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还小的关系,不可能走着去,但是宫里头没有给他乘坐的肩舆,康熙帝的龙辇他可不敢上,于是,四阿哥前面走着,后头的小十三小十四,都是大力太监背着走的,最前头的是康熙的龙辇。
到了地方之后,康熙亲自下了龙辇,把小十四从阿七的背上揪下来:“到地方了!”
小十四揉着眼睛打哈欠:“这么快呀?”
“快什么快?你这小家伙儿又睡了一觉是吧?怎么这么爱困?”康熙将小十四放到地上:“站好,到尚书房了。”
“哦。”小十四站好,身后的伍德带人也站好,但是小瓶子赶紧上前,带来的湿毛巾给十四爷擦脸。
小瓶子就是一众小太监里头,那个打碎了花瓶的小太监,因此得了这么一个名字,但是也因此入了十四阿哥的眼,跟在了十四阿哥身边。
这是马连英安排的,觉得这小家伙儿虽然笨,但是肯定忠心。
小瓶子是跟来的,已经十岁了的小瓶子身上背着个十四爷专用背包,里头从可以叠成抱枕的薄被,到竹筒里放着的干净水,小毛巾,是应有尽有。
而伍德他们身上则背着水囊、小弓箭等等,还有专门背着装书的书包。
甚至还有一把非常精巧的小算盘,这也是十四爷的上学装备之一。
小十四终于真正清醒了过来,看到了尚书房的大门。
尚书房此时只是一个院子,但是门口挂着尚书房的匾额。
尚书房其实是两宫与御花园之间隔出来的一块地方,既不是宫殿也不是什么景致,而是一排七间坐北朝南的房子,其中一间给先生们休憩或者更衣用。
另外六间,两两打通,作为三个大教室。
三阿哥、四阿哥和五阿哥这成了年且成亲了的阿哥,一间教室;
七阿哥、八阿哥和九阿哥、十阿哥,尚未成亲的阿哥一间教室;
到了十一阿哥,十二阿哥,就跟小十三、小十四在同一间教室。
因为他们都不大啊!
两边的厢房,各有十二间,都是给阿哥们以及哈哈珠子和跟着阿哥们来上学的人,休息的地方。
另外,这里靠近皇宫外围,还有一处地方,那就是布库房。
当然,那里同样不只是一个房间,而是跟尚书房一样的院子,只是很大而已。
摔跤的满语叫布库,也叫撩脚或撩跤、掼跤,是由满族古代游戏“骑马打仗”演变而来的。着短袖跤衣,摔倒着地即分输赢。
而“布库,并谓之撩脚,本徒手相搏,而专赌脚力,胜败以仆地为定。其人皆白布短衫、窄袖,而领及襟率用七、八层密缝之,使坚韧不可碎。初则两两作势,各欲伺隙取胜,继则互相扭结,以足相掠,稍一失,即拉然仆矣。”
女真乃是满族的先祖,本族传统文化生活中有“摔跤赌羊”的习俗,清王室以天下之富提倡摔跤,摔跤技艺便大大超过了蒙古族,清太祖以皇室立典,特于尚书房西侧设布库房,训练皇子的武学,以此教导阿哥们以“崇文宣武”,不忘马背弓箭上的功夫。
康熙趁着还有点时间,带着小十三小十四两个小的,转了一圈儿,小十三明显很喜欢布库房,小十四却有一点不理解:“皇阿玛,为什么不论是尚书房还是布库房,都是在深宫里头呢?怎么不是在阿哥所那边?”
“那时因为皇阿玛的皇玛麽,怕皇阿玛出事,所以皇阿玛小的时候,不论是学习还是练布库,都是在深宫里。”康熙却给了十四阿哥一个意外的答案。
小十四听了之后,摸摸鼻子:“乌库妈妈是为了皇阿玛好,儿子知道了,现在皇阿玛是为了儿子们好,儿子也懂的。”
乌库妈妈,小十四没见过那位大名鼎鼎的孝庄太皇太后。
因为他出生的时候,那位已经薨了,但是那位在后世也颇多争议的传奇女子,的确是养出了康熙这样的千古一帝,也养育过大清第一皇帝的顺治。
据说他的皇玛法是个痴情种子,为了孝献皇后一个人,冷落了满宫女人。
但是想起当年六岁登基的康熙,一个年逾四十的老妇人,这宫里头上上下下,没有几个可靠的人。
孝庄太皇太后的确是个能人,不然肯定保不住康熙,更保不住皇位。
“你知道就好!”康熙摸了摸他的小脑袋:“你们是朕的儿子,是皇子阿哥,天下人都看着呢,可不能不成材。”
“皇阿玛,你自己是勤奋刻苦,不代表儿子们就非得如此啊?我会了就好,为什么还要读一百二十遍,写一百二十遍?很浪费光阴。”小十四对这个规定,简直是深恶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