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261)

2025-08-10 评论

  而无论是高顺自数年前就有备无患,重金打造的陷阵营,是马超临时找段煨借了一部分骑兵才组建起来的西凉骑兵精锐,还是太史慈凭借着高超的箭术迅速收复、训练成型的皮甲弓弩兵,都是毋庸置疑的强军。

  那也难怪,从陛下口中随即说出的,会是这样一句号令。

  “朕欲御驾亲征,着此五路大将并其兵卒护持左右,讨逆不臣!”

  “臣等遵命!”

  这话出口之时,就连因年轻而仍有些跳脱的马超,都让自己的声音随同心境一并沉稳了下来,谁让此刻他代表的,正是陛下的脸面,是要守卫在御前,与陛下一起进入关中的重要将领。

  “城门校尉孙轻何在。建威中郎将段煨何在!”

  孙轻与段煨一并出列,抱拳应声。“臣在!”

  刘秉:“着你二部留守洛阳,维系京中秩序,协助粮草转运。”

  这句命令……这句命令啊!相比于已提前得到过一次陛下这信任交托的孙轻,陪同陛下自凉州折返后休息了数月的段煨,便是因这条诏令目露震惊。

  他没有听错陛下的话,就是让他这位曾为董卓效力的西凉降将留守后方,为陛下保卫京中的太平!

  这份器重,怎能不让人为陛下抛头颅、洒热血,为这天下太平尽心竭力。

  “虎贲中郎将吕布何在!破虏将军何在!征西校尉何在!”

  这三句点将发出,众人俱是纷纷一惊,不解陛下为何会忽然说起当下并不在洛阳的人。

  可他们很快就意识到,陛下早就对此有了安排。

  只因这点将号令既出,当即就有三人走了出来,代替着不在京中的三路兵马统帅应答。

  那是于夫罗之子刘豹,孙坚之子孙权,曹操长子曹昂。

  其中前两位的年纪,似乎并不应该出现在此地,但这两名孩童哪怕身处这等恢弘的场面中,也毫不见他们有露怯的表现。

  这份在少年人当中少有的沉稳,已能让人隐约看到,陛下的后备人才,并未因百官被劫掠至长安而稍有损失。身居洛阳京城要地,最不缺的就是人才,仍有源源不断的人填补上来。

  不仅是这些正待长成的年轻人,还有那些如同鲁肃一般赶来洛阳的贤才,那些准备入读太学的新人……

  讨伐关中的董卓,正是为了让这些人,能在这十三州土地上尽情发展。

  只见这三人站定在了第三列,接连答道。

  “回禀陛下,虎贲中郎将与长水校尉已屯兵凉州。”

  “回禀陛下,破虏将军已派遣偏师,自荆州腹地赶赴武关。”

  “回禀陛下,征西校尉枕戈待旦,不敢稍有懈怠,死守函谷关,以望长安!”

  曹昂不知道为何,越说越觉精神振奋,好似先前的鼓声与呐喊,都已让他一腔热血沸腾,也无比庆幸,父亲领着这个征西校尉的官职,便必定是征讨西方长安最重要的前锋。

  刘秉深吸了一口气,振声应道:“着吕布、张辽,于凉州出兵,封锁董贼去路,绝不可令其逃遁。”

  “着孙坚、刘备,择人留守荆州,另出将领自武关突袭关中,为朝廷大军策应。”

  “着曹操自函谷关先行出兵,为前锋攻打弘农,破除戍守敌军!”

  三人整齐划一的声音,响了起来:“是!”

  哪怕这三路兵马,并不在洛阳阅兵的方阵中,并不在天子的面前,却毫不影响,这三路兵马的所在,因此刻的点兵,而被告知于在场的所有人,也让本就已经沸腾振作的士气,又一次被推向了高峰,仿佛要随同那马踏飞燕之势,直冲云霄而去。

  当他们抬头,向那高处大坛望去的时候,也看到的是愈发激动人心的一幕。

  陛下又一次拔剑在手,像是在向着面前响应点将的将领发出一句最后的号令,又像是遥隔千里,向着董卓发出了一句最终的宣战。

  “传令,整军!出兵!”

