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81)

2025-08-10 评论

  被刘秉看着,张燕的声音越说越低:“……我说错什么了吗?”

  “不,你没错!是我想错了!”

  是他经验不足想错了!

  刘秉顿时恍然。

  他从河东到河内,见到的燃料只有木柴和木炭,也看到周围的人都觉得这很正常,便下意识地觉得,这是因为汉代的时候,挖掘工具强度有限,要打井把地底的煤炭挖掘出来极为不易,所以压根没考虑过这个能源。谁知道,情况和他想的根本就不一样。他们其实已经在使用煤了,但受到了种种限制。

  按照张燕所说,现在是有煤井的,还能打出数丈之深,有些地方也会开采地表的露天煤炭,但这大多是在附近的林木没法供应所需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为何?因为石炭虽然比木炭的温度更高,但也杂质甚多,很容易就在炉子里碎成了小块,冶铁没成,先把炉子给堵塞了。

  不仅如此,用石炭冶铁,稍有操作不慎,就会被石炭放出的“气”破坏了铁水的质地,影响成型。确实是容易得不偿失。

  也难怪,只有几处技术成熟的铁官会用此物。

  “陛下真要亲自往白波谷走一趟?”张燕急急追出,就见刘秉已跳上了准备在外的马车。

  他本想跟上去,却被刘秉止住了。“我去去就回,有你坐镇河内河东,我才放心。”

  张燕低着脑袋,又深呼吸了两次,方才神色如常地抬头,就见陛下已带着那新认的甥孙刘豹乘车离去了。“……”

  啊,他刚才想说什么来着?

  哦!他想说,白波谷一带的前白波贼们,虽然大多已被从此地迁出,但也难保,还有人不想过安逸日子,非要躲藏在山中,到时候瞧见陛下落单,然后突然跳出来要为郭太等人报仇。

  他之前看到了,陛下挥那月牙铲的姿势,属实不大好看,力道也太小!

  哪怕这话说出来有点伤人,作为陛下的忠臣良将,他也不得不说啊……

  不过,若要刘秉听到这话,必定会说,张燕他真是多虑了。

  赵云这人办事稳妥,近来频频往来于河东盐池和白波谷之间,与张辽合计之后,在白波谷保留了一处驻兵征募的据点。

  他到了白波谷,便从此地又找来了五十多名士卒,这才让刘豹指路,带着他进了山。

  论起保住小命,他别提多有自觉了。

  两日后,张燕等人就瞧见,刘秉指挥着一众士卒抬着数筐石炭,进了太守府的院子。

  随后的动静更是不小。

  先是接连有一桶桶的水被提了进去,提出来的黑水又不让直接倒入附近的江流中,要单独处置。

  然后,年幼的刘豹没端上当盐工的铁饭碗,倒是干起了给自家“舅公”打杂的活计。

  刘秉有些心虚地指挥着刘豹把筛选出来的石炭砸碎压成煤粉,又指挥着他,把这粗糙工艺下诞生的煤粉混着水和淤泥捏成块状。

  “……就当是在让他玩陶艺了,也算是童年体验,童年体验。”

  话是这样说没错,他还是又多给自己和刘豹的脸上多蒙了几层麻布,以免呛入了粉尘。

  张燕颇为担心地和刘备找来了梯子,爬上墙头向内张望的时候,就看到刘秉和刘豹面前,已是一大团黑漆漆的“淤泥”,还正在被人用手捞起来揉搓。

  他连忙低声问道:“刘太守见多识广,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

  刘备也很茫然。

  瞧见刘秉转头,又拿那月牙铲反复把那一大坨给搅拌混匀,仿佛是好好一个皇帝竟变成了泥瓦工,忍不住小声猜测道:“我记得,京城的不少宫室,会用花椒和泥涂抹墙壁,以便冬日防寒,你说会不会是陛下觉得这太守府内屋舍单薄,住起来不习惯?”

  虽然他没听说过,还有石炭混泥的用法,但想来应该也差不了太多。花椒毕竟,贵了点。

  张燕若有所思,忽然猛一拍大腿,“要是这样,陛下何必自己做,大可以吩咐我们来干啊!”

