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231)

2025-07-13 评论

  转了兖州转青州,转了青州转冀州,他就是大汉街溜子,大汉十三州都在他的溜达范围内。

  二凤爹说过,打江山最重要的就是能打,必须得有肩扛天下的担当。乱世开国之君文武都不能有短板,兄弟们跟着他混是有条件的,不能带领大家光宗耀祖走上人生巅峰还当什么老大?总不能就因为他长的帅吧?

  虽然话不能说的太直白,但是道理是一样的。

  送到手的地盘没有不要的道理,能让天子把青州给他是他的本事,能带着弟兄们彻底掌控青州也是他的本事。

  最最重要的是,他这儿有他爹和他伯的亲笔联名信。

  也不知道写了什么东西,还特意叮嘱不让他拆,他是乖巧听话不让拆就不拆的崽吗?是的,他是。

  荀晔带着三只小鹌鹑给他叔分析智者留守后方勇者拓土开疆的合理性,智者有没有被说服不确定,反正旁边三只勇敢的小鹌鹑都心动的恨不得立刻跟他飞走。

  问题不大,他还有秘密武器。

  当当当~爹爹和伯伯的信~

  荀小将军把带了一路的信递过去,然后眼巴巴的也想看。

  荀彧微笑着拒绝又能打又有担当的好侄儿,信中的内容能不能分享得他看完之后才能决定。

  两位兄长写信时都没有让这小子旁观,里面的东西大概率不能让他看。

  赶路辛苦,小将军近日来回奔波,快回去歇着吧。

  荀晔遗憾的收回目光,刚想带着小伙伴离开,意识到这是他自己的地盘又收回已经迈出去的脚,“那……叔父慢走?”

  三只一直充当氛围组的小鹌鹑立刻排队站好,“先生慢走。”

  铿锵有力,整齐划一,宛如经过严苛培训的门童。

  荀彧嘴角微抽,“……几位留步。”

  少年郎们急着说悄悄话,他再不走这几个小子怕是能直接哭出来。

  “门童”们目送温文尔雅的文若先生离开,等人走远才终于松了口气。

  在老大不打招呼潜入贼窝之前,他们从来不觉得文若先生可怕。先生长的好看还温柔,天底下再没有比先生更好相处的人了。

  直到这些天亲自感受过无处不在的“和风细雨”,他们才知道之前错的有多离谱。

  虎崽子唉声叹气,“大哥你看,瑜弟手上都磨出茧子了。”

  周瑜默默把手藏起来,“手上本来就有茧子。”

  他承认最近被压榨的有点厉害,但也不能什么都怪到这些天的压榨上。

  曹昂刚才也想说最近安排给他们的活儿有多丧心病狂,然而让虎崽子这么一打扰,酝酿好的情绪瞬间跟漏气的气球一样散的一干二净。

  他们自小学文习武,谁手上没几个茧子啊?

  崩溃.jpg

  荀晔揉揉额头,打断小伙伴们缠绵悱恻的幽怨说正事儿,“子脩来颍川多久了?”

  曹昂立刻正经起来,“已有三月。”

  荀晔搓搓下巴,继续问道,“最近曹府君可曾催你回东郡?”

  曹昂眨眨眼睛,“不曾。”

  他来颍川的时候东郡是内忧外患,现在外患没了内忧还在,忙碌起来比颍川更甚。

  颍川事情虽多,但底下官吏都不敢搞小动作,东郡的情况……

  这么说吧,他觉得东郡半数以上的豪族大户都能当那只儆猴的鸡。

  就是杀鸡的刀不够锋利,他父亲还在苦哈哈的磨。

  好吧,其实是没有足够的把握镇压被吓到后造反的猴子,所以至今依旧在准备杀鸡的阶段。

  他刚来颍川的时候父亲还时不时抽空给他写封信问问情况,最近连信都没有了,合理怀疑家里儿子太多忘了还有个“在外为质”的长子。

  啧,是他们家父亲能干出来的事情。

  荀晔点点头,“看来你父亲对你非常放心。”

