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禹州听到小黄门的答话后,准备往御书房走,可刚迈了两步,就停了下来。刘协他们考的试卷,有一份是他出的,此时过去,可能会给他们添堵,于是他调转步伐,朝着内阁署方向而去。
内阁一共八人,全都是高品级官员,最次的也是正二品。如今全大汉的子民都看出来了,内阁才是除皇帝外最高权利机构,而且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当官的没本事根本进不去,而进去了,就是一步登天。
林禹州来到内阁署的时候,发现里面的人悠闲异常,郭嘉和荀彧下着棋,荀攸和华歆品着茶,其他几人也是优哉游哉地踱着步子。其实也能理解,这里待着的都是聪明人,聪明人是不会让自己累着的,更何况大汉内阁被林禹州细细划分过,权利明确到个人,就不存在争的情况了。
“你居然有时间出来?”郭嘉看见了林禹州,撑着额头笑道:“没被奏折淹没?”
林禹州不是一个喜欢摆架子的人,跟内阁官员熟悉之后,说话也随意许多,听到郭嘉的话,他没好气地问道:“洛阳令的奏折是被谁塞进复批的奏折里的?这种事情你们决定就行,还让我复批,是准备累死我吗?”
郭嘉朝屋顶看了看,那奏折是他错放的,只是现在不能承认。
荀彧见状摇了摇头,起身问林禹州,“将军,军师和青崖何时能抵达洛阳?”
林禹州走到了荀彧对面,靠着郭嘉坐下,道:“根据驿站传来的消息,大概腊月中旬能到。”
郭嘉拢了拢衣袖,坐在火炕上的感觉太好,他不想挪动,见林禹州坐过来了,他转头道:“来年春闱,冀州等地的考场治安交给地方都指挥使司,起码要有三个,你心底有人选了吗?”
“孙策,赵云……”剩余一个林禹州停顿了一下,曹操手下猛将为多,而都指挥使单靠勇猛是不行的,情商还不能低,夏侯兄弟不行,典韦更不行,想了一会儿,他道:“张辽。”
“张辽?”郭嘉很惊讶林禹州会说这个人,他道:“张辽能力的确不错,但是目前他在关羽手下,正负责着对峙鲜卑的任务,他走了,谁顶替他的位置?”
“这次吕布俘虏了黑山军头领张燕,他是个很有能力的将领,虽然无法代替张辽,但也能助力关云长一二,况且马超也以长成,正好可以让他去关羽麾下锻炼锻炼。”
荀攸听到林禹州的话,走过来提醒了一句:“马腾兄还指望他儿子继承家业呢。”
林禹州笑了:“他老当益壮,还能再干几年。”
内阁署传来了众官员的笑声,全都赞同林禹州的话,他们这些人中枢官员还没退休,马腾这些地方将领就更别想了。
林禹州在内阁没待多久,见大家开始忙碌起来,就离开了。他顺着回廊往南侧走,来到了都察院的地界。自钟繇为巡抚,华歆入内阁后,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就换人了,目前换上来的是徐庶和种辑。
林禹州跨过都察院的门槛,走进厅堂后,发现这里比内阁要热闹多了。都察院的官员多,且行的都是言官参本之事,这里的人一个比一个能说,单靠嘴就能把人怼死。
这会儿都察院的一众官员在争吵一件事情,那就是廷尉情报机构是应该并入警/察院,还是应该并入都察院,相当一部分御史觉得自己的“单位”与廷尉更为契合。
廷尉就是大汉的情报机构,之前的统领是贾诩,地方行省变革成立按察使司后,一部分情报人员就转移了过去,剩余彻底转到暗处。因为按察使司的出现,朝廷也对应出现了总领机构,警/察院,贾诩则成了警/察院第一任院长。目前廷尉重新回到林禹州手里。
林禹州在角落里站了会儿,见大家“吵”的正在兴头上,就悄悄地退了出去。他从没想过将廷尉并入任何官署,廷尉将是大汉的“国安局”,它承担着最沉重也最危险的任务。
转弯走上回廊,林禹州往东走去,他一直走到宫城外,这里是六部的地盘。
林禹州很自觉地路过了户部,年节时候,这个部门是最忙的,他一点儿都不想见识“社畜”的工作环境。至于工部,他去过很多次了,不是很感兴趣,再往前就是兵部,林禹州“唰”的一下子从兵部门前飘过。前段日子他给兵部布置了一个十分重要且繁琐的任务,这会儿里面的官员肯定忙晕头了,他还是别进去吸引仇恨了。
剩余的三部中,吏部和礼部,年节期间最忙,一个忙着考核,一个忙着各种庆典,林禹州在两部门口徘徊了一下,最终走到了刑部门口。
说实话,年节期间,刑部也不轻松,街上小偷泛滥,抓了一批又一批,夜间巡逻不断,强盗窃贼肆虐,洛阳令和司隶校尉的牢房已经装不下了,相当一部分犯人转移到了刑部牢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