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眼下到了徽宗朝,蔡京独相几十年,御史台的很多官员都是蔡京亲自指定的,又如何会去弹劾他们的“恩公”呢?更何况,皇帝自己都不管这些,经常心血来cháo就“御笔”发布诏书,视一gān台谏官员于无物。
潘小园直接一句大逆不道:“御史台有权弹劾皇帝。以后的皇位继承人……嗯,立贤不立长,最好得百官投票通过,皇帝一个人说了不算。”
身边一阵“阿弥陀佛,罪过罪过”。她以为自己是谁,武则天么?
但还不敢太激烈的怼回去。多少人的生杀大权都在她家夫君手里呢。
只有宗泽懒洋洋说一句:“应该的。”
御史台中丞一口茶没喷出去。只听宗泽喃喃念叨:“你们书都读到茅坑里去了!嘿嘿,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吴用连忙表示赞同:“这是孔夫子的教诲。”
“孟子!!”
“是,是,孟夫子的教诲。”
吴用说完这一句,不自觉以手掩嘴,心里发誓,再也不在这老头跟前吱声了。
潘小园心中升起一股qiáng烈的想法:一定要找机会,给岳飞引见这位老顽固。
忍笑提醒大伙:“当然是百年不遇的紧急状态下才能如此,又不是天天造反!咱们前几天gān的事儿,不是弹劾皇帝是什么?既然敢做,不敢白纸黑字写下来?”
不愧跟武松是两口子。再者,有一个现成的天下第一不靠谱太上皇做反面教材,一屋子忧国文人早就受够了气,把他这种人“弹劾”掉,大快人心远甚于大逆不道。
书呆子赵明诚率先表示同意,笑道:“古人尚有周召共和,只要严格立法,确保日后还政便好了。”
还是得“还政”。但潘小园万万不奢求各位文人有什么更激进的思想——就算是在几百年后的现代,“永久共治”的那些国家,出的大小幺蛾子还少么?
不过她心里盘算,这样“过渡”几年,等大伙习惯了虚君共治,再把皇帝请下皇位,也不是什么异想天开之事。按赵楷的xing子,说不定自己就得要求退位。
只得表示赞许:“奴家也是这个意思。各位官人还请辛苦则个。”
旁边一直洗耳恭听的御史台众官面露喜色。这是把他们的权力捧上天了?
宗泽一直在旁边观察众人脸色,此时不客气加一句:“当然御史台也须限制权力,专人监察,若有渎职,罪加一等!”
忙忙碌碌一下午,约定了一些基本共识。
第一,约定大宋国政体:赵家王朝一万年不变。没有这一条,绝大多数支持“兵谏”的文武百官都得立刻翻脸不认人。
第二,约定大宋国领土:凡二十五路,包括北方新设的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都是大宋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谁要是敢别有用心地分裂国家————包括皇帝本人——就是与整个大宋为敌。
这话写出来,整间会议室里的人都无比慡快。连方才那个御史中丞也笑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下官平生最服这句话,读书这么多年,总算看到给写进法令了。”
李纲的关注点则是:“再不能割地了!”
潘小园还格外留个心眼儿,坚持让人把“大宋国固有领土”写成“当今所拥有领土”——万一以后还扩张呢?什么西夏吐蕃,以后天下大同呢。
这么一看,这“约法”颇有些无赖霸王条款的意思。好在西夏吐蕃那些人暂时也瞧不见。
第三,大宋国的主权,属于居住在上述领土内的所有“子民”,皇帝也是其中之一。“子民”只要不闹事造反,享有各种自由,同时需履行兵役、纳税等义务。最后,合法拥有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这一条让不少人暗暗摇头。“刁民”难治,给那些大字不识的老百姓赋予那么多权利?
潘小园提出这一条的本意,是要qiáng调国民一体,江山是所有人的江山,大伙这才会珍惜;否则若只是赵家人的江山,不少人便会觉得丢了也没什么。
但也知道现状不理想,只得妥协,让他们加一条注释:若有增进公益,维持秩序等紧急必要场合,“公民权”需予以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