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155)

2025-08-10 评论

  他悲从中来,一时之间竟忘记了该说什么。

  倒是关羽还有理智,振声答道:“我们要速速回去,调兵回来擒拿这群贼子,为当家报仇!”

  “不……不错!”亲信找回了说话的底气,更是满目倚重地看着关羽,不得不更对他刷新了一番印象。

  他此前只觉得,这是个有一声好武艺的人,却不料,他在危难关头,不仅救了自己,还把黄旻的尸体给抢了出来,简直就是一位天下少见的忠义之人。

  他宛然已将关羽视为了心腹,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我们即刻赶赴安陆,将这前有伏兵的情况告知黄祖将军!”

  既然侥幸让他逃出生天,他就一定要弄清楚,到底是谁的人马,带来了这致命一击,也非得让他们知道,江夏黄氏的人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但他不知道的是,相比于此刻北上的其他荆南宗贼队伍,他们这一路还能保留三分之二,已经是绝对的幸运。

  也完全是因为孙策在认出了关羽后给他们放了水,才能有此“殊荣”。

  其他的几路,几乎都已死在了路上,还被终于得以再度出战的孙坚抓着战俘,以势如破竹之势一路打向了老巢,一如他之前平定零陵郡叛乱时候的轻描淡写。

  不过短短数日的时间,他的队伍就已比先前壮大了数倍,拦人杀人,更是轻松了数倍,绝不放过任何一个漏网之鱼。

  于是……

  一封封急报在他对外打出旗号之时,终于被蔡氏的耳目慌乱地向着襄阳送出,只求能以最快的速度,将这骇人听闻的消息送到刘表和蔡瑁的面前。

  蔡瑁呆滞地听着战报,惊声站起:“你说什么?孙坚……孙文台!”

  “是他!”荆州人听到这个名字就觉胆寒,此刻跪在蔡瑁和刘表面前的这人也不例外,“是他杀回来了!”

  是孙坚回来了。

  他不仅回来了,还有了新的身份!

  “他对外宣告,陛下在洛阳委任他为破虏将军,委任宗室刘备为荆州牧,意图重定荆州,却不料荆州有宗贼作乱,令民生不安,还响应了伪朝州牧的征调,即将北上襄阳作乱,便由他……由他出兵平定,以儆效尤!”

  蔡瑁缓缓地将目光落到了刘表的脸上,眉眼间是压制不住的苦涩。

  但在他的面前,刘表的表情又能比他好看到哪里去?

  “怎么会——怎么会这么快!”

  刘表真是被吓了一大跳。

  在他的耳中,“委任宗室刘备为荆州牧”这几个字,比其他的任何字眼都要刺耳得多。

  那代表着。

  刘备,荆州牧,另外的一位刘荆州,比他想象中还要更快地来到了荆州,还已抢占了先手,在他猝不及防之间,送了他一份太过“惊喜”的大礼!

 

 

第72章 

  来得太快了。

  或者说,是来得太巧了。

  这种巧,足够让一向想法大胆且缜密的刘表做出一个猜测。

  有没有一种可能……

  “不,刘备应该不是来得巧,而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这里。之前我们不是怀疑,为什么荆南宗贼在收到了邀约之后,居然会反过来发问吗?”

  刘表眼色一沉,看向蔡瑁,问出了一句话。

  在这句问话面前,蔡瑁的脸色也急剧地朝着更难看的方向迈出了一步,“他们做的!”

  洛阳朝廷派出的人马做的。

  他们就像是有着一双自高处俯瞰下来的眼睛,洞察着全局,盯着刘表和蔡瑁联手后的一举一动,又在起先不动声色,却恰恰在最重要的地方,走出了推波助澜的第一步。

  “等等……等等!”蔡瑁的脑子起先还因孙坚的耀武扬威之举一片混乱,现在总算是在刘表的一番话中,找回了些许神志。“不对吧?你是孤身前来荆州的,随后又在蔡府中深居简出,没见过几个人,为何洛阳朝廷的人能如此快地针对于你?”

