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有些人家哭穷,成王便拿来他们平日在外消费的账单,诚恳的‘建议’他们节省开销,分期还款,还提出派几个小太监,时时刻刻跟在那些官员的家人,尤其是不成器的子弟身边,提醒他们不要太铺张làng费。
成王定下标准,超过二十两银子,小太监上报,成王便找来官员亲切的讲道理,教育爱国忠国之心。
被人盯着,那些人哪里敢大手大脚花钱,这不是明摆着说他们家在欺君么。二十两银子能做什么?一顿饭都不够!都是靡费惯了的纨绔,束手束脚过了不久,一个个叫苦连天,催着自家老爹把钱还了。
就是他们不行,还有家中要吃大鱼大ròu的老母亲,要买新头面、做新衣裳的夫人和女儿。全家人,包括官员自己都受不了这日子,又不敢得罪成王,想要痛快的花自家钱,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把国库欠银还上。
谁给成王出的yīn损主意?
这也是那些动不了成王,迁怒出主意的人的人家想知道的。
“是贾瑚。”成王并不介意让皇帝知道贾瑚是他的人。
“荣国公贾恩侯之子?”皇帝意外地抬头,若有所思,“我记得,你前段时间频频跑向皇觉寺,便是和他的事有关?”
成王面不改色的说:“父皇兴许是弄错了吧?贾瑚还没那么大面子。儿臣一向和了然大师jiāo好,父皇也是知道的,大师回京,儿臣自然要趁他在京时多多jiāo流佛法。”
眼里沁出一丝笑意,皇帝的声音却很肃杀,也不管成王如何狡辩,自顾自的说:“弄这一出,贾瑚就不在乎他父母的心qíng么?我可是听说,贾夫人日日以泪洗脸,贾恩侯也夜夜不得安睡。他作为儿子,让父母这样伤心,不怕别人说他不孝么?”
☆、第62章 贾宝玉,假宝玉
不孝!这个罪名可很严重,大周以孝治国,先皇在时,有一个官员的母亲状告他忤逆不孝,竟然被先皇摘了官帽,甚至剥夺了功名。
成王忙跪下辩解:“此事儿臣也有所耳闻,人的命运由上天决定,本来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荣公夫妇爱子心切,大师感念,出手相助,贾瑚也只是遵从父命罢了。”
这是跟他装傻呢!皇帝哼了一声,也不让他起来。这个儿子还是有能力的,心xing也不错,不过,皇帝因为贾瑚选择了他,不得不把成王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心里还是有些小不慡的。
成王也习惯了。近来皇帝时不时就呵斥他,成王不知何事惹怒了皇帝,事事小心,皆顺着皇帝,却依然被jī蛋里挑骨头。最近兄弟们可没少笑话他。他心里隐隐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想到暗卫汇报的,了然大师坐化前曾匆匆叫身边一名侍卫给皇帝送信。他只暗恨不能知道信上的内容。
不过,跑不了贾瑚便是了。
果然,皇帝矜持的说:“既然如此,把贾瑚叫进来吧,朕倒要看看,他是怎么说的。”
贾瑚早就在偏殿里等着了。今日一大早,宫里就派人来宣贾瑚,一家人不知何意,刘氏只道,若是皇上问起贾宝玉,如实作答便可。
进来后皇帝问的却不是这事,让贾瑚事先打好的腹稿都白费了。他心里怦怦跳,不孝的罪名可大可小,端看皇帝怎么看。
他心念急转,深深伏下身子,旗帜鲜明的表示,不愿祸害别的女子,只好借鬼神之事,令父母歇了给他娶媳妇的心。
成王急的直给他打眼色,贾瑚只做不觉。皇帝一瞬间想起殿试时看到的贾瑚的字,规则,锐气,果然字如其人。
皇帝抚掌笑道:“既是如此,日后你当好生孝顺父母。”
贾瑚松了一口气,又听得皇帝赞赏了他的灵巧心思,还说:“成王可是多次向我讨要你,爱卿可愿意离了翰林院这清苦之地,去户部当差?”
贾瑚推辞道:“多谢皇上和成王殿下垂爱,只是臣并无办差的经验,不敢在户部诸位大人面前卖弄,还是在翰林院多学几年为好。”
皇帝笑眯眯地说:“既然如此,荣府归银有功,爱卿想要什么赏赐?”
贾瑚大喜,顺着杆子往上爬,道:“臣还真有一事相求。”
皇帝好奇的问。
贾瑚遂不好意思地说:“皇上也知道,我们贾家是行伍出身,家中书籍比不得那些书香人家,闻说宫中藏书阁甚多珍贵书籍,臣请求能入阁抄书。”
这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皇帝欣然允了,贾瑚每月能入藏书阁三次,准许他带笔墨纸砚进去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