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中建皇朝_作者:蒲晓(87)

傅爵回头看了一眼邵珑的方向,见他已经回房间了,便开口问道:“太子殿下不准备整顿户部,让这些官员还钱吗?”

“钱肯定是要还的,但怎么还,还需斟酌。”这个问题林禹州和季盛彦讨论过,需要将户部所有账目查清楚,才能拟定一个可行的政策,强制要账,治标不治本。

官员向户部借钱,除了嘉隆帝为了彰显自己仁慈大方让户部大开方便之门以外,朝廷的薪资制度也要占一部分原因。官员薪资太低,很多中低层官员养不起家,不得不借钱,让这些清贫官员立即还钱是不现实的,甚至会逼得其中一部分人铤而走险,变成贪官。

傅爵也想到了要账的复杂性,要分辨出哪些人是真需要借钱生活,哪些人是为了私心贪用朝廷的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调查。

“不谈这个了,等江南事毕,户部沉珂也就解决大半了。”林禹州拿出一个小瓶子递给傅爵:“到闵州后吃吧,”

傅爵接过瓶子,点头道:“谢谢。”

林禹州跟傅爵分开后便回房了,他拿出那面季盛彦给的镜子,运转灵力,镜子里浮现出邵珑的影像,他阴沉着脸坐在桌案旁写信。

这镜子不如监视器,不能调整焦距也不能将画面拉进,林禹州看不清邵珑写的什么,不过影响不大,不管他写什么都送不出去。

林禹州伸出左手抹了一下镜面,邵珑的影像消失,过了一会儿,上面浮现出一位穿着四爪蟒袍的英俊男子。

太和殿内,季盛彦若有所觉地朝虚空中看了一眼,他勾了勾嘴角,将注意力又转回了大殿之上。

季琮跪在大殿中央,虽然他嘴里喊着冤枉,可对于冯唐摆出来的证据却无从辩驳,刺杀事件他没有直接参与,但人证和物证都将甄氏牵扯进来。

嘉隆帝幽幽地看着季琮,他将手里的奏折丢到地上,冷声道:“即日起将三皇子幽禁在皇子府中,没有朕的旨意,不许他出来也不许任何人探视。”

“父皇!”季琮往前一扑:“父皇,儿臣真的不知道啊,这其中一定有误会,父皇,还请您明查啊!”

嘉隆帝偏过头吼道:“拉下去。”

季琮被带走后,大殿寂静异常,大家都知道,刺杀事件甄家是罪魁祸首,宸贵妃干系重大,对她的惩处才是重中之重。

空气沉闷之极,过了一会儿,嘉隆帝突然问道:“冯唐,大皇子和四皇子情况如何?”

冯唐从队列中走出来,举着朝笏回答道:“回禀陛下,两位皇子均安,臣已派水军护送他们南下。”

嘉隆帝又问:“其他人呢?可有伤亡?”

冯唐答:“无一人伤亡,十皇子跟着林修撰一起南下,他也无事。”

嘉隆帝愣了一下,这才想起还有一个儿子在船上,如果这次刺杀成功,他一下就会失去三个儿子。

三位皇子同时葬身鱼腹,天下人会怎么看他?史书会怎么记载?甄家是想干什么?嘉隆帝的眼神变的幽深而危险,他紧紧捏着龙椅的扶手,心中冒起熊熊怒火。

第45章 红楼梦一场(45)

嘉隆帝的怒火从前朝烧到了后宫。

关于处置甄家的旨意很快降了下来, 家主甄从安押解入京, 等候处决,其长子,任钦差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的甄应嘉,被革职查办,甄家剩余人中,男丁被囚禁在金陵监察院的牢房中, 女眷及幼子被关押在甄家宗祠, 等两位皇子调查结束后, 在按照律法处置, 总而言之, 甄氏一族的抄家命运是无法逃脱了。

而后宫中, 嘉隆帝的圣旨还未下来,皇后就带着太监宫女将关雎宫封了起来,等嘉隆帝降下将宸贵妃贬为贵人, 幽禁关雎宫,任何人不得探视的旨意后, 皇后更是当着宸贵人的面,将她的贵妃金册夺走, 还烧了她的贵妃朝服。

宸贵人气的吐血, 也只能看着皇后耀武扬威地离开。

煊赫一时的三皇子党随着嘉隆帝的三道旨意烟消云散,京城一时间风声鹤唳, 众官员感慨帝心难测的同时, 也感叹太子雷厉风行的手段。

一击必杀, 太子认真起来,三皇子不是一合之将。

早朝结束后,季盛彦便回到东宫,刚进书房,他就听到嘉隆帝召见吏部尚书的消息。

季琮落败,为了平衡朝局,嘉隆帝需要找一个能替代他的人,季昭或季荣,他需要做出选择,只是不知道吏部尚书那个老狐狸会给他怎样的建议?

季盛彦眯了眯眼,他坐到桌案后,阅读起属下送来的甄家资料,没看一会儿,就听见卢升荣的禀报声。

“殿下,林大人求见。”

“请。”

林如海不是一个人来的,他身后还跟着兵部尚书阮昌晋,这人跟阮铭翼有些关系,算是阮铭翼的远方表叔,曾经资助阮铭翼考武举的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