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_作者:粟裕(86)

2017-07-23 粟裕

  在此以前,我们对日寇打的都是游击战,这次集中五个团的兵力,还有地方武装和民兵配合,以游击战和运动战相结合,对日寇举行这样规模的攻势作战,在苏中抗日游击战争中是没有前例的。所以我们狠抓了战役前的准备,特别重视协同作战的准备。第一,对敌qíng的判断,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qíng况,作了审慎周密的预案和计划,对我方部队集中时间、地点、开进路线、攻击时间作了jīng密的计算和要求,以减少战时协同的困难。第二,统一了弹药、器材、粮秣、野战医疗、运输等后方勤务工作,还根据我们所拟采用的战术手段,特制了一批攻坚器材,如连环云梯、单梯三角钩、爬城钩、麻绳、煤油、棉花、竹竿、土坦克、炸药、烟幕弹、沙包,还准备了火箭、灯笼、电话等通讯联络工具。第三,动员群众支援前线,征集了大批船工和船只,组织群众及时配合战时勤务,战后平毁敌人据点工事。第四,战前对部队进行编组,将互相较为了解、战斗作风特长相仿的部队,临时编成一个建制,共编为三个纵队、一个总预备队,适当调整了组织与gān部。第五,在战役发起前十余天,即由师部和各主攻部队派出得力gān部,进入车桥和芦家滩伏击阵地作实地侦察,并依据实地qíng况,进行战前训练。

  政治动员工作做得很充分,召开了各种形式的动员会,颁布了战时奖惩条例,组织了突击队、突击组,互相提出战斗竞赛。

  在组织指挥上,师前方司令部与一分区司令部暂时合并,组成野战司令部。我和副师长叶飞也作了分工,叶飞负责战场指挥,我掌握全局。

  战役于一九四四年三月五日晨一时五十分发起,首先进攻车桥据点。我军利用夜暗从敌外围据点之间直cha车桥,以隐蔽迅猛动作,从四面八方越过外壕,架起云梯,爬上围墙,很快攻占了围墙上的所有碉堡并迅速攻入镇内,分割包围各敌伪驻地。我军的突然攻击,使敌完全被动。经激烈战斗,于当日中午全部歼灭了镇内的一个伪军大队。接着对日军驻守的土圩及碉堡开展攻击,经一天一夜的战斗,日军一个小队大部被歼,残敌固守挣扎,我展开了政治攻势。五日下午,淮yīn、淮安、涟水等地日军(华北派遣军第六十五师团第七十二旅团山泽大队),纠合伪军共七百余,分批在淮安集结,乘汽车向车桥增援。当第一批援敌进入我韩庄、芦家滩伏击阵地时,我军突然猛烈开火,迫敌进入我预设的地雷阵地,炸死了一批敌人,接着第二、第三批援敌亦进入韩庄与第一批残敌会合。当晚,敌向我阻击阵地进犯。我军从敌侧背奋勇出击,与敌白刃格斗。敌伤亡惨重,向韩庄东北突围,在芦苇dàng边被我切成三段,大部就歼。七日,车桥残敌láng狈逃窜,战役胜利结束。我军共歼山泽大佐以下日军四百六十余人,其中生俘山本一三中尉以下二十四人,歼伪军五百余人,攻克车桥据点,摧毁碉堡五十余座,并缴获九二式步兵pào一门及大批武器弹药,我军乘胜扩大战果,至十三日,共收复曹甸、泾口、塔儿头等敌伪据点十二处,使淮安、宝应以东纵横五十余公里的地区全部解放。

  车桥战役发起前,我运用声东击西的手法,在东台三仓地区举行了牵制作战。当时敌军对我计划一无所知,仍在致力于“清乡”和“扫dàng”。三月三日,我获悉日军百余人、伪军千余人增至安丰,有向东“扫dàng”模样;南面海安之敌一部进至李堡,有向我台南地区“扫dàng”之可能。我们遂将师直机关分为前后梯队,由管文蔚同志率后梯队北移,跳出“扫dàng”圈,我率前梯队向南经三仓、三十总到薛家套,故意迎击“扫dàng”之敌与其纠缠。三月四日,李堡、安丰、潘家■各路之敌,以一仓河、吴家桥为目标分进合击。我们于夜间从敌人空隙中由薛家套安全转移到五总。敌合击扑空后继续分路追寻。我又安全转移到兰路址。三月五日凌晨,车桥战役打晌后,敌即仓皇后撤,并放弃了潘家缴据点。南线的作战行动麻痹了敌人,加qiáng了车桥战役发起的突然xing。

  车桥战役得到我兄弟部队第三师的积极支持。在战役前,我们即同三师沟通了qíng报联系。战役进行中,第三师一部攻克涟水、车桥间的朱圩子据点,歼灭伪军三百余人,对车桥战役的胜利起到积极的配合作用。

  车桥战役的捷报传到延安,新华社向全国播发了新四军收复车桥的消息,赞扬这是“以雄厚兵力”打的一个“大歼灭战”。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祝贺这一胜利的社论。在延安的陈毅军长也发未了嘉奖电。车桥战役后敌人未敢进行人的报复行动。一个月后,苏中区党委、苏中行政公署、苏中军区移驻车桥附近宝应县的固津一带,党校移到了固津附近的林溪镇。我们集中四个主力团在淮宝地区整训,为后来我军向苏浙战略机动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