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想去看看端静。”康熙道:“也想送温恪出嫁,你姐姐出嫁后,她在宫里头最受大家的宠爱。”
十四还能说什么?他只好马上的准备起来。
这三道命令,康熙是一起下来的,端的是雷厉风行的态度,一点没有五十岁老年人的优柔寡断。
十三公主是宜妃养大的,但是生母乃是敏嫔,十三跟两个妹妹也经常见面,他身为哥哥,要给妹妹们添妆的,但是他自己也要成亲了,这就有些打不开点儿了。
幸好,十四来了。
“给十三姐姐的添妆,我想好了,蒙古那边我们不是有收购牛羊的生意吗?以后这牛就在十三姐姐所在的翁牛特部落了,还有给十三姐姐一千两金子、一万两银子的添妆,这都是要以你的名义送去。”十四阿哥道:“给十五妹妹的也是如此,不偏不倚。”
十三阿哥自己没多少钱的,都是十四帮他赚来的,还有他的外家章佳一族,也没多少钱,给公主添妆。
敏嫔早已经无宠多年,三五个月都未必能见到康熙一面,康熙虽然看在她生了两女一儿的面子上,封赏不落下她的,但是恩宠的确是没有以前高了。
“十四弟,谢谢!”十三阿哥很感激的样子:“要不是你,我连一点拿得出手的东西,都没有。”
额娘在宫里有德妃娘娘照顾,他是个阿哥倒也无所谓了。
何况现在都封了贝子,还是沾了十四阿哥的光。
额娘养着十五妹妹,到也有个依托,可是十三妹妹在宜妃娘娘那里。
他们就鞭长莫及了,偶尔去看看,还得看宜妃娘娘的脸色,不过宜妃娘娘没有女儿,对十三公主也是很好的,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
在五公主出嫁之后,十三公主就成了康熙最宠爱的女儿。
十三公主被宜妃教导的很好,大方爽朗,端庄有礼。
但是要嫁人了还是很紧张,宜妃也就这么一个女儿,所以她也给十三公主准备了不少的添妆,五阿哥跟九阿哥同样给这位在母妃身边长大的妹妹,准备了东西。
内务府有的是东西,只要万岁爷一声令下,他们马上就能攒出来一份公主的体面嫁妆,内务府就是干这个的,所以康熙说了要亲自送嫁,这帮人就铆足了劲儿的整嫁妆。
这边的选秀,交给了皇太后和几个宫妃来办理,康熙是要走的,这最后一次御前阅览,就放到了北巡之后了。
康熙还放出风声来,他要给太子爷选太子妃了。
好么,这个消息一散发出来,今年的选秀更热闹了。
太子爷那边也有些兴致勃勃,毕竟嫡妻贵重,尤其是太子妃,这可是未来的皇后,母仪天下的人。
虽然事情很忙,但是七天之后他们还是起行了,浩浩荡荡,一如既往。
十三公主是要出嫁的人,康熙允了宜妃跟敏嫔同行,这是十四阿哥求来的恩典。
宜妃跟敏嫔十分感激十四。
德妃没去,但是德妃给了敏嫔不少东西,让她给十三公主添妆。
敏嫔自己是没有多少好东西的,多亏了德妃,才有拿得出手的添妆给女儿。
也是十四阿哥求了康熙,让十三公主的养母跟生母,都能跟着去送嫁,康熙也亲自去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荣宠。
起码翁牛特杜楞郡王仓津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要迎娶的是十三公主,册封为和硕温恪公主。
所以他很早就做好了准备,但是没想到,圣驾没到,这提前到了的人就来了。
是十四贝勒派来的人:“别的不多说,郡王以后是我们贝勒的十三姐夫,只要温恪公主在这里过得万事如意,我们贝勒以后就每年在这里收购牛,价钱好说,再额外提供五百斤茶叶给公主泡茶,五百斤花果茶给公主作为打赏专用。”
蒙古人不缺勇武,但是他们却缺少茶叶跟盐巴,还有丝绸,这三样东西在蒙古是硬通货。
十四阿哥给温恪公主增加筹码,是要让仓津对温恪公主好一点,再好一点。
不过这位仓津郡王还有条件:“那我要每年一百罐的腐乳。”
腐乳这个东西传到了草原上,顿时成为了大家的心头好,尤其是腐乳够咸,腐乳汁儿炖肉那是无上的美味啊!
“没问题!每年送给公主和郡王,两百罐一斤装的腐乳。”来人十分大方。
这让仓津郡王对温恪公主在皇家中的地位,重新评估了一下。
历史上,这位郡王对公主并不太看重,何况公主新婚怀孕生的是双胞胎女儿,公主因为难产而亡,记录就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