  曹昂撇撇嘴,也不能说这话有错。

  身为家中长子,他的确从小到大都很可靠,比他父亲本人都稳重的那种可靠。

  孙策闻言举手插话,“我爹也很放心,对我很放心,对瑜弟很放心,对大哥更放心。”

  周瑜连忙将人扯到身后,“噤声。”

  将军这是在根据曹大公子的回话来判断曹府君的态度,这会儿还没到他们插嘴的时候,等将军问完再说话。

  虎崽子刚才没想那么多,被小伙伴一提醒立刻反应了过来,马上捂住嘴巴假装刚才说话的不是自己。

  几个人:……

  荀晔敲敲桌案让小伙伴们回神,很给面子的当刚才的小插曲不存在。

  注意力再回到小曹同学身上,任命州牧的诏书已经送去东郡,既然小曹同学没有被喊走,那就说明在曹老板眼里他们的合作关系非常稳定。

  稳定的老大和小弟的关系。

  很好,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荀小将军底气又多了几分,然后看向同样眼巴巴的孙策和周瑜。

  得,这俩不用问,他们的关系一直很稳定。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直接上舆图,“半个月后启程去青州,谁想去谁想留?”

  意料之中,问到的都想去。

  天底下的政务都长的差不多,他们能抗住颍川的活儿就能抗住别处的活儿。他们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只会蛮干的新兵蛋子,现在的他们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带他们不亏。

  好好好,原来文若先生这些天压着他们干活不是打击报复,而是为了给之后出去打拼做准备。

  不愧是先生,果然计深虑远。

  “青州好几年没有正经的主官,我们过去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下马威。”虎崽子摩拳擦掌,“还有那个不识好歹的孔融,听说他跑去徐州投奔旧友去了,很有可能撺掇徐州牧陶谦给我们找麻烦。”

  天上不会掉馅饼,那么大的地盘难打理着呢,必须得带上他们。

  说起青州就提到了那个让他们大失所望的北海相孔融,提到北海国被黄巾贼围困,曹昂忽然正想起来他们家老大假扮黄巾贼的途中送回颍川的诸葛一家。

  人现在还在招贤馆住着,怎么安排?

  荀晔:???

  荀晔:!!!

  完蛋,把这事儿给忘了。

  偶遇诸葛一家的时候他还是牛大力,当时没空解释那么多,想着把人弄到颍川再考虑怎么安排,结果一不小心就忘的一干二净。

  真是的,刘皇叔已经在冀州大显身手,赵子龙也被调到了颍川,他怎么能把诸葛丞相给忘掉呢?

  罪过,罪过。

  荀小将军懊恼的拍拍脑袋,然后怀着微小的希望问道,“全都在招贤馆?没有人去安排他们?”

  曹昂遗憾的摇头,“我们都不知道将军是什么意思,这些天又忙的很,也是刚刚才想起来。”

 

 

第132章 但都喜欢莽

  *

  诸葛玄也很想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人来安排他们, 可是他们在颍川人生地不熟,派人护送他们来颍川的荀小将军又还没回来,他也不好去找坐镇颍川的官员说“我是荀小将军请来的贤才, 请给我安排官职”。

  一大家子人只有他有过当官的经历,其他要么是女眷要么年纪尚小,能安排进官署真干活的除了他还能有谁?

  没错, 他就是小将军请来的贤才。

  诸葛玄表现的很自信, 对接下来的颍川生活也非常期待, 但是就算他笃定荀小将军对他们一大家子没有恶意, 也依旧不确定当时那情况小将军让他们来颍川是不是为了练习当贼。

  ——此山是我开, 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 留下买路财。

  不愧是荀小将军,当贼都当的如此有学问。

  奈何“有学问”和“贼匪”俩词儿完全没法放在一起,小将军想混入黄巾贼的贼窝里的确得多练习练习,不然刚露面就得被识破身份。

  可问题是, 他们来到颍川那么多天也没见着第二拨被“护送”回来的战利品,总不能是小将军练习了一次就放弃了吧?

  诸葛玄想不明白, 直到兖州那边传来“招降黄巾贼工作进度喜人”的消息也还是想不明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醉酒花间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三国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