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中建皇朝_作者:蒲晓(483)

林禹州考虑了片刻,还是离开了这里。这会儿除了内阁,他去哪儿都会会给百忙之中的官员增加压力,为了官员们能过个好年,他还是回去待着好。

对于林禹州撑着空闲四处闲逛之事,各部们官员很快就都知道了,不过跟林禹州想的不大一样,这些官员并没有觉得多了什么压力,他们工作更积极了,只是为了让林禹州别那么累。

回到内书房的林禹州还不知道,他在朝廷官员心中的形象,已经从杀伐果断的摄政王,转变为了国家鞠躬尽瘁,身体逐渐虚弱的文弱官员了。

等他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小黄门凑上来向他禀报了刘协几人考试的状况。

“奴婢听陛下身边的小禄子说,文试成绩明日才能出来,武试成绩,陛下拔得头筹,孙权小郎君次之……”

林禹州没让小黄门将话说完,他问道:“武试比的是什么?”

小黄门道:“回禀将军,是火统射击与马上腾挪之术。”

林禹州皱眉:“没考兵法吗?”

小黄门答道:“兵法策略并入文试了。”

林禹州挥退了小黄门,起身将之前拟定的军制变革举措拿了出来。这份军制变革涉及方方面面,除了军区划分,军纪军容,还有文化普及和士兵福利等等,林禹州准备在上面再加一条,实战演练。如今战事多,实战演练并不会启动,这是为未来准备的。

林禹州敲了敲桌子,等军区划分完毕后,朝廷就会组建军事学院,一支强劲的军队,光士兵厉害是不行的,还需要有好的将军,这都是需要未雨绸缪的事情。

捏了捏眉心,林禹州嘴角上挑了一下,行省变革,官制变革,科举选才,新税法……回头看看,大汉已经走了很长的路,如今军制变革完成之后,新政的第一阶段就算结束了。

以后等官员们明白经济的作用,等他们知道什么叫不见硝烟的战争,第二阶段的变革就会开始,只是那时候,不知道自己一家人还在不在这个世界。

心底冒出诸多感慨,林禹州强迫自己收回了思绪,他再次阅览了一遍手中的变革资料,准备将它打造的更完美。

第227章 三国建工忙(68)

大军凯旋, 班师回朝,定然会引起全洛阳城的轰动,更别说朝廷还给了洛阳百姓准备时间, 如此一来就让城内的氛围变得更加热闹了。

季盛彦不想被围观,在大军到达阳人城的时候, 他就提前返回了洛阳。军师可以走,青崖却不能,他只能含泪留下。

林禹州两个多月没见伴侣了,大半夜的猛地看见季盛彦, 干柴烈火可想而知,他俩胡闹在一起,直接错过了第二天青崖一行人进城的盛景。

班师回朝的一共有四路大军, 全部士兵同时进城是不可能的, 皇城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所以青崖几人各自在嫡系部队中挑了五百来人,组成联合部曲,入城接受陛下检阅。这些人加起来有近三千人,是大汉精锐中的精锐。

曾经见识过三甲游街, 青崖还记得周瑜的遭遇,他骑在马上通过洛阳城门的时候,看了看曹操和刘备, 最终决定走在孙坚身边。他这么选择的理由只有一个, 那就是孙坚长的最好看,他身上颇有一种帅气大叔的风姿, 这就可以给自己分担一下百姓的热情, 免得他跟周瑜一样惨。

“砰, 砰砰, 哐, 砰砰……”穿过城门后,猛地响起的锣鼓声让青崖长大了嘴,他看着满街红绸以及那些扎着红绸跳舞的人群,突然有一种梦回凉州的感觉。这种舞蹈他见过,他爹说这叫秧歌,是百姓表达喜悦的特殊舞蹈,不知道是谁发明的,反正凉州百姓特爱跳。

原来这种舞蹈也传到洛阳了吗?青崖愣了愣神,他转头看了一下身边的孙坚,见他面不改色,再仔细观察,还能看见他眼底的笑意,顿时就觉得自己似乎太大惊小怪了。

欢欣的锣鼓声一路相迎,满天的红色绸带是百姓对军人最大的敬仰,百姓一直将队伍送到皇城外,才渐渐散去。青崖整理了一下衣容,后退一步,跟着曹,刘,孙三位将军之后走进了皇城。他这么做倒不是妄自菲薄,只是因为他年纪小,跟孙策,曹昂是一辈,如果与三位将军并行,实在太托大了,更别说凉州军的统帅是林禹州和季盛彦。

冬日的阳光很是温暖,照耀在崇德殿屋顶的白雪上,仿佛散发着朦胧的金光。复道上的积雪早就被宫人清理的干干净净,靠近崇德殿的复道还被宫人铺上了红毯,已示君王对有功之臣的嘉许。

青崖跟着曹操他们走进崇德殿之后,刘协已经端坐在龙椅之上,林禹州坐在刘协下首,正殿两侧站满了官员,排场跟大朝会相差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