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爷已经托人打点好了一切,你安心去就是了。这里是五百两银子。你好生收好,沿途打点用。你爹享了大半辈子福,吃不得苦。你好生伺候着。”贾母将贾蓉叫到跟前吩咐道,“等安顿好了你爹,你就回来吧!你娘和你媳妇还在这儿呢!”
贾蓉给贾母磕了个头,“多谢老祖宗!只是我不能放我爹一个人在那边。母亲和胡氏jiāo给老祖宗和太太们我放心。”
贾母叹息,“唉,你是个孝顺的孩子。”
殊不知贾蓉实在是怕很了,他觉得京城很不安全,与其在京城担惊受怕,倒不如出去躲躲。保命要紧。
尤氏和胡氏互相搀扶着站在一边垂泪。
送走了贾珍贾蓉之后,贾赦忽然想起一事,问道:“老太太,宁府的事要不要和琏儿说一声,也好让他有个准备。”贾赦知道,贾母送走贾菀的原因并不像她说的那样简单,或许是想为贾家留条后路吧!毕竟云南离京城十万八千里呢,就算京城出什么事,也为贾琏争取了一些时间。不过,这是和大房有益的事,贾赦才不会说破。至于别人能不能想到这一点,贾赦表示,和他有毛关系啊!
“恩,你去封书信,命驿站的人快马加鞭送去。等一等,兰哥儿年纪也不小了,不如让兰哥儿也去趟云南?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兰哥儿总是闷在家里也不好,也该让他出去历练历练了,也能使心胸开阔些。听说你这些日子很是关切兰哥儿读书,可是你这样总让我想起了珠儿,总不能让兰哥儿走珠儿那条路。你觉得呢?珠儿媳妇觉得呢?”贾母问道。
贾政略一沉吟,想起他曾经的骄傲贾珠,贾政也很心痛,可是让兰哥儿去云南,他还是有些犹豫。
李纨也是如此,一方面,她比任何人都希望贾兰能出人头地,可另一方面,贾珠死后,贾兰就是她全部的jīng神寄托,她也实在不放心让贾兰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贾赦点点头,“老太太这个主意不错。依我看,你们素日就是将孩子看的太紧。琏儿当初在府里时候是什么样子,如今在外头当了几年官,竟跟换了个人似的。年年的考评都是中上!男孩子,不能老是关在内宅,像什么样子!你若不放心,就和菀儿一样,请个信得过的镖局一路护送,再安排个妥当人跟着!连菀儿都能做到的事,兰哥儿你做不到吗?”
贾兰立刻挺着胸脯,“老爷,我能做到!”
贾母欣慰的点点头,又看着贾政李纨,贾政沉吟过后,点了点头,“就依老太太的意思吧,只是这跟去的人得安排妥当了。”
李纨见状,只能咽下想要说的话,“是,都听老太太的。”
贾兰脸上闪过一丝雀跃,心想自己终于可以不被关在这大宅门里头,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一切都安排妥当了,谁知道还是除了变故。这个变故出在王夫人身上。
第97章
原来贾母当日的那番话并没有点醒王夫人,只是让王夫人意识到了一个事实,她的指望已经不再是贾宝玉了,而是贾兰和贾桂。贾桂年纪还小,将来如何到底还是个未知数,可贾兰不一样,不但与读书一道上很有些天赋,颇有乃父之风,府里人人都说,兰哥儿将来是个有出息的。王夫人对贾兰的态度又慎重了些,想着趁他还小,好生拉拢一番。
可忽然让她听到家里准备让贾兰去云南,这怎么能行呢!路上那样远,万一出了什么事,后悔莫及啊!王夫人先是以这样的借口闹,无奈没人听她的。后来王夫人gān脆就称病,心想着祖母病重,贾兰总不能抛下祖母不管执意出行吧!
谁知道贾政直说让宝玉回来伺候王夫人,王夫人哪里舍得。见这个主意也行不通,王夫人咬咬牙,命人在李纨的饭菜里下药,李纨一病不起,昏迷不醒,这样的qíng况下贾兰如何能走。只好罢休。
贾赦贾政等叹息不已,贾母也摇头叹息。可等贾政回过味来,觉得这一幕似曾相识,又想着珠儿媳妇没那么大胆子,未必做得出这样的事来。除了王氏这愚昧妇人,谁敢做出这样的事来。
贾政立刻怒火冲天的去了王夫人处,王夫人正拉着贾兰嘘寒问暖,贾兰一心记挂着病中的母亲,可又不满面露不满,只能耐着xing子听着。
贾政进来时,刚好王夫人在说,“好端端的为何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你若要出去散心,带些人去街上晃晃也就是了。更何况,读书才是正经事,没事出去开阔什么眼界?书中自有huáng金屋!你爹早亡,你娘就守着你一个,你很该好好读书,将来中个举人,也不枉我和你娘疼你一场。偏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若出什么事,我们如何和你爹jiāo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