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明君养成计划(287)

2025-07-13 评论

  徐州有擅长内政的州牧,但是不意味着徐州就是铁板一块,他们内部外部的局势都很复杂。

  北边的泰山贼并非州牧亲信,州牧亲信丹阳兵是外来的兵,本地豪族盘踞官场,陶谦能管事儿的情况下可以维持表面太平,等哪天陶州牧一命呜呼,徐州会乱成什么样子还真不好说。

  看看北边,朝气蓬勃的荀明光;看看南边,觊觎徐州已久的袁公路;看看西边,虎视眈眈的孙文台;看看东边,一片海。

  内忧外患俱全,顺势让荀小将军掌控徐州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徐州本地能出个雄主自然再好不过,他是商贾出身不在乎在哪儿发展,但陈登、赵昱这些世家子都不会离开徐州,他们尽心尽力的前提就是留在老家。

  和冀州的沮授、田丰等人差不多,他们有才能也有家世,离开冀州也能平步青云,但是却都不愿意离开冀州。

  州牧是谁不重要,只要他们治理的是生养他们之地就行。

  可惜徐州没有荀小将军那般纵横天下的英才,即便州中能聚起步兵骑兵十余万也没法长治久安。

  拧成一股绳的十万大军很厉害,分属十几个不同势力的十万大军就不一样了,那只会招致徐州内乱。

  徐州乃兵家必争之地,不管周围是谁只要强大起来都会觊觎这片膏腴之地。他们都是徐州人,没人希望徐州陷入战乱,最好的法子就是在陶谦时候立刻找个强势的新主。

  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三个大型势力两个都姓荀,要选哪个还需要说吗?

  ……

  并州晋阳,荀谌安排完一批又一批流放过来的犯人,终于忍无可忍去找他们家叔父告状。

  青州一共才多少世家,这都流放多少了?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臭小子是真不怕青州世家要和他拼个鱼死网破啊?

  “叔父,不能再让他这么放肆下去了。”荀谌深吸一口气,感觉现在心还在噗通噗通的跳,“别说两位兄长和文若看着胆战心惊,我现在也生怕哪天就传来他的死讯,您快管管吧。”

  荀爽叹气,“在管了,在管了。”

  ……

  荀晔不知道他在家里人心中的形象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他觉得他在青州的表现好的不得了。

  首先,旱情持续了三四个月,那么长时间的大旱他完美的撑了过来。虽然损失很大,但是和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相比,只是损失不到一季的收成已经很厉害了。其他地方有灾就有乱,他们青州至少没因为灾情引起动乱。

  其次,在应对旱灾的这几个月,青州的水渠水库建设进展喜人,并在九月的暴雨中成功防备了旱涝急转带来的损失。

  最后,那些想趁大旱给他使绊子的家伙都被他清理的干干净净,现在的青州比他刚到的时候清爽多了,他敢说至少三年内没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玩收受贿赂那一套。

  好吧,其实也说不准,朱元璋剥皮萱草都没能止住朝中的贪腐之风,他现在大杀四方肯定也只是暂时有用。

  吏治腐败是困扰古今上千年的顽疾,他没法根除再正常不过。

  甚至因为记着史上的奉孝叔对虎崽子“必死于匹夫之手”的评价,他出门从来不会一个人,也从来不在城里城外瞎逛,搞事搞的再畅快也绝对不会得意忘形,从根本上杜绝乐极生悲的可能。

  安啦安啦,他可乖可听话啦。

  史上的孙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现在的孙策忙的脚不沾地,根本没功夫给他轻视敌人。而不管什么时候的荀晔都非常在意自己的小命儿,轻敌是兵家大忌,他也不会小瞧看似快要死了的敌人。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死了之后还能睁开眼睛,阿飘爹们也没说过他这辈子死后会去哪儿,这个小世界也没有天庭地府估计死了就是死了。

  小命儿只有一条,他在乎的很。

  兔子急了会咬人,鱼死网破很吓人,所以他在把该流放的都流放完了后就转换策略开始从内部分化敌人,不让自己再处在风口浪尖的位置。

  咳咳,最近流放的数量确实有点多,可那些人确实该流放。要不是不能连坐,就那些人纵容族人行凶作恶的德性都得上刑场。

  叔祖那里已经不是第一次接收流放的罪人,一回生二回熟,这次应该已经习惯了吧?