  对这座平乐观来说,打从汉明帝将它修建起来到如今,只有天子在此校阅兵马,只有天子为出征的将领送行,在高台上目送着士卒远去,但这一次不同。

  陛下如同来时那样按剑而行,一步步在华盖与官员的护送下走了下来。

  在高台之下,已有人将一匹神骏宝马牵了过来,虽不如赤兔一般能当一句“马中赤兔”,可当陛下翻身上马的时候,威严的君主自与这宝马成为了出征的一体,让士卒之中又发出了一声欢呼。

  闻鼓而进,闻金则退。

  于是在此刻,战鼓又一次咚咚擂响,伴随着一声拉长的口令。

  “出兵——”

  出兵!

  一时之间,整个洛阳都热闹了起来。

  校阅兵马的场地位居洛阳以西,并不在城中,但一想到此行是要收复关中,让天下不再如此荒谬地有着两个皇帝,让陛下成为这唯一的君主,洛阳的百姓又怎能不在秋收前暂时的农闲里蜂拥而至,希望能目送着陛下的出征。

  以十万石为数的军粮,也随着一辆辆木车行动了起来,向前方运去。按照陛下与荀彧商讨的计划,这些军粮将会先一步抵达函谷关,咬着前锋的行军,赶赴弘农前线。

  骨碌碌的木轮,踢踏的马蹄,还有士卒仿佛并不怕口干舌燥的鼓劲呐喊,汇聚成了远比鼓声还要分明的进军信号!

  若是声音能够无休止地向前传递,它必定能越过函谷关,直笼罩在关中的土地之上,宣告王师到来!

  不过……

  这委任曹操为讨贼先锋的敕令,已经先一步送到了这位征西校尉的手中,也让他眉眼一振,大笑出声:“好,好!”

  “子孝!子廉!听到了吗,陛下有令!咱们与那董贼麾下的徐荣纠缠数月,去岁也是这混账玩意,把我们拦截在了虎牢关外,让陛下自己先杀回了洛阳,现在找回场子的机会,就在眼前了。”

  被他大声呼喊的曹仁曹洪,都是与他同宗的悍将,又岂会不明白这前锋的意义,一听曹操的话,顿时就一改先前待命的状态,各自操着武器站了起来。

  “何止是找回场子!”曹洪声如洪钟,“最好是能直接杀奔到那董卓的面前,把他的脑袋送到陛下的面前。”

  “哈哈哈正是。”曹仁应声了一半,忽然目光一转,望向了远处一支摇动的小旗,连忙提醒道,“大哥,有军情!”

  曹操笑意骤敛,大步向着那快马执旗的身影走去,直到一把扶住了跳下马来的信使。“何事相报。”

  那信使连忙开口答道:“回禀校尉,弘农方向,有大批兵马异动,正向函谷关而来。”

  弘农方向兵马异动?曹操皱了皱眉头,总觉得以和对方交手的经历来看,徐荣不像是这么莽撞的人。他先前因粮草供应不足,都不得不退向了西面,怎么会突然在没有胜算的情况下,又一次赶赴函谷?

  曹操眼中一闪,握住斥候臂膀的手猛地发力:“是徐荣有异动,还是董卓?”

  这其中,天差地别!

 

 

第122章 (二更)

  若仅仅是徐荣动了,因这绝不是个出兵的好时候,他就更像是来打探函谷关一带守卫情况的,打探他曹操有没有放松了对此地的戒备。

  作为应对,需要即刻以一路兵马将他打退回去,防止他过早发觉陛下全力出兵,转头给关中通风报信。

  若是董卓呢?

  自曹操戍守函谷关以来,便时常尝试将自己代入董卓的视角,揣测他会如何做。

  此人能自边境小将,一路成长到威慑朝堂的权臣,怎会身处困境便坐以待毙?那这困兽之斗,会从何处突围,就显得尤其重要。

  唯一的胜算,就在陛下放松了对洛阳的警惕,大举来袭,一举夺回中央,重新清洗棋局!

  此刻的董卓必定不知,陛下已在洛阳得道多助,军粮盈仓,或许真有可能做出这样的抉择。

  那这就与徐荣领兵来袭,情况截然不同了,应对的方略也大有不同。

  纵虎归山,无异于杀人放火。必须即刻告知陛下实情,随后,令朝廷大军在恰当的时候全数出动,把董卓的反扑正面击碎!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丛璧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沙雕 迪化流 三国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