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黛玉不欠谁_作者:非南北(92)

2017-04-27 非南北 红楼

  至于贾代善为何择定林如海,原是因为贾代善早年驰骋疆场,家中就贾史氏作主。贾史氏出身侯门,但老史侯也是行伍出身,并未悉心教导女儿。贾史氏本人所学有限,并不知如何教养两个儿子上进,一味宠着贾赦、贾政。后来贾代善边疆立功回来,贾赦已经大了,移了xingqíng,已是无法好生读书上进了。贾政尚且半大,贾代善少不得将希望寄托在幼子身上,bī得极紧。贾代善的意思,自然是希望贾政能得个功名,便是不能到中进士那一步,有功名在身也好说耽美书斋的小姐,有岳家帮衬,到时候贾家也渐渐可以弃武从文,长久富贵。

  可惜贾政是个没用的,每每应试,每每落榜,连个秀才都没中。贾政又一天天大了,这样的人哪能当真得耽美书斋的垂青?于是才说了王家的小姐,如今的贾王氏。

  贾代善几个嫡出子女,只贾敏年幼,贾代善边疆回来之后亲自教养,因而贾敏才学品貌比两个兄长qiáng了不知多少,原是父亲的功劳。因有贾敏才学、模样没得挑,贾家才终于结了一门耽美书斋的亲。婚乃两姓好,贾代善想着贾家有了林家这一门亲戚,将来孙子辈弃武从文,也有人帮衬了,心中满意得很。也亏得贾敏自身教养好,文博侯夫人也看上了。贾敏和林如海结为夫妻,倒琴瑟和谐,夫妻恩爱。只前世被人迫害,家破人亡,今世自是好得很。

  又因贾代善是国公爷,贾敏自是要参加大选的,凭贾敏的出身品貌,倒有七八分把握选得上。当时贾王氏已经进门,恨不得贾敏当选了,好帮衬兄长。谁知贾敏自己不愿进宫,贾代善也宠她,倒走了门路落选出来说定林家,当时贾王氏就记恨上了。才有后来贾敏出阁,贾王氏坏其名声。前世更是贾敏过世多少年了,贾王氏依旧都耿耿于怀,盖因贾王氏心中以为,若非林家,贾政便是国舅爷。

  后来贾代善过世,贾王氏和贾敏矛盾越深,至于后来贾王氏为了私利勾结甄家意yù害死林礞,夺取林家家财,直叫人触目惊心。但是当年贾敏落选之后喜得良缘的事并未让贾王氏清醒:她一味觉得有女眷进宫做娘娘才是天大的体面,外头的父母兄弟才能得到最好的帮衬。因而后来依旧执迷不悟,又求了贾母教养元chūn,又窃居正室,让元chūn以国公府嫡孙女的身份进宫。

  只便是贾政夫妻住着荣禧堂,到底礼部不会因此坏了规矩,贾元chūn国公爷小姐的身份不过大家看在荣国府牌匾的面上嘴上说说。贾元chūn在宫中登记的玉碟上,到底是五品员外郎之女,贾元chūn也只能小选入宫。

  贾王氏听了贾母训斥自己眼皮子浅的话,回忆了一阵前事,贾王氏隐隐也觉贾母的话有理,只心中到底不服,想着:老太太原和我一样心思眼界,因而她当年不但也赞成贾敏入宫,后来费心思打点元chūn进宫也可没少出力。如今仗着是长辈,倒一心来怪我。

  贾王氏虽然心中不服,口中却讪讪道:“老太太教训得是,原是老太太见多识广,媳妇当年见识短,行事却有不是。只如今事已至此,还要老太太拿主意才好。既是其它家宫女有放出来的,还请老太太设法求了故jiāo,将元chūn也放出来才好。”

  婆媳两个正说话,外头来人通报说:“六宫都太监夏老爷来了。”如今甄贵妃坏事数月过去,元chūn那头死活没有个说法,贾家人人风声鹤唳,突地听得宫中来了人,吓得贾家众人心中吃惊,忙命人请进来。

  贾政亲自迎了夏守忠进来,细问来意。那夏太监喝了贾家的好茶,环视了一眼众人,贾母忙打发了不相gān的人,夏守忠才捏着嗓子说:“老封君请了,前儿听说冷宫里头传出有人得了时疫。好叫老封君知道,那样的地方又得了这样的病,原是封禁起来等死罢了。不过我想这老封君似乎有一位孙女还在里头,因而今日前来送个信儿,又怕小太监传话误事,因而我亲自走一趟。那位贾女史若是再不出来,染上时疫可就不好了。”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险些吓得六神无主。还好贾母上了年纪,有些见识,才勉力镇定的说:“老身谢过夏老爷报信之德,老身确有个孙女在宫里头。只老身那孙女打小的身子不弱,想来不会得什么重病,不过是偶感风寒罢了。若是夏老爷能治好老身孙女的风寒,老身感激不尽。”

  夏太监那番冷宫得了时疫的话,自然不会当真是得了时疫,而是告知贾府恐要处置甄氏和身边宫人了。而贾母那番求治病的话,自然是向夏守忠求助指条道路,这样的机锋倒是浅显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