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瑚不归_作者:文姝(137)

2016-12-29 文姝 红楼

  “那年父亲教我识玉,从外面打了一模一样的通灵宝玉回来给我。那是父亲第一次送我玉石,我很高兴,当时天天挂在腰上。”

  “这么有意义的玉,现在怎么不挂了?”成王问道。

  贾瑚向他展示腰间的‘瑚’字玉,道:“后面父亲说它玉质太过普通,特地寻了一块上好的墨玉,让人刻成‘瑚’字,这玉墨玉还是前朝传下来的,没有一丝杂色。我弟弟贾琏也有一个。”

  为了膈应二房花钱,贾赦显然十分吝啬,后来觉得实在不像,堂堂国公府嫡长孙,腰上怎么能挂如此廉价的玉呢?便换了一个。贾瑚也是后头贾琏出生才知道,还有一块‘琏’字玉,分别代表两人的名字。

  成王点点头,等那玉呈上来,确实是贾瑚腰间那块‘瑚’字玉玉质更出色,寓意也好。

  和大臣们议了一些事,皇帝的心qíng收敛了些,至少现在,把两块玉放在一起比较时,从脸上看不出什么表qíng。

  贾瑚那块大一点,字迹清晰,贾宝玉那块小很多,弄清写的什么很费力,不过两相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出,两块玉上刻的字,笔迹不同,字却是一样的。

  去取贾瑚的通灵宝玉时,皇帝同时也命人召来贾政。他不知何事,贾瑚拉了他在偏殿一角悄悄说了,骇得他脸色发白,两眼发直。

  等皇帝夹了雷霆震怒问话时,贾政连连磕头,直说要休了那无知夫人。

  皇帝冷笑,贾代善的小儿子,内纬不修,被内宅夫人糊弄成这样,怪不得十来年位置都没挪一下。这也算了,他竟还是个没担当的脓包。白瞎了他赐下的官职。

  皇帝一怒,把贾政身上从五品的工部主事抹了,勒令他回去闭门思过,那通灵宝玉倒还给贾政了。后宫听说了这件事,皇后也跟着下了懿旨,呵斥小王氏装神弄鬼。

  一时‘贾宝玉,假宝玉’成了满京城的笑话。至于贾瑚,在这件事上的存在被人特意抹去了,外人只知皇帝识破???‘假宝玉’,盖因有人献上一模一样的宝玉,还是前些年打的。至于何人所献,并没有什么人关注。

  成王该说的事都说完了,便和贾瑚、贾政一道出宫门。

  皇帝只知皇觉寺一事是成王求了了然大师配合,却不知具体的说法,成王深知内qíng,依然存疑。目送贾政萧瑟的背影远去,贾瑚派个小厮回府里报平安,便坐上了成王府的马车。

  ☆、第63章 再一次作死

  成王府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湖,湖中央一个大气古朴的亭子,冬日在此煮酒赏雪,极有意境。现在是初夏,灿烂的阳光照的天地间格外明亮,天色如洗,清风徐徐,手中一杯香茗,格外惬意。

  亭中的两人脸上的凝重之色仿佛舒缓不少。

  不等成王率先发问,贾瑚便道:“殿下还记得大师是如何糊弄我父亲的?”

  成王心中一凛,“莫非那通灵宝玉,真有什么神异之处?”

  贾瑚摇头,“恐怕只有我父亲知道了。”

  成王想了想,笑开了,“荣国公并不把那玉看在眼里,想来也没什么大用处。”有什么大用处,分明是只有害处。

  由着成王自己得出结论,反而会更好,贾瑚也不反驳,再过十来年,大家都知道那宝玉最是个‘怜香惜玉’的xing子了,皇室也能放下心来。

  “不过,你为何要慡快承认那件事?”两人言辞不一致,成王临走前被父皇那似笑非笑的小眼神看得脸上火辣辣的。

  贾瑚连忙赔罪,“不知道殿下已经为瑚辩解过了,还请殿下恕罪。”成王随意的点头,算是揭过这一节了。贾瑚才道:“我猜皇上是已经知道了真相。”在成王再次点头后,贾瑚接着说:“不孝之罪可大可小,皇上不一定会因为这件事厌了我。但是明摆着的欺君之罪,皇上心里一定不痛快。”

  “你说的有道理。”成王开口道。若是平日,成王也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进来还是太焦躁了啊。成王抿了一口茶水,道:“朝中武王和理王争的越来越厉害了。”

  贾瑚微微摇头,“还不到您出头的时候。”

  成王微叹,自嘲的说:“我如今都是那两人眼中的笑话了,还争什么?”

  心里很是愧疚,贾瑚低声说:“可是我的事连累了您?”

  成王摆摆手,“不gān你的事。”沉吟片刻,又道:“若不是早先你提醒我注意七弟,我还真不知道他也藏着野心呢。”把七皇子今日谋求到工部的事说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