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185)

2025-08-10 评论

  马超眉头一竖,按捺住了开口驳斥的冲动,却将一双犀利的眼睛盯住了自己的对手。

  马腾连忙打了个圆场:“这说的是哪里话,就如太尉来信中所言,谁居首功,谁得赤兔!”

  他又向韩遂一拱手:“但文约说自己不擅交战,退居后方,可不能真只在凉州笑看前线风云,这军粮调度、兵马补给一事……”

  韩遂痛快地答应道:“就全部包在我身上了。”

  凉州一向局势多变,让此地的人大多养成了即刻行事、绝不拖泥带水的作风,此刻的马腾与韩遂也不例外。

  在确定了要出征西河,又已定下了主副将之分后,他们便各自回归军中整顿兵马,正要趁着春日已至,行军不似冬日艰难,速速发兵直取并州。

  只是为防走漏了风声,这调兵调粮之事都进行得格外小心,只待大军起行之时,再对外打出那“前将军代朝廷出征”的招牌!

  但即便如此……

  当贾穆掀开车帘,途经高平城而过的时候,仍觉一种说不上来的气氛笼罩着此间,似有风雨将至。

  这种蜿蜒上来的危机感,让他忽然一个激灵,叫停了马车,随后匆匆跳下车来,向着前方奔去,找向了那在前方策马的年轻人。

  “文远!文远——”

  张辽一勒缰绳,回头看来,就见贾诩的长子贾穆向他快步跑来。“发生了何事?”

  两个多月前,他尊奉陛下之命,让人送出接段煨与贾诩来朝会合的书信,并在并州等待接应。

  可当抵达并州凉州交界时,他又转念一想,段煨与贾诩都是凉州武威人士,自武威抵并州接近千里之遥,凉州又一向四处动乱,若是在这当中,书信的传递出现了任何的错漏,或者是段煨和贾诩的家人在沿途招来麻烦,他自并州驰援恐怕是赶不上的,还不如亲自率领一队精兵,速速走个往来。

  总比陛下问起,却没法解释要好。

  他既做了决定,便乔装改扮了一番,换上了在凉州并不起眼的胡服,连日赶路直抵贾诩的老家。

  事实上,他的这个决定堪称正确至极。

  他并非孤身上路,同行的还都是佩有刀剑的武夫,却在沿途之间,碰上了数次羌人械斗,还是插手了其中的一场,结交上了一方羌人部落,才似打通了凉州沿途的道路,顺利抵达了武威。

  难怪贾诩会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送信之人学他,直接报出武威段氏的招牌……

  好在,后面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有贾诩的信件证明,留守家中的长子贾穆当即收拾了家私,找上了一批用于运货的马车,布置出了留人在其中落座的空当,招呼着家人登上了车,段煨的家人也未耽搁多久,就一并跟上了行车的队伍。

  大约是因有了本地人指路,又有张辽在旁戍卫,这回程之路一片平顺,直到此刻,忽然出现了异常。

  见张辽翻身下马,贾穆一把将他拉到了一边,低声道:“我看情况不对!”

  “又有羌氐部落冲突?”张辽问道。

  若是情况麻烦,他就即刻带人避上一避,待得结束再行启程。

  贾穆不说还不要紧,这一说,他便顿时意识到,此地的氛围确是有些临战时候的紧绷。这高平城,本是大汉出关前的要塞,近年间疏于把守,但那些羌人胡蛮也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只在此地歇脚,却不将这里当成自己的私产,直接占据这座险关。

  而现在,张辽定睛凝神看去,只觉此地往来的不少车马隐有相似之处,也不像只是在此地借道的,而更像是提前将什么东西运送到此。

  他垂着眼睛,小心地以余光从“货物”转移到“人”上,心中隐约有了个诡异的猜测。

  又听面前,贾穆连连否认:“不不不,这绝不是羌人冲突,这是……这是有人在秘密行军!我父亲说过,事出反常,必要万般小心,凉州地界上会这般交手的,少之又少,请文远一定提防戒备!”

