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红颜_作者:蒙曼(3)

2017-07-21 蒙曼

  我们讲的这段历史,就是由太平公主来发动的一场政变开始,又以针对太平公主的一场政变而告终。所以这四个女xing经历绝对够传奇,那么我们说了这些女xing的主要事迹,大家可能就有一个感觉了,这几个女xing啊,虽然说出身不同,xing格各异,但是她们都有一个共xing,什么共xing呢?就是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那种传统xing别分工,和妇女不得gān政的这种政治禁令,公开地角逐政治权力,遍观中国历史,从来没有哪一个时代,有如此众多的女xing,同时跻身到最高权力的角逐之中,所以我们说这是一个红妆时代,那是当之无愧。但是我们也要知道,这些宫廷妇女,无论是想当女皇帝,还是想当女宰相,最后都失败了,在所有这几个人之中,最后结束自己梦想的,就是太平公主,那听到这样的结局,大家可能就要好奇了,同样是政治女xing,为什么武则天在中国的历史星空中,犹如恒星始终辉映,而这些宫廷女xing,却只能像一颗一颗的流星那样划过夜空,虽然一时间也很璀璨,但是最终转瞬即逝。

  特别我们可能要好奇一下太平公主,因为太平公主在所有的这些宫廷女xing之中,可能是最像武则天的了,她的出身高于其母,她的容貌、xing格酷似其母,她的才能、智慧不逊其母,为什么武则天最后能够度尽劫波,荣登大宝,享受九五之尊,而太公主却连安享太平也做不到,虽然说也曾经一度叱咤风云,但是只能以三尺白绫结束xing命,她和武则天之间差距在哪儿呢?是个人素质还是历史机遇,还是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呢?这也是我们好奇的,那么还有,在太平公主死后,唐朝历史上的红妆时代也就随之结束了,此后再也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女xing参政运动,但是李唐王朝却由此进入了最繁华富贵的开元盛世,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联系呢?这仅仅意味着这些女xing的个人悲剧,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时代的选择,那从今天开始,我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太平公主,也探讨这个既令人羡慕,又令人叹息的红妆时代。

  画外音:

  武则天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她的成功以及当时社会的开放风气,刺激了一大批宫廷女xing的野心,她们也想成为左右历史进程的人,其中赫赫有名的就是大唐第一公主——太平公主,太平公主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更因为她继承了母亲的政治基因,在武则天晚年到唐玄宗,开元盛世到来之前的那段时期里,左右着大唐政局的发展方向,就是她,这个以“镇国太平公主”的名号威震天下的女xing,是继武则天之后的第二个政坛女杰,那么太平公主是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政治动物呢?她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怎样渡过的呢?

  蒙曼:

  太平公主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现在史书对她的评价是“多权略,频著大勋”,那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既有政治抱负,又有政治能量,是一个政坛女qiáng人,可是我们无论是按照古代的说法,还是按照今天人的说法,其实都是按照太平公主日后,当她成为政治人物以后的形象,来回顾她、评价她的,可是这个太平公主,难道一生下来就是一个政治人物吗?这个肯定不是这样的,其实啊,太平公主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完全是按照中国古代的传统模式去塑造的,先是一个孝女,长大之后人们希望她当一个贤妻,以后希望她当一个良母,那我为什么说太平公主本意是按照这样的模式去塑造的呢?因为史书之中记载的太平公主的第一个形象,就是一个孝女的形象,在《新唐书·公主传》里,有这样一番记载,说太平公主小时候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替她的母亲武则天给她的外祖母尽孝,去当了女道士,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也知道太平公主的母亲是武则天,武则天的母亲叫杨夫人,杨夫人也是一个有政治手腕的女人,当年没少给武则天帮忙,所以她在670年去世的时候,武则天确确实实,从内心里感受到了丧母之痛,那怎么样表现对母亲的这种哀思和孝心呢?咱们知道,当时啊,李唐王朝不是姓李嘛,它自认为是道教的始祖,太上老君的后裔,所以它整个信奉道教,这是官方宗教,那么道教当时就认为,如果说一个家庭之中的晚辈能够去献身宗教,当一个宗教职业者,那就能够给去世的前辈带来福气,能够让先辈在yīn间过得更好,那按照这种逻辑,武则天怎么样才能够表示对母亲的孝顺呢?她出家当女道士就可以了,她这么一当女道士,一修行,她妈杨夫人以后在yīn间就能够日子过得很舒坦,可是咱们也知道,武则天是什么身份啊?她当时可是二圣之一啊,她是国母,她怎么能出家当女道士呢?她不可能,她不可能怎么办啊?武则天当时就让自己的小女儿,替她去当女道士去了,也就是说让这个外孙女去替外祖母求这个冥福,那这个小女儿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