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四的奋斗史_作者:初吻江湖(351)

2021-10-07 初吻江湖 架空

  喝多了的时候,赵翔才问了他知道西方的国度吗?

  胡可欣点头:“知道,太知道了,我在德意志待了十年,我最好的十年,奉献给了教会,奉献给了主!”

  赵翔乐了:“我没去过那里,但是我知道,那里才是我们的老家,对么?”

  “对!”胡可欣点头:“我还会德意志语!”

  他说了很多,不过都是醉话,沙俄语言和德意志语,甚至是法语和拉丁,他是教会派遣来的神父,自然要多学一些。

  赵翔更高兴了,安心地在这里住了下来。

  第二天俩人关系就更好了,可以一起去吃早饭,还会聊一些感兴趣的东西,从火器到沙俄,再到德意志,比起土生土长的赵翔,胡可欣绝地是个地道的西方通。

  他还教赵翔说德意志语言,法语和拉丁。

  热情的不得了,问什么问题都给你耐心回答。

  对于第二故乡德意志更是说的非常详细,还有隔壁的英吉利。

  尤其是英吉利海峡那块,他坐船过来的时候,看的清清楚楚!

  赵翔在这里一直住到了腊月,才回到他的“祖父”家里,然后带着年礼回去了。

  赵翔走后不久,又来了一个人,这个人是来进京赶考的举子,因为祖母信了教,他也跟着信了。

  跟赵翔一样,这位张举人很是健谈,也喜欢臭豆腐,跟胡可欣关系较好,还请了他去吃喜来顺。

  一起喝酒吃肉的交情,但是当张举人好奇的问沙俄的情况的时候,胡可欣说的倒是大众都知道的事情,可是当问及德意志的时候,他就犹豫了,问及英吉利海峡,更是摇头:“当时坐船的时候,风浪很大,我们教会派了十几个牧师和神父过来,可只有我一个人到了京城,其他人不是半路病逝就是在广州那边落脚,还有很多人水土不服,返航了。”

  他当时对赵翔说:“大海是最富有的地方,航海是最大回报的买卖,包括一些航海家,他们都是因为大海而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姓名,孩子,你应该去航海,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你真正的故乡!”

  可是现在他对张举人却道:“其实我们那里也没有什么,地方不如大清的地盘大,也没有这么多好吃的,大列巴面包只有贵族能吃饱,平民吃黑面包,硬的跟石头一样,而且海上风浪大啊,太危险了,十不存一!”

  说的大海好像是很没用一样。

  而且他跟张举人只限于吃吃喝喝,从来不教张举人沙俄话,德意志话甚至是拉丁文。

  更没提他还会法语这事儿。

  张举人几日之后就找到了一个同窗,他搬去跟同窗住了。

  而后又来了一个商人,想讨教一下海上贸易的问题,而且不是空手来的,带了重礼,结果这个商人被赶了出来,因为胡可欣神父说了,他是神职人员,不是买卖人。

  接下来,还有不少人来来往往,好奇的,打听信儿的,不一而足。

  胡可欣神父对这些人不假辞色。

  至于其他的传教士,多多少少都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混血儿,纯粹的沙俄人,还有南边儿来的大海商。

  像是突然之间,都对大海产生了兴趣。

  也像是对西方国家产生了好奇的心理。

  只可惜,这些传教士虽然都是外国人,却来自不同的国家,宗教也分支脉,谁都不跟谁通气。

  不然早就知道了,这不是单独一个人遇到的现象,很多人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包括康熙召见的几位传教士在内。

第136章 内务府的眼药

  雪下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的京城,就成了白雪的世界,举目望去,天空灰暗,雪花在空中飞舞,飘飘洒洒落在各个角落,真正应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那句诗词。

  而高氏不负众望,年底了,给康熙添了一个小阿哥,这应该就是二十阿哥了。

  腊八这天下了一场大雪,腊八粥就很应景的喝的多一些,热乎身子啊。

  而这一天十四阿哥送进宫里的菜,多了两个箱子,一个箱子里是一下子的香瓜,一个箱子里是八个绿皮红瓤的大西瓜。

  两个箱子是直接送进了养心殿的,康熙命人打开一看,顿时笑了:“这是十四阿哥送来的?”

  “是,说是给您尝个新鲜,御膳房那边还送了新鲜的黄瓜和角瓜,哎呦喂,这大冬天的,十四贝勒真是孝顺啊!”梁九功笑呵呵的夸奖:“这下子,可是能闻到瓜果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