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才八岁,便是天天认真看书,明白的事情还是有限,不过季盛彦的比喻很直白,他懂了。就因为懂了,他更不高兴了,扭头看见林禹州的时候,整张脸都气得鼓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刘协心情平静了,对进来的林禹州说道:“将军,我来找青崖。”自从他被青崖带着飞出皇城后,就分外喜欢那种感觉,他想学武,又不敢跟林禹州和季盛彦说,只能缠着青崖。
想着青崖在荀彧那里,而荀彧以后八成会是刘协的太傅之一,林禹州毫不犹豫地让人将刘协送了过去,带孩子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别人为好。
刘协走后,林禹州坐到季盛彦旁边,“接着刚才的话,蔡邕是蔡文姬的爹,也是一代名士,怎么没在官员名录上看到他的名字?”
“灵帝时期,他被流放朔方,后避祸江南。”得益于穿越的身份,季盛彦对东汉士族的了解比较全面,在颍川之时,还曾阅读过蔡邕撰写的书籍,“董卓专权之后,强召蔡邕为军师祭酒,他在三天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个职位,此事在史书中有记载。”
“难怪王允会冤死蔡邕。”林禹州揉了揉鼻子,笑道:“蔡邕有大才,不用浪费了,刚好第一届科举还缺个主考官。”
季盛彦挑眉:“你不想做主考官?”
回忆起红楼世界科举的经历,林禹州摇头,他乐道:“你要不要试试科举?”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他们都做过皇帝,当过将军,还一起成为神仙,就差一个考试了。
季盛彦明白林禹州的心思,但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
洛阳朝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变革,远在蒙地的吕布得到进攻并州的命令后,如猛虎下山一般扑向丁原老巢,他自北向南,从五原郡一直打到太原郡,在攻打并州治所晋阳的时候,受到了阻碍。
“将军,晋阳守城将领名叫张辽,是一员猛将。”说话的是杨奉,他是林禹州当初带回凉州的八万黄巾军俘虏之一,因为服劳役期间表现优良,经过层层选拔之后,成为吕布属下。
“这人我知道。”吕布嘴里叼着根毛笔,凉州军的传统,没次出军都要给总结,“他投靠谁不好,投靠丁原,那丁原定是见他有能力,才让他守晋阳的,阻他入洛阳立功。”
杨奉笑了起来:“跟着丁原走可不是福气,将军,听高将军说,您差点儿在并州做主簿?”
吕布瞪了杨奉一眼,将嘴里的毛笔杆子吐了出来,“别耽误时间,想办法将晋阳拿下。”
杨奉收敛了笑容:“将军,晋阳易守难攻,若是围城,恐怕里面百姓有所损伤,我见那张辽是个明事理的人,不如我们派人去游说一番,毕竟谁也不想当乱臣贼子不是?”
吕布觉得这话有道理,他问道:“你觉得谁去做说客比较合适?”
“那肯定得嘴皮子利索的。”杨奉张口就来,说完他愁了,吕布军中,武艺高强的将领不少,善于打仗练兵的就更多了,可打嘴巴官司的人却少之又少,军师李儒还是一名不大爱说话的儒将。
吕布往后仰靠在椅子上,左脚蹬在桌案边缘,“先把张辽抓回来再说。”
曹操带着夏侯惇来到并州的时候,看见的便是吕布和张辽对峙晋阳的局面。他出洛阳后,带着手下跑到凉州逛了一圈,之后又去了蒙地,再之后就来到了并州。
这一路走来,曹操感慨颇多,凉州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超过其他州府多矣,若未来的天下跟凉州一样,那大汉将是这片土地最为强盛的国家。
站在山头目睹了一场大战,曹操心绪起伏难平,吕布和张辽都是万里挑一的猛将,然而他们注定不属于自己,他叹息一声,问道:“惇弟,你说袁绍他们会是董卓的对手吗?”
夏侯惇想都没想直摇头:“绝无可能。”
是啊,不可能!曹操眼底闪着亮光,他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吾志也。”
夏侯惇看了曹操一眼,说道:“董卓不是承诺大哥,说你若愿意,可领凉州军吗?”
曹操摇头,他提着马鞭指着山脚下的战场,开口道:“这军还是自己治理为好,你瞧吕布军,何等骁勇善战,你需得以他做榜样,也练出这么一支军队来。”
“那大哥你呢?”夏侯惇不解。
曹操朝冀州方向看了看,又朝洛阳方向看了看,翻身上马:“我的战场在洛阳。”
夏侯惇紧随其后,“可是大哥,你走的那个方向是冀州!”
曹操叹了口气,“惇弟,你不适合做官,也不适合做将军,以后还是管粮草运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