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四的奋斗史_作者:初吻江湖(376)

2021-10-07 初吻江湖 架空

  它是清政府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清政府规定,洋货行商人必须是“身家殷实,赀财素裕”者,为的是保证洋行经营的底蕴和对外贸易的信誉。

  十三行商人与两淮盐商、山陕商人一同,被称为清代中国的三大商人集团,是近代以前中国最富有的商人群体。

  只是如今还没有发展起来,并没有独立对外贸易的权利,那还是干隆时期的事情,不过这个时候,十三行已经初具规模。

  这次走,他们还带上了曹,以十四贝勒伴读的身份,虽然这伴读的身份,是临时加上去的,可他们俩有的是时间相处,加上两位曹家姑娘随行,这三个曹家人倒是很老实,一点都不跋扈。

  比起曹的那几个堂兄表兄可要强多了!

  十三行如今还没有主事人,都是各自为政,康熙这次来除了巡视之外,就是叫了十三行的人来,将曹介绍给他们:“以后曹就是十三行的话事人,你们要听他的话,记得,这是朕亲命的话事人,谁也越不过他去。”

  曹别看年纪小,身边却跟了七八个,曹寅给他找来的人,这些人各个精明外露,一看就是生意场上的狠人。

  加上康熙亲自说了,曹是他指定的话事人,谁也不敢违背。

  而十四阿哥呢,到了广州啊!

  大夏天的广州,热得很,他一来就躺在屋里头纳凉,死活不肯出门去,太热了!

  康熙吩咐完了事情,回来就看到十四阿哥躺在竹榻上,抱着一个竹夫人不撒手,吃喝上也蔫哒哒的没胃口。

  “这是怎么了?”康熙看他这样就笑出了声。

  “皇阿玛,下次咱们能赶上秋天来么?或者冬天?这会儿是真的热啊!”十四阿哥觉得自己要被热透了。

  “南方火气重,挺好的。”康熙却想的是,让十四阿哥来这里是对的,让他热一热,或许能好点呢?

  那个毛病一直是康熙的心病。

  他也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这么憋在心里头,可把他给郁闷坏了。

  “可是我热啊皇阿玛!”十四阿哥十分哀怨。

  不过康熙有的是办法治他:“走,皇阿玛带你去广州城里逛一逛。”

  十四阿哥一骨碌就爬起来了,果然来了精神:“好啊,好啊!”

  如今的广州城很是古色古香,而且很是繁华,这里毕竟是开阜早一些的地方。

  零星的还能看到不少外国人。

  圣驾的到来让这里更加兴旺。

  街面上的小吃摊子都干净了不少。

  十四阿哥一看到小吃就喜欢上了。

  广式的肠粉、烧鹅、烤生蚝,都让他喜欢的不得了。

  康熙对这些也稀奇得很,毕竟宫里头不会给他们做小吃。

  想吃还得特意让人准备,但是这里却因为靠海的关系,各色海鲜美味是应有尽有,更因为有淡水流过,河鲜也不少啊。

  爷俩儿在一起走走停停,其间还遇到了几个卖艺杂耍的,十四阿哥大方的给了十两银子的赏钱。

  不过中午的时候,他体谅康熙,就去了一家酒楼吃午饭。

  广州的酒楼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是坐东朝西,且只有竹帘子,没有门窗的样式,主要还是夏天太热了,门窗一按上风都吹不进来。

  倒是这里的酒楼庭院深深,种满了绿色的植被。

  “据说这里的酒楼庭院种植的是爬山虎,阴凉啊!而青楼楚馆种植的都是紫藤花,好看。”康熙指着这里的装饰,说着他知道的此地风土人情。

  十四阿哥却小声的道:“阿玛,你去过青楼楚馆啊?当心我告诉额娘!”

  康熙跟他说风土人情呢,他这边拐到了民俗风情上了。

  “你这个家伙,注意听了没有啊?你阿玛我不去,也能从一些人口中得知此事,你少在那里想歪了。”康熙用扇子敲了敲十四阿哥的脑袋:“上去吃饭了。”

  父子俩去了二楼。

  凭栏往窗外一看,一目了然!

  他们点的菜不多,但是极具当地特色。

  店小二也是个热情的,说一口别扭的官话:“这是我们老广的特色菜,请慢用。”

  粤菜即广东菜,是中国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

  狭义上的粤菜指广府菜(即广州府菜),广义上又包含潮州菜(潮汕菜)、东江菜(也称客家菜)。粤菜源自中原,传承了孔子所倡导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原饮食风格,因此粤菜做法比较复杂、精细,如广府菜中的煲仔饭、烤乳猪源自周代“八珍”美食;烧鹅源自宋朝名菜烤鸭;点心从中原传到广东后演变出今天的虾饺、干蒸烧卖等广式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