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吏_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14)

  早知道应该闹着跟着去的,郑苹看到儿子,说不定还好点。

  ……

  从天色未黑郑苹出去,一直到月上梢头,郑苹都还没出现,幸亏这时候没有宵禁。

  胡三娘一家商量了一下,最后胡三娘和她丈夫一起出去找郑苹了。

  双宜还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和柳叶一起玩儿。

  云雁回坐在睡着了的小宝旁边,心中充满了担忧,虽然胡三娘的婆婆劝他快点睡觉,但是他还是没办法做到。

  虽然他们只相处了三个月不到,但因为和这身体微妙的联系,还有郑苹的照顾,他打从心底没有办法不关心郑苹。

  又过了半个小时,双宜都困得和柳叶一道睡了,胡家夫妇才带着郑苹回来。

  郑苹眼睛早已是哭到肿得像桃子一样,被胡三娘扶着小心翼翼地坐在胡chuáng上。云大死了,她已经被确认成为一名寡妇。

  胡三娘低声道:“莫哭了,你看,雁哥儿还没睡呢,别吓着他了。”

  郑苹下意识看过去,这个点早该睡了的雁哥儿果然还没睡,坐在chuáng沿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他。一看到雁哥儿与他爹颇为形似的脸,郑苹又是悲从中来,但是qiáng忍住泪水。

  “雁哥儿,你怎么还没睡觉。”

  雁哥儿呆呆说:“我等妈妈回来。”

  郑苹上前把云雁回抱起来,紧紧搂在怀里,带着哭腔说:“娘回来了,雁哥儿睡吧,睡吧。”

  云雁回也就把手放在郑苹脖子上,抱住她,希望能够借这个拥抱给她一点力量。

  最后云雁回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第二天醒来的有点晚。

  一想到郑苹,他就霍地从chuáng上爬起来,下了chuáng,鞋子都没穿就跑到外面去,结果看到的就是郑苹和胡三娘正在做针线的画面。

  云雁回放心了一点,连忙退回去把鞋子穿上。

  云雁回可能算是整条街上最gān净的小孩了,好多人家里的男孩小时候都不穿鞋满地跑的。

  不过北宋的孩子,至少汴梁里头的还好一点,云雁回在现代还见过更不讲究的。他那时候什么新闻都要跟,包括时政,还有同事也有jīng准扶贫对象,所以见过很多贫困户。

  山区里的贫困户家里,家徒四壁,养些jī鸭,是屋里屋外乱跑,拉屎都不怎么打扫,连卧室都满是jī屎味儿,小孩光着脚跑。

  如今回想起来,云雁回都不由感慨,其实他现在的境况也不算最差了……古代要说差,绝对有比那更差的。

  这么一想,就更加感激郑苹的存在了。

  看到郑苹虽然还在gān活,可是整个人都有点愁闷,只有胡三娘在一旁硬找话题,想来也是好心特意来这么早,为了和郑苹说话宽解她。

  云雁回走出来后想了想,却是到郑苹旁边,勾着她的脖子亲了侧脸一下,给了个早安吻。这绝对是个纯洁的吻,不把郑苹当娘也是当姐妹了。

  这么黏糊的儿子果然让郑苹笑了起来,眉宇间的愁思也淡了一点。

  云雁回没有和云大见过面,不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人,惋惜他去世,但是更关切郑苹,希望她能够尽早振作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上章末尾的相蓝就是大相国寺的简称,蓝是梵语森迦蓝摩,意思就是佛寺。

  第8章 六娘

  云大郎的死带给郑苹一家的,不止是伤痛,还有经济上的问题。

  云雁回一开始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只关心郑苹会不会过于悲痛。直到他看到郑苹描起花样,然后开始缂丝。

  莫名其妙缂扇面,特别jīng致,还颇有点没日没夜的架势,云雁回心里咯噔一下,觉得不大对劲。

  有一日,胡三娘来找郑苹聊天,问起有没有找人把云大的遗体运回京。

  郑苹却伤心地说,云大郎是溺水而亡,尸首都不见了。胡三娘脸色一下子就不好看了,立马又安慰郑苹,可以去大相国寺祈福招魂。

  郑苹便擦擦眼泪,说正是要这么做。

  云雁回一下子就明白了,古人对身后事很重视,即便不用运云大郎的尸首回来,也得耗费好一笔银钱,才能办好丧礼。

  家里现在日常支出倒也罢了,要办丧礼,加上请和尚做佛事的费用,就不太现实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郑苹缂丝卖钱。

  云雁回既不知道郑苹隐瞒的到底是什么,也没有办法劝阻她,所以只能眼睁睁看着郑苹耗时一个多月,缂出了一张栩栩如生的芙蓉花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