何我不得。 与发

  展科学教育相比,在主题思想宣传方面我花了更多心思。我向金正日提议设立主体科学院,

  认为有利于主体思想的对外宣传,金正日批准了。科学院的办公地点位于平壤郊区,那个地

  方原本是计划给留学生用的。 1980年8月开始,按照经济社会专业和外语专业50:50的比

  例,我在主体科学院招收了一批博士生,社会学专业的学生边学习主体思想边学外语,外语

  专业的学生边学习主体思想边用外语解释主体思想。此后无论多忙,每周我都会与学生们一

  起举行讨论会。学生中有才华的人不少,进步也很快。特别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很快就能与

  大家一起积极讨论了。可能是外语专业的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马克思主义,接受主体思想

  更直接。与他们在一起学习,我很愉快。后来(指huáng长烨逃离北朝鲜之后),我听说为了消除

  我的影响,这批人都被肃清了,或者被送到劳改所,或者被革职。对于他们,我十分后悔,

  因为我没能负责他们的命运到最后。

  11译注:教育部长是许聃,金正日亲戚

  1982年2月,朝鲜举行了第七届最高人民会议,楊亨燮接替我出任议长。楊亨燮还兼任

  了社会科学院院长,我当时是主管科教的书记,对社科院有领导权。于是,社科院里一些反

  对我的人企望借助楊亨燮脱离我的管辖。

  与此同时,宣传部和文献整理室的同志逐渐接受我的主体思想理论,对我的评价越来越

  高。而金正日又因为嫉妒心作祟,开始对我戒备起来。我的宣传活动受到了钳制。 我所知道

  的金正日是一个很感xing的人,哲学常识不足,而且不喜欢哲学式思考方式。他对与主体思想

  理论毫无兴趣,但是不喜欢我在主体思想方面拥有太大的权力。 我记得1972年召开新宪法

  讨论会时,时任科学教育部部长发言说,“现在很多人认为是huáng长烨创立的主体思想,得制定

  

  对策(改变这种认识)才行”。金日成当即表示,“主体思想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具体内容是

  huáng长烨创作的,这是大家都很清楚的事实,有什么问题嘛?不用去管它。”当时我就在讨论会

  现场,不知道该说什么,听完金日成的话,我觉得至少在语言上,金日成是个宽宏大量的人。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金正日与金日成相比,包容的度量要小一些。 我从不认为自己有多么

  聪明,事实上与同僚和学生们相互探讨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所坚信的是自己的

  发现对哲学发展肯定有历史价值,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贪功据为己有。事实上,我也清楚,

  如果不是金日成同志安排我进行哲学研究,我根本不可能有所建树。所以那些以金日成和金

  正日的名义写的文章,我从不认为就该是属于我的。在理论上,我没有和他们辩驳的必要,

  他们也不可能将我的思想完全照搬拿过去。我相信,即使我没有发现这些,将来也会有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