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皇商_作者:八爷党(440)

2016-12-06 八爷党 红楼

  自感尊重之余,教导宝玉越发细致了。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门在外,虽然宝玉的意思只不过是随意游走一番,但见识阅历自然是每每增长的。从神京到云南,相隔万里之遥,期间所经州省民风土俗各不相同。宝玉又是个好打听研究的xing子。这么一地一地的逛下来,虽然说不出有什么变化,但思维方式和举止行动隐隐和原先也不一样了。

  那管事又得了薛蟠的嘱托,走到后来的时候也刻意留出机会让宝玉处理一些随时发生的琐碎事端。刚开始磕磕绊绊的总不容易,慢慢的上手之后,竟然也游刃有余了起来。

  且最重要的一点,宝玉因在处理杂事的时候体会到了事净后的成就感,xing子当中竟也多了几分慡利,不像早先那般的绵软优柔了。点点滴滴的改变着,相信转过年后再回神京,定然能让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

  每半个月管事自然会给薛蟠书信一封详细说明宝玉的境况。薛蟠一五一十的看在眼中,竟然也有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欣慰之感。

  将这话说给徒臻听的时候,换来的却是徒臻的一阵取笑。

  “你才多大点子年纪,竟然就有了这么大的儿子,忒不知害臊。”徒臻虽然这么说着,心下也难免忐忑。顿了顿,还是忍不住的问道:“你很喜欢儿子吗?”

  薛蟠诧异的看了徒臻一眼,心知他又多心了。两人相处之后,薛蟠就觉得徒臻哪点儿都好。就是这好多心猜忌的毛病,着实令人头疼。当下拍了拍徒臻的肩膀,再一次耐心的解释道:“自然是喜欢孩子的,不过既然和你在一起,我也就没想过要儿子了。毕竟人世间不如意十之八九,哪能全都顺遂人心的?索xing我娘快生弟弟了,到时候我抱过来养着,也算是解解馋了。”

  徒臻有些愧疚的说道:“都是因为我……真想快点攻下茜香国啊!”

  薛蟠一直想不明白他有没有儿子和徒臻攻打茜香国有什么关系。导致他几乎天天都在研究着茜香国的qíng报。不过既然提到了此事,薛蟠少不得开口道:“我大雍朝现今的qíng况是有些闭塞的。西海沿子每年都有夷人入侵,可我们却连他们的国家在哪里,他们国内的qíng形是怎么样的都不知道。这样的qíng况很不好。孙子不是说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现在敌人对我朝的了解很深刻,甚至圣上御书房里的万国坤舆图还是夷人的传教士帮忙测量的。可是我们对他们的国家又知道些什么呢?恐怕连他们国家的名字都不知道的。”

  徒臻想想,确实也是这么回事。他如今刚刚揽过大权,需要处理的事qíng还很多。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疏漏。况且夷人之事由来许久,他也并不怎么着急。不过听蟠儿的话,却是很在意的。不由得开口问道:“依蟠儿的意思,此事该如何处理呢?”

  薛蟠嘿嘿一笑,开口说道:“朝廷百官诸事繁多,若是让他们特意去了解什么东西的话,恐怕也没有那个时间。不如办个报纸吧,将这些个事qíng写的趣味一些,慢慢的渗透给他们如何?”

  徒臻皱了皱眉,开口反问道:“何为报纸?”

  薛蟠清了清嗓子,掉书袋的说道:“所谓报纸,就是刊登八卦新闻和时事评论以及各种广告宣传为主的每日发放的刊物。和邸报的功用很相似,但他所面对的群体主要是大雍朝的百姓。是大众传播的主要载体,具有反应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薛蟠说的半文半白的,徒臻也没太细扣字眼。不过敏锐的留意到了引导舆论这个词汇。不由得开口问道:“自古文人多清谈,这所谓的引导舆论,是否和文人谈论朝廷大事相差无几?”

  要说聪明人就是聪明人,说话都比跟别人轻松。薛蟠立刻点头应道:“要是有了报纸之后,圣上就可以将自己想说的话透露出去。比如朝廷想要推行新的举措,但是圣上拿不准是否对百姓有利的话,您可以先通过报纸宣传一下。然后看看民间都有什么样的反应——当然,这个要求在发行报纸的地方设置一个专门用来信息反馈的地方。并且您希望百姓知道什么,报纸就会写什么。他是朝廷在百姓中的口舌和眼睛。”

  徒臻了然,从口舌和眼睛这两个字眼上,他便敏锐的察觉到了报纸对于他的意义。只是究竟有没有这样的效果,会不会被敌人利用……徒臻悄悄的看了神采飞扬的薛蟠一眼,他现在是不敢开口怀疑的。若是惹毛了薛蟠,他还得费尽心思的去哄。岂不是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