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273)

2025-08-10 评论

  军中的白波军告诉他们,他们一度在做俘虏的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所以陛下先前说会放他们一条生路,并不是一句暂时安抚的虚言。

  此刻离开,也不必参与征讨关中,可能会与他们的亲人,在战场上刀兵相见。

  而对于余下跟随陛下出征的士卒来说,行走在这条崤函道的后半程,他们的脚步,也比先前轻快了数倍。

  因为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少了三万兵马、少了董卓的——

  关中。

  ……

  “砰”!

  李儒一拍桌案,面沉如水,死死地盯着眼前的郭汜,一字一顿地说道:“你把你刚才说的话,再说一遍?”

  郭汜甚少见到李儒摆出这样的神情,只因平日里,大多是董卓发怒,而李儒在旁劝谏。越是情绪稳定的人,濒临盛怒之时的样子,也就越是可怕。

  西凉出身的部将郭汜,都感到了一阵毛骨悚然,但他仍是壮着胆子,张口便道:“我说错了吗?半日前你就收到了消息,洛阳朝廷大军仍在向着潼关开赴,已至弘农,这什么意思,你李文优一向聪慧,难道会看不懂吗?”

  “董太尉他必定已战败了!是被俘了还是被杀了不重要,但他输了!在这等情况下,你凭什么命令我一定要听你的话,去拦截凉州的敌军。大难临头各自飞,有何不——”

  李儒抽出了长剑,指向了面前的郭汜,一点点地转过了头来,看向了同在此地的将领李傕,阴沉发笑:“你也是这么想的?我让你增兵武关,结果你把兵马派出去了,人却没去。”

  李傕比郭汜还坦荡,直接答了个“是”。

  李儒大怒:“可你们别忘了……”

  “我没忘!”郭汜厉声打断了李儒的话,也一把拨开了面前的剑锋,“我没忘记,我早年间也不过是张掖郡中的一个盗马贼,是因为的太尉器重,才能被提携在他身边,追随他作战,能成为他女婿的副将,现在更是独领一军,但我也知道,太尉死了,我就没必要再为他卖命。若这洛阳大军将至潼关的消息是真,不如即刻自找生路去。”

  “那你也得找得到!”李儒眼神如刀带刺,“你想躲到哪里去?继续当你的马贼吗?你到了凉州,就会被马腾联合羌人找出来。躲到益州吗?别看现在巴中的五斗米教和蜀中的益州牧全在装眼瞎,一旦关中落入刘秉的手中,这些人都会知道,什么才是保命的选择,你送上门去,只会平白给他们一份投名状。”

  “你,我,在场的所有人,都已走到了这个地步,都不可能再轻易做到隐姓埋名,这就是今日的事实。”

  在郭汜的一时语塞之中,李儒提着剑,又向前了一步:“所以我告诉你,你现在只能记住一句话,那就是太尉没死!就算,他真的出事了,你们也只能当他没死!”

  李儒嘴角发苦,虽是将话说得斩钉截铁,但他自己都知道,说什么董卓还活着,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但事到如今,大家都被绑在一条船上,或许还能有一条活路,只看这条活路,在三路敌军中的哪一方。

  他扭头向着另一边站着的牛辅、董旻追问:“是也不是?”

  “是。”

  “是是是,我兄长怎么可能会死。”董旻回答得尤其果断。他是真的打心眼里怀揣着这种希望,希望很快就会收到董卓的消息。他们在关中的富贵,也不该就这样走到了尽头。

  “好。”李儒终于缓缓抬起了嘴角,露出了稍纵即逝的笑容,“你二人带兵,随我赶赴潼关死守。咱们如今还有百官与天子在手……”

  “不好了!!!”一阵仓促的脚步声伴随着呼喊,忽然从外间传来。

  也像是因事态实在过于紧急,发声之人根本来不及通传,就在几人的视线中,直接闯入了屋中,伴随着一道门扇撞开的声响,直接扑倒在了地上。

  那报信的士卒惊恐万分,仰头向着李儒看来:“皇甫……皇甫嵩带兵,劫走了陛下!”