  张辽推了推他,示意他切莫暴露了情况,先坐回到车中去,“我先将你们送出城去,再带人回来查探。若此地真有要事发生,我等绝不可卷入乱军当中,先行避开为好。”

  贾穆点头称好。

  只是当他安顿好了众人,转头预备折返高平时,又见贾穆咬了咬牙,跟了上来。“你这……”

  “我也跟去看看。正如我先前所说,凉州地界上会这般秘密行军的非常少!羌氐部落都是直接交手的。我能想得到的,需要这般筹备作战,暗中行动的,只有……只有两路人。”

  他虽然和父亲一般,深谙明哲保身之道,但现在的情况,显然不是他不闻不问,就能从中得以幸免的。那还不如能帮上什么忙,就帮。

  张辽低声,同样说出了自己的猜测:“马腾和韩遂。”

  “正是!”

  “那你说……他们若要出兵,会去何处呢?”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妙的神色。

  若是皇甫嵩还坐镇凉州,或许还能有一个额外的猜测。

  可现在,现在不同!

  皇甫嵩已被调回了关中,还被董卓夺去了军权,因盲从于皇权,落了个如此下场。以至于凉州地界上,对马腾韩遂还能造成威胁的最后一路兵马,已彻底不复存在。若是这两人要出兵,强占某一路羌人兵马为己用,根本不必这样行动。

  除非他们要面对的对手不在凉州,还并不简单。

  那就只剩下两种可能了。

  要么,他们觉得董卓的行径大有可为,决定效仿,趁着董卓如今正值人力物力疲惫,干脆整顿兵马,杀向关中,从董卓手中抢出皇帝与百官,由自己来当这个号令天……不是,号令关中的太尉。然后就可以和董卓一样,想给自己的部将敕封什么官职,就敕封什么官职。

  要么,他们就是接受了董卓的拉拢,预备向并州用兵,抢夺河西!

  而毫无疑问,后者的可能性远远高于前者!

  当张辽与贾穆重新回到高平,小心地窥探这一行人等的举动时,得出的结论几乎都在佐证他们这个不祥的猜测。

  那确实是马腾韩遂的人,正在提前铺开一条行军的路线,向前探查。

  而这条途经高平的路线,不是向南往关中,而是向东,直逼并州!

  “真是他们!”张辽死死地捏紧了拳头,眼神锐利得惊人。

  他怎么也没想到,董卓的行动如此之快,更不知道是付出了何种代价,才让马腾韩遂这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相助于他。

  只能说幸好。幸好陛下对于转投至麾下的臣子也有一份体恤之心,让人前来接应家眷,才有了这样的意外收获,提前知晓了敌军的计划。否则,恐怕真要等到马腾韩遂带兵越过子午岭抵达并州,才能收到消息,然后仓促应对了!

  但即便是现在提前一步知道了他们的计划,这依然是个打乱了洛阳朝廷节奏的噩耗。

  “文远,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贾穆的声音,打断了张辽的沉思。

  他连忙回道:“你们即刻舍弃辎重,只带这几日赶路的干粮食水,迅速抵达并州,然后赶往河东,沿途不再停留!我也会让人快马先行,即刻前往洛阳,将此地的情况告知陛下!”

  贾穆敏锐地意识到了张辽话中的称谓,连忙追问:“那你呢?”

  “我既知道了敌军将至,自然要再弄清楚一些他们的底细,好叫陛下应对有方!”

  也得想想,还有没有什么办法,能阻拦敌军的来势,不能让他们横冲直撞地杀入并州。

  “别犹豫了,”张辽人虽年轻,说出的话却无端有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走!”

  在马腾韩遂大军到来前,离开这片是非之地。

  也把这份紧急军情,带到陛下的面前。

  ……

  但张辽同样没想到的,不止有马腾韩遂的进军,还有,此刻陛下并不在洛阳,而在河内。

  就让这份军情,还要再快一步地送到应来的地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丛璧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沙雕 迪化流 三国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