  “喂!你说归说,能不能动静别这么大!”张飞仰头怒骂。

  张燕不动不要紧,一动起来差点直接把梯子带翻了。没看到吗,刘备还在上面呢。

  张燕咬牙,向下一瞪:“到底是谁的动静更大?”

  反正他嗓门没张燕大。

  刘秉无语地往墙头看了一眼,很想说,这些人如果想看,也完全可以态度大方一点。

  墙外还随即传来了卫觊有些迷茫的声音:“几位这是在做什么?”

  张燕奇怪地往他身后看:“你又是在做什么?”

  卫觊得意地昂起了脖子:“这是陛下让我在打盐铲之余,替他打造的模具。”

  张燕跳下了梯子,脑袋往卫觊身后仆从抬着的箱子里看,更觉困惑。

  那箱子里放着一卷卷用铁皮兜成的无底“小桶”,还有几十根小棍,古里古怪的。

  而且,明明看起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却见陛下将它们迎进去的时候如获至宝,指挥着人将那些泥巴全给塞进了小桶里,又用小棍在其中捅出了窟窿,按实之后取出来,在院中一块块地摆开。

  “这不是用来糊墙的?”张燕问道。

  “谁跟你说这是用来糊墙的?”刘秉神神秘秘地笑了,“若不出岔子的话,两三日就可见分晓了。”

  张燕不太明白,全程在旁打下手的刘豹也不太明白。

  他只是看到,陛下显然很重视这些东西,半夜无人的时候还从屋里蹑手蹑脚地走了出来,蹲在这些穿了孔的黑坨坨面前左右打量,还谨慎地用手指戳了戳,嘴里还喃喃自语着什么。

  不对,说陛下“蹑手蹑脚”显然很不对,应该叫……

  小心翼翼。

  说不定陛下用手戳着石炭团团的动作,也是在背着众人往上面施加咒语。

  而且,他留意到,这两日还时不时就瞧见陛下抬头看看天色,也不知道是在张望什么。

  直到四日之后,才见陛下满意地端起了其中一块石炭,将其丢入了火炉当中。

  “让人往炉上架锅烧水,看着点火力。”

  “是!”刘豹直接跑了出去,然后呼啦啦地带进来了一大片的人手。

  其中也包括了近日强忍着好奇心,往河内走了一趟安顿事务,又重新跑回来的张燕。

  他一来,便蹲在了火炉前啧啧称奇。

  正如他先前和刘秉所说的那样,他之前虽有接触过石炭之物,但也只是寥寥数次,平日里还是木炭用得多些。于是这炉中石炭一烧起来,他便比对出来了,这火烧得格外旺盛,烟尘也并不多。

  更为明显的,是这炉中的温度攀升得快,明显不是木炭可比!

  刘备也端详了一阵,忽然转头吩咐道:“再取个炉子来,取些木炭,还有同样的烧水锅。”

  当即有人应声去办。

  刘秉故作泰然地在院中翻书,眼神却一直在往那两个火炉的方向瞟,唯恐自己之前按照仅存的常识做出来的蜂窝煤会翻车。

  但想想这东西是在煤炭加工的环节有技术含量,在制作煤饼上又没多少,应该不至于出问题才对。最多就是燃烧的温度达不到严格的要求,但燃火的速度和燃烧时间应该并不影响。

  “真是奇怪……往日怎么不见石炭烧得如此之好?”

  卫觊刚刚将话出口,就听见远处陛下的声音:“你家中诸人大多体弱,还是往后退一退吧,别站得这么前面。”

  卫觊面色一震。

  他刚要回说自己的身体无碍,就见陛下已搁下了手中的书简,闲庭信步地向外走去,似乎并未将这句顺口的提醒放在心上,也觉得他们这群人的惊讶太聒噪了些。

  “我出去走走,你们让人盯着两炉火,把时间记下。”

  等刘秉重新走回到院中的时候,都已是暮色四合了。

  他刚一迈进院门,就见刘备、卫觊和张燕一个赛一个地着急,冲到了他的面前,卫觊尤为激动:“陛下!你简直是神了!”

  “往日里那石炭常常刚烧过半,就还得往里添火,火力也不太均匀,这炭团却接连烧了三个时辰都没断了火!”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丛璧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沙雕 迪化流 三国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