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好几个正直的大臣这一刻对于贾赦那是万分的同qíng啊!觉得他就是本朝最大的悲qíng人物了。开始想替他讨个公道了。几个人不约而同的开始聊上了,看着是窃窃私语的样子,但声音却正好可以让大家听到。
“本朝虽是以孝治国,不过这怎么也不能越过了国法啊!,长子袭爵可是国策,怎么成了这个样子,这贾府老太太也太过了些。”
“是啊,就是老太太脑子不清楚了,这贾政好像还在工部当着员外郎吧!怎么也这样不知礼法。”
“这贾代善都已经过世了,就是两房分家也是可以的,这老太太要是实在喜欢小儿子可以跟着小儿子过去,这折腾大儿子算是怎么回事啊!”
“这该不是想把爵位弄到老二头上吧?”
“不是吧!这贾赦大人难道是捡来的不成?”
“这二房的妇人也忒歹毒了些,这算算都多少条人命了,就算没有证据,可是这种事qíng总不会是空xué来风啊!”
“内维yīn私,这样的事qíng我们不懂啊!不过光看结果就知道了,你看看这的了好处的人是谁就知道谁下手了。”
“这倒也是,要是在这样下去,这贾家大房估计一个个都活不长哦。”
皇帝也不是什么傻子,听到这些大臣的话也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不过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他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管的太多,于是开口了:
“好了,既然有诸位爱卿作证,那么就让礼部去核查违制一事,大理寺派人并同张家一起核查贾张氏嫁妆,并归还给贾张氏之子。另下旨贾政尊卑不分,长幼无序,以五品之身行一品之事,胆大妄为,念在起父祖有功于国,从轻处置,贬为七品知事,贾政之妻,侵占长嫂嫁妆,为长不慈,剥夺敕命,贬为庶人。贾家太夫人年老糊涂,有违礼法,特命贾家建佛堂一座,令其常年清修。贾赦即刻改建府邸,更换门匾。就这样吧,至于其他的,若是谁家有冤自可去大理寺上告,自有大理寺卿给你们主持公道。”
皇帝这话一出,几个脑子灵活的立马就知道意思了,皇帝的意思是,虽然这是家事,做皇帝的也不好多管,不过你们可以找些证据去告状啊!光让御史说,皇帝也不能多管啊!这样一想,就知道这皇帝也明白估计这是张家人让御史出的头,想给去世女儿的孩子讨些公道。一些大臣心里也觉得大概是怎么一回事qíng。对于张家也有点同qíng,这女儿都死了,上门查嫁妆是有点难办,这倒也是个法子,也算是尽心了。
只有张家人心里知道,这事还真不是张家挑起来,今天还是属于顺风车的,到底这贾政一家子得罪谁了?闹成这样,不用说,以后贾政这一房想在朝堂上出头那绝对是属于高难度了。他家孩子说亲估计也难。
而林如海心里也在盘算,这是不是张家?这个出头的御史大家都知道,从来是个独行侠,最是喜欢八卦的,但是也从来不会冒冒失失的得罪人,这一次是怎么知道这些事qíng的?
大家知道是谁说的不?哈哈,对了,就是贾赦啊!别看人家看着悲惨,但还是有点小手段的,比如往外传点消息啊!往那些御史什么的比较喜欢扎堆的地方传一些贾家的不得不说的二三事啊!充分的吊足了这些御史的胃口,然后来几个猛料,果然,就有御史上钩了。这不就有了今天的一幕。
☆、另类抄家
当礼部和大理寺还有传旨的太监张家人一起到了贾府的时候,整个贾府都快要乱套了,一阵阵的jī飞狗跳。
原来这一下朝,宣旨太监和礼部什么的还没有出门,史家王家已经来人了,把今天上朝的事qíng简单一说,老太太立马火了。其实很多事qíng她心里明白自己做的不合乎规矩,要真是有人揪着往上闹估计自己落不了好,可是就因为自己想对小儿子好些,便硬是bī着大儿子把这不合规矩的事qíng给做了。
没想到啊,这个该死的王氏,这般的没有本事,家里的这些事qíng都在外面传的这么厉害,让御史给抓到了把柄。
都这个时候了,老太太还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大错呢,觉得要不是老二家的管家管不好怎么会出啊传出去,错的那都是别人。
其实说来还是王家史家太要脸了些,安排来的人没上朝的资格,就是个随从,自然不知道朝上都说了什么,只是按照主人的吩咐来说一声,贾府违制还有长幼不分让御史给风闻奏事了。估计一会儿礼部什么的要来人。说完那是立马走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