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同人]穿成潘金莲怎么破_作者:南方赤火(770)

2017-05-09 南方赤火

  不过这也怪不得大家伙儿。中国人是农耕社会里成长出来的,米面是几千年来的主食,而ròu食只是富足时期的添头,并不被当做维生必需品。宋兵日常行军时,带的是糜饼、炒米、盐块、腌菜gān,这些就足够支持士兵上阵杀敌了。

  但这个食谱有着很致命的一点:缺乏蛋白质。在和平时期,低蛋白饮食看起来没什么坏处,但一旦需要消耗体力、抵御严寒的时候,就能看出ròu食和素食的差距了。

  明教诸人不肯食ròu,仅靠每天一升粮米,在严酷的北方环境里等于作死。

  她退而求其次,问道:“却是为何戒荤戒酒?教规里有解释么?”

  众人七嘴八舌告诉她:“阿拉拜光明神,不能铺张làng费,要艰苦过日子才算虔诚个。”

  原来吃ròu属于铺张làng费,所以禁止,“那好,倘若来了北方,牛羊ròu反倒比粮食便宜呢?”

  包道乙大惊小怪:“那怎么会!”

  潘小园笑道:“道长你便说是也不是。倘若北方风俗迥异,有些吃食虽然不素,却比米面还贱,还唾手可得,为了艰苦朴素,你们吃也不吃?”

  明教诸人面面相觑,包道乙看吕师囊,吕师囊看郑彪,郑彪看石宝,石宝看方貌,最后大伙的目光齐齐落在金芝公主身上,等她给出“官方解答”。

  方金芝感到压力山大,微红了脸,说:“这个……那个……”

  潘小园心中一动,轻声提醒她:“李师师。”

  方金芝立刻明白了。倘若再挑食,她手底下这两万军士迟早要变成李师师的体态。

  一个激灵,咬牙道:“qíng况紧急时,可以吃。”

  潘小园立刻敲转钉脚:“好,慡快!从今儿开始,你们的军粮由我负责。武二哥,能不能先拨给我一百个会做饭的,咱们实验实验。”

  偌大燕山府,寸糙不生幽州城,要找出比糙米粗面还贱,又富含蛋白质的“替代食品”,还真不是天方夜谭。潘小园早就心里有数。

  其一是豆制品。百姓和兵士中不乏会卤水点豆腐的。在和平时期,豆腐只是被当做佐餐菜肴,煎炒酿炸,以致发展成“东坡豆腐”一类的美味。但作为军粮,她所要求的就只有“蛋白质”这三个字而已。

  大豆煮熟发酵,加上盐卤和少量麻油,就是香喷喷的豆酱。质量好些的豆子用卤水点过,能做成硬邦邦的豆gān。拿到炊事营区,大伙就循着香味围过来。鲁智深口水都快滴出来了。

  潘小园捂着不让人拿,“这是给江南朋友们的。你们去吃ròu去——鲁师父!城东屠宰铺说刚刚宰了条狗。”

  眼看大和尚兴致勃勃的拖着禅杖跑走了,眼尖看到旁边两个人,连忙招呼:“诶,戴宗大哥,公孙道长,你俩也有份。”

  戴宗是胎里素,公孙胜修道忌血食,这两位也有豆gān的配额。

  戴宗连忙称谢了,笑嘻嘻把吃食装回他那大背囊里。

  公孙胜却婉拒:“女施主不必破费。贫道自有接受供养之处。”

  她大吃一惊,一抬头,只见公孙贼道那张骨骼清奇的脸上,浮起一丝悠远的笑容。

  “哪、哪里供养道长?”

  道人神秘一笑:“城西天长观。”

  她目瞪口呆。大魔导师这么快就“找到组织”了?不过也不奇怪。公孙胜祖籍蓟州,和眼下这个幽州城也就隔着半日路程。他“道行高深”,必定是享誉家乡。在小小幽州城里也能有人认他。

  人不可貌相。起码公孙胜给梁山军省下了一个人的口粮。

  公孙胜临走,却忽然又对她神秘一笑:“哦对了,韩世忠帐子里那枚铜钱……女施主若还需要,可以上天长观找贫道开光附魔。”

  潘小园:“……”

  看来公孙胜也知道他那锦囊被用在何处了。作弊铜钱商机无限,送给她的那枚“政和通宝”,算是一次“免费试用”。他方才那句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以后若再需要,就能找他大批量订货了。

  赶紧笑了笑,配合他装傻:“道长法力高深,奴家深受其惠。”

  公孙胜笑笑,摇摇手中拂尘,抚着肚皮,打了个饱嗝,慢慢走远了。

  只可惜豆制品数量不多,且不能长久保存。守城还好,一旦行军跋涉,总不能带在身上。万一捂成臭豆腐,这帮顽固南方人可要吐成一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