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_作者:粟裕(167)

2017-07-23 粟裕

  至此,王耀武宣称可防守半个月的外围防御地带转经四天就被我全部占领。

  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这个口号是我和谭震林同志在战役动员令中提出的,并经总政治部复示同意。此时到了实现这个口号的时候了。

  我军的神速进攻和吴化文部队的起义,引起敌人内部极大的震动,王耀武坚守济南的信心动摇了。他分别致电蒋介石和徐州“剿总”司令刘峙说:“吴化文部投共,济南腹背受敌,qíng况恶化,可否一举向北突围。”蒋介石回电令其“将阵地缩短:坚守待援”。刘峙也电令“固守待援’。

  二十日,我电告许世友,谭震林,宋时轮,刘培善:“吴化文既已起义,且我军已完全控制商埠以西(包括机场)以南,西南及城东和东南阵地(仅千佛山。马鞍山,四里…等地仍有故固守),则战局可能迅速发展,望令各部就现态势以三、十及十三纵并力迅速向商埠攻击,得手后,则全力攻城”。当晚六时,我西兵团使用第三、第十、第十三纵队及鲁中南纵队(四个团),从南,西。北面对敌基本防御地带之第一线阵地--商埠,展开猛烈攻击。敌稍加抵抗后即向东后撤,据守坚固楼房,企图进行顽抗。我四个纵队并肩前进,与敌展开激烈的争夺楼房之战,战至二十二日中年,将商埠之敌两万余人全部歼灭,抵近外城西门。与此同时,东兵团已扫清了城外敌人的地堡群,准备攻城。

  我占领商埠之后,王耀武判断我军至少需要三至四天的准备,才能攻城。于是又调整部署:仍以一部兵力坚守城外千佛山,马鞍山、齐鲁大学。花园庄四处要点,同时把第七十七旅、第二一三旅、保安第三旅及第六旅置于外城,把第十五旅,第十九旅、第五十七旅集中于内城,积极加修工事,准备顽抗。

  为了不给敌人调整部署和加修工事的时间,我军乘敌人惊慌和调动混乱之际;对外城发起攻击。此时,攻城以西线为重点的目的已经达到。适应这一qíng况,我在战役指挥上,qiáng调充分发挥东、酉兵团的钳形攻势的作用,实行东西对进。我东、西兵团二十二日十八时三十分,向外城发起总攻。经过一小时激战,从多处攻入外城,与敌展开巷战,战至二十三日,我占领外城大部,bī近内城。

  此时,王耀武认为我军经过七昼夜连续作战,“伤亡重大”,“疲惫不堪”,至少进行三至五天的休整,才能进攻内城。他打算利用这一空隙,调整内城的部署,加修巷战工事,并用pào火猛轰外城,破坏我军进攻内城的准备工作。

  蒋介石一面严令徐州集团加速北援,一面令空军出动大批飞机,对我占市区日夜进行轰炸,并投掷大量燃烧弹。炸毁和烧坏了大量民房。

  为了乘胜迅速全歼敌人,并减轻敌人对城市的破坏,发挥我军特有的不怕伤亡,不怕疲劳,善于连续作战的特长,我们决心立即于当天(二十三日)晚上,向内城发起总攻,彻底消灭顽抗之敌,结束济南战役。总攻的部署是:东兵团从东面突破城垣,消灭内城东半部守敌;西兵团从西面突破城垣,消灭内城械西半部之敌;十纵队为总预备队;东、西兵团的山pào和野pào进入外城,直接支援突击部队作战;榴弹pào配置于外城之外,压制敌人pào火和杀伤其有生力量。

  内城是济南敌人的核心阵地。城墙高十二米,厚十至十二米,护城河宽五至三十米,水深二至五米。王耀武妄图依托这一核心阵地,作最后挣扎。

  二十三日晚六时,我各pào群一齐开火,经过一个小时猛烈she击,各突击部队在护城河上架桥,扑向城墙,守敌拚命抵抗,战斗异常激烈。我东兵团第九纵队第七十九团一部首先从东门南侧登上城墙与敌ròu搏,但因架设在护城河上的桥被敌pào火打断,后续部队中断,巳登上城墙的部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全部壮烈牺拄。西兵团十三纵队之第一○九团,也于同时从西南角突破,两个营奋勇登上城头。与敌人反击部队在突破口展开激战。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拼搏,除第三连与第九连冲入城内,占领少数房屋抗击敌人外,其余部队大部分伤亡,突破口又被敌人封住,第一次攻城受挫。

  在此紧要关头,我攻城集团的指挥员冷静、沉着地分析了敌我qíng况。当时,敌人四道防线已失,内城之敌十分慌乱,我攻城集团许多团营建制尚为完整。于是毅然决定组织第二次攻击。各级指挥员和政工人员分别到主要突击方向,进行深入有力的政治动员。帮助基层gān部调整战斗组织,对突破点的qíng况做了反复研究,并重新作了部署,更严密地组织了pào火、爆破、突击三者之间的协同和后续部队的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