 

 

第128章 (二更)

  李儒险些被这突如其来的又一出打击,给气得当场背过气去。

  “他哪来的兵!你们又是怎么看的人!”

  若非董卓大有可能身死,对于李儒来说才是最沉重的那一击,他也已经强行逼迫自己冷静了下来,说不定骤闻此噩耗,他真要直接仰天而倒。

  现在,他总算还能发出这样的两句追问。

  不应该啊。

  自关中局势大不妙后,李儒和董卓越发小心地提防着皇甫嵩的行动,绝不让他有太多接触到兵权的机会。

  再便是对士卒的调度全部下达了死命令,只认调令不认主帅,违令者斩。

  这既是让向来行事颇难管教的凉州军,能够尽快被规训为京师守军,也是为了防止皇甫嵩还能强行征调昔日的部众。

  近半年来,皇甫嵩因病卧床,不见起色,也总算让董卓这个曾屈居于下的人松了一口气。

  谁知道,他是不动则已,一动,就闹出了这样一个大动作。

  调兵,劫刘协。

  好一个皇甫嵩!好一个皇甫义真!

  “他……他用陛下的血书亲笔和一枚小印调的兵。军中都在传,陛下不满董太尉欺上凌下已久,明明身居帝位,仍旧等同于被幽禁,于是,借着送衣服出外换洗,把一封血书缝在了衣带中,由宫女送了出来。”

  “那小印呢?不是让你们把什么东西都搜索清楚吗?尤其是印信这样的东西。”

  “……小印,被……那整理衣饰的宫女含在了口中带出去的。”

  “废物!”李儒破口大骂。

  能让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把诏书和印信一并送出,这些戍守的侍从,不是废物,又是什么?这一疏漏,便是在此时雪上加霜了。

  董旻连忙劝道:“军师不必惊慌,那皇甫嵩已有将近一年不曾领兵,粗略估算,他能调度的兵力也极为有限!就算他带走了皇帝,又如何呢?我先速将他们击败,再随军师前往潼关御敌。”

  他快步上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兄长疑似身故,让这稍显庸碌之人也多了几分沉着,向那报信之人问道:“皇甫嵩此刻,是否正要向我等进攻?”

  “不,他带着陛下和若干辎重,直奔向西了!”

  李儒皱起了眉头,忽然有些看不透皇甫嵩的举动。既是向西,那就有可能是想带着陛下突围,前往凉州。皇甫嵩对那里熟门熟路,还能得到吕布的接应,确是个好去处。

  可若是为了逃亡,就不该带什么辎重,应当轻车简从为好。以皇甫嵩领兵多年的经验,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除非……

  “不好!”李儒的脸色刷的一下就阴沉了下来。

  “军师……”

  李儒的目光在在场数人中迅速一搜,当即给出了结果:“郭将军,即刻带兵,追击皇甫嵩,不能让他们进入——郿坞。”

  他那最后两个字,简直说得咬牙切齿。

  往西,哪里只是去走一条回归凉州的必由之路,这不是还有一个选择吗?那就是太尉留下的坚城郿坞!

  若是他们这些人不能击退潼关之外的敌军,以郿坞中的存粮,完全能够坚持到刘秉带兵破关而入。那对方,也将再无投鼠忌器的必要。

  董旻大骇一跳,完全没想到会从李儒的口中,听到郿坞二字。

  “他们怎么会去郿坞?”

  是啊,这多让人意外啊。

  而这,不正是皇甫嵩和刘协,所希望的吗?

  无人想到,皇甫嵩这个正被董卓严密监视,只是侥幸逃脱一死的人,会突然得到手书和印信,能够借此调度兵力,也就无人会想到,刘协如此大胆地将郿坞,当作了进攻的目标,一点也不怕此地还有重兵把守。

  关中之地,人人谈董而色变,对于董卓的私产敬而远之,于是,董卓在领兵出征时,大胆地调来了郿坞的守军,也毫不担心此地会落入旁人之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丛璧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沙雕 迪化流 三国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