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四的奋斗史_作者:初吻江湖(375)

2021-10-07 初吻江湖 架空

  第四就是预防台风雷雨,要注意天气,夏天多台风和雷雨,会冲淡海水浓度,所以在下雨之前,把盐田里的卤水引入到有盖子的池子里,等雨过天晴,把盐池的雨水弄干,再把卤水引入盐田;

  第五步就是整修盐田,因为盐会让土松软,为了更好的晒盐,要把这些土给压实,一般选在淡季和旺季之前;

  第六步就是收盐。

  其实晒盐早在明朝就有了,只是明朝的晒盐法单独用在了内陆的盐矿和盐湖边,因为湖水没有海水那么大的风险,毕竟海边有台风,而盐湖边可没有。

  所以晒盐的方法有,但是晒的是湖盐,而不是海盐。

  没人想过晒海盐,因为海边风浪大,又风高浪急,但是十四阿哥提供的晒盐的方子,就是晒海盐的!

  康熙刚开始看的有些皱眉,毕竟晒盐都是湖盐,海盐的话……但是渐渐地,他看的眼睛冒来亮光来了!

  这一晚,父子俩是睡在一起的,十四阿哥跟康熙说了很多,康熙也自己做了好多记录。

  第二天,曹家人来请安,曹李氏就带了自己的两个女儿过来。

  曹家两个女孩儿,大的聪明,小的伶俐,教导的都不错,落落大方,长相上更是遗传了江南美女的文静和典雅,皮肤白皙水嫩,唇红齿白的,看着就那么舒服。

  十四阿哥见了之后,心说怪不得曹雪芹能写出《红楼梦》呢,那里头的女孩子,是照着他这姑奶奶写的,或许还有他的姑姑和姐姐们吧。

  康熙一见果然喜欢:“乳母的两个孙女儿都不错,朕带回去,给找两个好婆家吧。”

  这话的意思是,他不会收下乳母的两个亲孙女儿,当皇妃可不容易,位份低了对不起乳母。

  找个婆家那就不同了。

  康熙做媒,那可是御赐的婚事,只要这俩女孩子不作死,基本上后半辈子都有保证了。

  “老奴多谢万岁爷!”孙氏果然高兴地谢恩。

  被迫分家分府分宗的哀怨也没了,孙女儿的婚事好了,有了前程,将来还不帮衬着点儿孙子?

  她可就这么一个孙子。

  亲戚们再重要,也没有亲孙子重要。

  何况,万岁爷给做媒赐婚,那家境能错了吗?

  加上十四阿哥跟孙子的感情好,她就是现在死了,也能闭上眼睛了。

  老太太高兴,曹李氏更高兴,女儿的婚事有了保证,再也不怕那些阿猫阿狗的惦记了。

  日后见了面也好说话,谁能为了亲戚抗旨不尊呢?

  看以后那几个婶娘怎么跟她开口!

  三阿哥诚贝勒更郁闷了,他还想招纳曹家的一个女孩儿进府,这才让曹家的分支先跟曹家通个气儿,他都可以许给一个庶福晋的位置,等到生了孩子,还可以升为侧福晋么。

  这可是个难得的优惠条件,如今却被皇阿玛一句话给打击的不轻。

  曹家也不傻啊!

  皇帝做主的婚事,那肯定是正室嫡妻,有正室嫡妻不当,给你当没名没分的庶福晋去?

  生了孩子才有可能成为侧福晋。

  万一没生孩子呢?岂不是要当一辈子的庶福晋?

  还要求曹家赔付大量的嫁妆,做梦呢!

第145章 挖了一个坑

  康熙的圣驾就在这里住了几日,但是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十分精彩,足够看官们编一出戏的了。

  不过随后康熙就起驾了,他继续往南走,目的地是广州。

  十四阿哥还顺便去看了看他的游泳教练,伊尔根觉罗郝斯温。

  他现在是副总兵了,还有一个爵位在身上,他的妻子乌雅氏已经跟京中的乌雅府联系上了,成了乌雅一族比较出名的外嫁女。

  而且乌雅氏是个很好相处的女人。

  十四阿哥过年的时候,还以德妃的名义,赏赐过年礼给乌雅氏。

  历史上康熙来没来过广州,十四阿哥不知道,但是他知道康熙的到来,让广州城,彻底沸腾了。

  广州是十三行的所在地。

  广州十三行是清代专做对外贸易的牙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

  在“一口通商”时期,“十三行”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成为“天子南库”,与亚洲、欧美主要国家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

  历史上,清代是对外贸易时开时禁的时代。

  清朝延续明朝隆庆以来的开放政策,实行开海通商政策。

  而康熙年间,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交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团体: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