  哈、哈哈、哈哈哈。

  ……

  秋韵渐浓,路上的行人已经换上保暖的厚衣裳,而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习武之人依旧怎么凉快怎么穿。

  “呦,公达怎么来了?”吕大将军从军营回来,老远看到熟悉的背影挑了挑眉,夹紧马腹追上去打招呼,“好久不见,公达近来可好?”

  他最近天天城里军营两头跑,也没听说并州要派人过来,是事先没打招呼还是怎么?来的还怪突然的。

  荀攸听到动静回头,看到雄姿勃发器宇不凡的吕大将军,停下脚步,“许久未见,温侯威风依旧。”

 

 

第161章 计划大失败

  *

  ——不要啊!青州已经有两个教导主任了!不需要再来第三个啦!

  小荀州牧发出无声的惨叫, 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书院里的两个教导主任不能管他,看到学子们在严肃的陈主任和崔主任手底下艰难求生时他只会坏心思的再往书院塞几块硬石头。

  他错了,他不该那么坏, 可是也不能真的空降一个能管他的教导主任啊!

  满地打滚.jpg

  打滚也没办法,人都来了也不能再把他丢回并州。

  荀小将军眼含热泪的接待远道而来的堂兄,已经能猜到接下来会听到多少语重心长的教导。

  他自认为清算青州世家时不会被伤到, 但家里不一定这么认为, 所以他大规模流放青州罪犯之前都没敢和京城的老父亲打招呼。

  又一次。

  上次推行均田令不和老父亲打招呼时怕收到阻碍, 这次不和老父亲打招呼时怕他亲爱的父亲大人担心, 等事情尘埃落定再写信给各地的长辈认错。

  那什么, 他也没法预料青州的造反势力什么时候动手, 当时事发突然,总得先稳住眼下然后再和长辈们说。

  虽然他应对的策略看上去无脑又狂妄,但是他在行动之前真的经过了深思熟虑,身边人一个反对的都没有, 大家全都干劲儿十足。

  好吧,他错了, 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三思而后行。

  先思考三遍, 再讨论三遍,确定可以然后再行动。

  所以攸哥来青州还带了什么他不知道的秘密任务吗?能不能一次全说完?只嘘寒问暖比“露出不赞同的目光”更吓人啊!

  吕奉先你别笑!小小的老子真的很慌!

  ……

  荀攸从并州过来,来之前刚刚利用于夫罗匈奴左贤王之名整合了并州境内的匈奴部落,顺带着将盘踞上郡的乌桓部落也教训的服服帖帖。

  世道已经那么乱,打打杀杀有违天和, 一个个的野心别那么大, 先保证部众领民能吃饱肚子再说抢地盘的事情, 连最基本的吃喝都保证不了拿什么去抢地盘?

  别说什么打赢了能抢多少全凭本事打输了认命,劫掠有风险, 外族百姓也不都是逞勇斗狠之辈,一边是生死不论的富贵,一边是衣食无忧的安稳,想必外族的百姓也知道该选哪个。

  于夫罗本就是以俘虏的身份回的并州,心心念念的单于之位近在咫尺却可望不可即,就像吊在驴子眼前的萝卜一样,他就是那头被萝卜吊着的毛驴。

  最气人的是,就算知道眼前的萝卜只能看不能吃他也移不开眼。

  单于之位空悬,没有单于他这个左贤王就是老大,虽然上头还有汉人压着,但就说在匈奴部落里是不是老大吧?

  被汉人压着又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几百年来就算是单于也要向汉家天子低头,他听汉家长官的命令行事多正常。

  荀攸这小半年一直在忙活外族相关的事情,并州的外族百姓没比汉人百姓少多少,降服部落首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让部落里的民众不生乱。只要部众觉得老实听话比劫掠汉家村寨更好,就算部落首领想作乱他们也乱不起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醉酒花间 穿越时空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轻松 三国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