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林如海沉吟了许久才道:“这是你出生那年的事了,当时你外祖母还特意派了人来报喜的,我和你母亲也说那般宣扬确是过了些,只没想到竟是更加肆意的。也罢,先问问黛玉的意思吧。”
林惟细心的看着,林如海那心思果然又减了三分,也放下心来。如若不然,他还得从其他的方面入手,必要打消了父亲送黛玉一个人上京的念头才罢。实在是妹妹那个结局太惨烈了些,这也最直接的深深刻在了他脑海里,所以打心底里对那荣宁二府极是排斥。两人一起来到黛玉院里,走廊上坐着的长风和几个小丫头子便一起迎上来请安道:“见过老爷,见过大爷。”
林如海点点头,长风便引着两人来到屋子里。
“父亲,哥哥。”黛玉见两人一起来了,忙起身见礼。
林惟把信递给黛玉让她看,林如海便问道:“你外祖母想接你上京,你的意思呢?”
黛玉看完信,眼圈兀自红了,只饮泣道:“女儿先时因母亲离去,想着儿yù养却亲不在,只一味痛哭,那日得哥哥提点才觉虑的岔了,如今父亲劳碌,女儿便想着侍汤奉药在父亲身边尽孝,将来才不会有所遗憾。况且内宅没有人打理,哥哥前儿还和女儿说了,要请了教养嬷嬷来学习些理事之才,也能略替父亲解忧。若是去了外祖母家,那京城远隔万里之遥,便是思念父兄也不能得见,女儿纵有烦恼之事,也不是全能烦了外祖母去说的,想来可到底该如何是好?”说到此处,已是泣不成声。
林惟扬了扬眉,这一处苦qíng戏倒是让他更加高看了妹妹,这般边哭边辩,以qíng入理,句句直中要害,真是让人百般不舍,只怕没有自己前边的各种分析,父亲也是不肯的了。果然林如海长叹了口气,便再不提送黛玉进京之事,一家三口一起用了晚饭,父子二人又宽慰了黛玉多少的话方各自离去不说。
作者有话要说: 护玉阁:取自守护黛玉的意思,咩哈哈哈,这是妹妹滴嫁妆哦~
☆、长兄难为
林如海终于给贾母回了信,只说因贾敏过世,黛玉悲切伤身,正在将养,断不适合长途跋涉,委婉的拒绝了送黛玉上京的意思,林惟和黛玉也各自写了书信给外祖母请安,这件事便暂且放下了。
林惟终是放下了一段心事,这日果然从花子君处得了一本《会真记》,这一天就一直沉不下心来了。他也不指挥别人,自己细心的用牛皮纸包了书皮,托着下巴盯着那书看了半晌,又让丫环文静研磨,亲自提笔在封面上写了“中庸”二字并细细chuīgān了,这才转身离开。
初秋的午后,日头还是有几分gān涩的,热烘烘的烤着地面。林惟懒洋洋的在屋后的小花园子里做着样子,耐心的等着小鱼来上勾。看起来是一个玉瓷般的小人半仰在榻上读书,只是那双眼睛却隔三差五的滴溜溜转,往那门口处看了几十回不止,这番做为,便是陌生人看一眼都能知道,这孩子必是在憋着使坏呢。四个大丫环也都只跟着林惟一眼一眼往前门处去瞟,却不知等的人是哪个,几人彼此眉来眼去的闹不明白。
“大爷,姑娘来了。”
且说这边正不安分,前门口便传来小丫头子的声音,林惟一下子就来了jīng神,忙的翻个身,后背斜朝着屋门把自己安顿好,又忙忙的指使丫环帮忙道:“文集,快把我刚带回来的那本《中庸》拿来。”
文集诧异的将那书送过来,虽然她不曾打开看过,不过这屋子里的几人都能肯定,那书定不是什么《中庸》。这大爷从来就没有给书包个书皮的习惯,巴巴的只弄了这一本,定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呢。
黛玉已经进了屋子,见林惟在花园子里看书看的认真,忙抬起白玉般的手指放在唇上对
【耽美书斋将分享完结好看的言qíng小说以及耽美小说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耽美书斋https://www.DmShuzhai.com/】
丫环们做个噤声的动作,又调皮的眨眨眼睛,轻手轻脚走到哥哥背后。
几个大丫环都抿着唇偷笑,黛玉已经一下又一下的踮着脚尖往前看了好几眼了,本来她只想唬林惟一下,却见那书诡异的包着书皮,果然脸上便有了诧异之色。手指在唇上捋来捋去,滴溜溜转着一双通透的水眸,黛玉玉臂一伸便抢了那书过来:“看什么哪这般入神?给我也瞧瞧。”
林惟果然被吓了一跳,猛地回过神坐起身来,看到是黛玉才长出了口气,便神秘兮兮的拉了她也坐在榻上,黛玉已经颠翻着那书诧异起来了:“《中庸》?哥哥什么时候也开始包起书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