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召大臣按“起”由首领太监引领去见皇上,不能说一伙儿一伙儿的,那是老百姓的叫法。
皇上或在干清宫西暖阁或在养心殿西暖阁接见他的臣子。
一般说来,前清多在干清宫西暖阁,晚清多在养心殿西暖阁,有时也在东暖阁。
而觐见的都是大臣,皇室宗亲,王公贵族,三品以上的大员,才有这样的资格。
叫大起儿则是四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见到皇帝!
平时是见不到皇帝的,毕竟皇帝那么忙。
叫大起必须起早,四更天,也就是凌晨一点之后,就得起床了。
正四品以上的官员全部在干清宫门**着,皇帝坐着。然后再皇帝旁边站着的太监总管叫(早朝!升朝!!)然后皇帝又说今天的事了。
然后大臣们在说回答,最后太监说“退朝”,皇帝先走,大臣们看皇帝走了,自己才能走。
也叫御门听政,在干清门外面,露天的那种,不是电视剧里演的在屋子里说事儿,而且叫大起是皇上坐着,百官站着,奏报事项,公开处理。
叫大起儿,在明朝的时候叫大朝会,因为来的官员比较多,且当场办公,没有任何回旋余地,有些人在这会儿上奏的事情,简直是直达天听。
其实康熙回来之后第三天就叫大起儿了,但是小十四他们俩一直到今天才被叫去御门听政,是因为康熙太知道他十四儿子的惰性了,在学堂里都能逮到中午休息时间去睡觉的人,你指望他起早?
康熙选择了延后让俩小孩儿御门听政,不是没有准备的,子时过了他就起床了,然后去了干西头所,小十三迷迷煳煳地起来,正在一边穿衣服一边打哈欠,没办法,起得太早了,他也扛不住,而且喝了羊奶之后才发现皇阿玛。
“走,我们一起去隔壁。”康熙带着小十三就去了二所。
到的时候,二所的奴才们都在轻手轻脚的干活儿,因为小爷要去上朝啦!
虽然只是站班,但是九月份了,天气冷了,小爷的朝服够厚也得加个披风。
看到万岁爷过来了,他们一点都不意外,请安问好也小声的来,康熙帝进来的时候,发现四阿哥已经在了。
这次德妃没来,四阿哥负责叫醒小十四,但是小十四晚上七点睡得觉,你让他后半夜起床,起不来!
绝对起不来!
四阿哥叫了半天,人家依然唿唿地睡,没办法,四阿哥只好主动上手,这辈子头一次照顾人,十四阿哥很荣幸的成为了第一实验品。
虽然洗脸啊,漱口啊,都是人工帮助完成的,但是十四阿哥并不舒服。
四阿哥自己还不得劲儿呢,伺候个小孩子也就罢了,这孩子还软塌塌的跟面条一样,幸好有大嬷嬷她们帮忙。
等到康熙都喝了一盏茶了,小十四被他四哥抱了出来,是的,就算是被折腾,小十四也不想睁开眼睛,更不想自己走路。
昨日重现一般,康熙觉得自己回到了小十四刚上学的那一天。
“这破孩子怎么睡不够呢?”康熙自己都怀疑,这娃儿是睡神转世了。
“他只是懒,而且听说睡不好觉长不高。”小十三在一边偷笑:“逮到机会非得补眠不可。”
康熙看看小十三:“嗯,朕看出来了。”
虽然俩孩子只差了两个月多月,但是小十三比小十四高了一个头,大了一圈儿。
小十四呢,身体大概是随了德妃,现在看起来也单薄,再看老四,跟自己差不多的身高,就是瘦了点儿,可还在长个头呢。
小十三呲牙:“其实十四弟很想长大的,每天一碗骨头汤,他都喝得下去。”
小十三也想长得壮实,但是他坚持不了,每天都来一碗骨头汤,腻不腻啊?
可是小十四就咬牙坚持了下来,每天雷打不动,膳房的人都知道,十四阿哥的汤,永远都是骨头汤。
有一个熬汤师傅,专门给十四阿哥做骨头汤,各种各样翻着花儿的来,骨头蘑菇汤、骨头粉丝汤等等。
骨头也不限于猪骨,还有羊骨提鲜,牛骨壮髓。
看着老四抱了小十四出来,康熙无奈的道:“起来了,十四?今天叫大起儿,也是你们第一次御门听政。”
“皇阿玛,我现在只是郁闷,但是我要是睁开眼睛,保证血红色,到时候就不是郁闷,是要发火了,我不想对皇阿玛不敬,不想对哥大吼,更不想跟十三哥打架。”小十四说话的声音都带着一股阴森森的意思:“可是,谁要是再敢打扰儿臣睡眠,儿臣保证,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