  他们要构建一条在荆州南北贯通的消息门路,没有这么容易。荆州的排外毋庸置疑,要不然,刘表也不必非得倚重于他。

  除非,他们比荆南豪强宗贼更早一步知道,刘表以长安朝臣的身份到来!

  而这更早一步知道的人……

  “蒯异度!”

  “蒯家的人!”

  两个不同却也相同的答案,同时自蔡瑁和刘表的口中说了出来。

  该死,果然是出了“内鬼”。

  可不等蔡瑁重新去想,蒯良蒯越兄弟离开襄阳北上的由来始末,他就见到一个小厮匆匆忙忙地自外面跑入,一进门便已扑倒在了地上。

  “慌什么!”蔡瑁厉声斥道。荆州襄阳名门,岂能这样的表现。

  小厮惊声答道:“不好了!外面,外面……出事了!”

  总算他还有一点剩余的理智,没等蔡瑁再问,就已端起了一张像是匆匆誊抄下来的青布:“蒯家的人正在城中大肆散播檄文,向襄阳百姓说,我们蔡家乃是听从董卓贼子号令的叛逆,洛阳天子震怒发兵征讨,已先破宗贼联军,正在两路南北包抄襄阳!”

  “若不想襄阳上下都被牵连,便尽快认清现实,勿要再做不智之事。”

  其实襄阳百姓未必明白为何董卓叫做叛逆,也分不清两个朝廷,但他们知道,洛阳的皇帝曾经向荆州发出过一封招贤令,将荆州视为自己的疆土。

  蔡瑁意欲扶持刘表上位,若能抢先一步立威定调,那就罢了,偏偏南面的战报送抵襄阳、来到他们面前的同时,蒯家也收到了消息,于是抢先一步放出了檄文。

  那就好分辨了。

  谁强,谁就是荆州刺史。

  洛阳距离荆州更近,还取得了优势,凭什么说刘备不是荆州牧?

  刘表匆匆上前,扯过了那封誊抄下来的檄文,明知自己此刻应当镇定地看清其上的文字,他还是难以避免地眼前一黑。

  他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他终究已是年近五旬,不似年轻人一般好精力。

  自打他对外宣告身份的时候,他便始终觉得,有一种悬而未发的隐患,就在他的近前,让他难以安寝,现在,可算是给了他一个结果,也给了他一记迎头痛击!

  还是蔡瑁的声音从近前传来,拉回了他的思绪:“这不是仓促写成的檄文!”

  那甚至可能,不是由一个人写成的檄文。

  蒯越的文笔如何,大家都在襄阳,心中是有底的。

  而蔡瑁还从未见过,他能将话说得如此激进狠厉,不留一点给彼此挽回的余地。

  其中字字句句,全是对蔡瑁对刘表对董卓,还有对那些只知享乐逍遥的宗贼的怒骂,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了精雕细琢,务求不给对面一点侥幸的余地。

  刘表的手也已缓缓地收紧,攥紧着这把捅向他的利刃。

  而他甚至还不知道,对面到底是如何说服蒯氏相助的,还是这种放低了身段的倾力相助!

  起码光靠着孙坚的武力,远远不够!

  这让他不得不去想,那个在此前还于汉室宗亲中名不见经传的刘备,是不是有着远超过他想象的本事。也正是这样的人,效力在了刘辩,不,现在的刘秉麾下。

  “德珪,你现在有两个选择。”刘表艰难地深吸了一口气,开口道。“一个,是现在就将我捆了,送到刘备和蒯越的面前,说你蔡氏看错了人、识错了主,现在弃暗投明也不迟,最多就是损失一笔家财。而另一个,是与我即刻离开襄阳,调集你蔡氏兵马,等我方的援军抵达,与对面再拼一把。你选哪个?”

  蔡瑁的眼神有些奇怪:“我还以为在这噩耗面前,你会选择放弃。”

  刘表毕竟是汉室宗亲,还有名声在外,若是早些软下态度来,朝廷不必非要拿他开刀。他的年岁也不小了,既是棋差一招,那就投子认输吧。为什么……

  “我已走到这一步,这么轻易地就退,让关中那边知道该怎么想?”刘表的声音有些变调,又努力恢复了平静,继续说了下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丛璧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沙雕 迪化流 三国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