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带了妹妹许多年,而马文才也一直喜欢小琛儿。
一家四口和乐融融,江南却几乎被摧毁殆尽。
常年的战争,让小弱的世家几乎消失,残存的也都依附于较大的世家。然而即便是最大的世家,也都丧失了大半的战力,江南竟维持起了平衡。
小皇帝长成了少年皇帝,他依旧极少露面,时常叫人想不起他的存在。
祝英台逗弄着小儿子,问马文才:“你以前曾说过的‘议会’,是个什么样子?”
十年后。
都城城门大开,万人空巷,祝家军班师回朝,沿路都有百姓欢呼。
少年皇帝微笑着站在宫门前,准备嘉奖此次北伐大胜的兵将。
他想起几年前,都城里走过的军队数不胜数,只叫百姓惧怕憎恶。那时的自己顶着个皇帝的名头,每天都担心会不会有世家拥戴起另一位皇室血脉,而将自己杀死。
直到那天,祝英台与马文才带着近半车的卷轴进宫见他。
祝马二家横空出世,那时候,江南争锋多年的世家已然失去了一拼之力,但那两人却没有趁此机会扫平天下。
他们将犹有些实力残存的世家召集至一处,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如今朝廷重建,朝堂上除了各地世家之首外,又有百姓推选之寒门监督,二者之间互有对抗,恰好让彼此均不敢妄为。
至于他,这个皇帝当得轻松许多,每日里看各地世家斗斗嘴,与寒门监督互相抱怨却又不得不联合,着实有趣。
不过有时他也会想,能有如此大胸怀想出如今之计的两个青年现在如何了。
蜀地,某座庄子,某间小院。
“阿父,阿父,姑姑和姑爹来啦!”一个圆滚滚的小童跑进院子里。
一个圆脸青年将他抱起来,看向进门的两个人,道:“英玖,处仁,快进来。”处仁是梁山伯加冠时所得的字。
祝英玖吸了吸鼻子,笑道:“阿兄,今儿是吃火锅吧?”
祝英台点点头,见梁山伯苦着脸,大笑道:“处仁,不必担心,今日特地做了清汤的底。”
梁山伯立刻松了一口气,正巧叫出了屋门的马文才看到。
“都这么多年了,你
【耽美书斋将分享完结好看的言qíng小说以及耽美小说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耽美书斋https://www.DmShuzhai.com/】
竟然还是吃不惯辣。”马文才无奈摇了摇头,晃了晃偎在自己手边的儿子,柔声道:“乖儿,可见礼了?”这个孩子似乎有些害羞,微红着小脸向祝英玖与梁山伯问安。
祝英台怀中的男童扭着身子窜下来,跑到马文才身边,道:“爹爹,爹爹,我带阿弟玩。”
马文才点点头,道:“别出了院子,待会儿就用饭了。”
“晓得了,爹爹!”
“谢谢阿父。”
两个小孩儿手拉着手跑到院子一角,不知是去玩什么了。
祝英台也拉住马文才的手,小声嘀咕:“咱们小儿子怎么这么腼腆,不像你啊。”
马文才胳膊肘轻轻捣了捣祝英台,道:“咱们大儿子倒是挺像你的,一张圆脸。”
祝英台也不恼,捂着肚子装痛。
马文才失笑,只得在他脸上亲了亲。
天气正好,不知何处传来清淡花香,鸟鸣清脆,与童言稚语jiāo汇,似能传上云霄。
番外(上)
“英台,前几日李长史与田刺史到我们家中,为马太守家长子文才作媒。我想,我们两家门户相当,大可以同意。之后几日,李夫人也带了马公子的文稿来,我看了看,大概也是过得去。次日,我带你母亲在李长史会面,见着了那马文才,他五官也还整齐。不管怎么说,男子只要愿意读书用功,将来必成大器,至于长相如何,倒无关紧要。
“因此,那亲事我便答应了。今天,是男家来过聘礼,因此打扫房屋,开了祖先神堂。待聘礼到了,就在这祭桌上摆列开来,也算禀告祖先,英台是马家人了。这马家官居太守,那真是……”
祝英台猛吸一口气,从chuáng上惊醒。
她喘着气,后背上冒出一层白毛汗。
窗外透着蒙蒙的亮,离日出还有些时候。
父亲的话如同一场醒不来的噩梦,在她脑海耳际徘徊不去。
与梁山伯同窗的三载间,她qíng愫渐生,在分别时,更是借“男子”身替自己与梁山伯做了媒。
谁能想到,在她安心等待梁山伯前来议亲时,自己父母竟将她许给了马家,生生断了她与梁山伯的姻缘。
在她看来,这一切都是父母与马家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