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穿着龙袍穿越了!(99)

2025-08-10 评论

  他便改口,说起了另一件事:“本初,我还有一事想要与你商议。”

  “你说。”

  “我们如今会师于兖州陈留,即将正式发兵破关,光有一份讨贼檄文还远远不够。”曹操说到此,语气都比之前认真了许多。“兵马进攻,绝不能是一盘散沙,你听你的,我听我的。往后还有何人要来姑且不论,但起码现在你看到了,除了你我之外,此地还有兖州刺史、豫州刺史、陈留太守、东郡太守、广陵太守等等,有人兵多,有人兵少,还各有长处。”

  “这么分门别类地往虎牢关前一摆,会是什么结果?”

  袁绍眉峰下压,也露出了忧心之色:“只有被剿灭一个结果,还是被逐个击破。”

  “正是!”曹操说得果断,“所以我说,虎牢关上将领,是出身辽东的徐荣,格外的麻烦!咱们这出会盟,必须尽快选出个盟主来,由他指挥此地的兵马。”

  袁绍的表情又有点微妙了:“……”

  他听出曹操的潜台词了。和同来此地的诸位相比,曹操的名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够响亮的,比如说他早年间造了五色大棒打死了十常侍的亲戚,比如说他家认了个宦官祖宗,再比如说他家有钱到肯花大价钱买个三公位置过过瘾,就算很快就被撤职了也无所谓。

  但,要当这个会盟的盟主,统领这些刺史、太守,其实是不够的。远远不够!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为了确保军队的控制权不会落到一个不知军事的人手里,他也还能影响到队伍的抉择,最好的选择,就是推荐由他的熟人来担任这个盟主!

  但问题来了,河内还有个身份不明的“皇帝”啊!

  袁绍怎会不知,若他当上了这个盟主,必定要和对方有所往来,也必须担负起尽快辨认对方身份的责任。所以这个盟主,他想当,却不能当。

  这都叫个什么事!

  袁绍心中愤懑,却又忽在电光石火间,从脑子里蹦出了一个貌似合理的解释,让他宛如拨云见日,眼神清明了不少,开口答道:“我明白孟德的意思,但我袁氏还有众多子弟身在洛阳,一旦虎牢关告破,我袁绍又当着这一路的盟主,叔父与长兄都将如何自处呢?你没这样的困扰,我却不同了。”

  他抓着曹操的手,郑重道:“只要不担任这个盟主的位置,其他的出兵之事,若有吩咐,在所不辞!”

  ……

  “他袁绍是这么谦虚的人?”一名身着华服的男子懒散地靠在榻上,翻阅着从兖州送来的那封信,一边笑一边扭头,吐掉了口中的果核,“有些人一向争强斗胜,现在却突然做出了有悖常理的事情,只有一个解释,他心中有鬼。文台,你说是不是?”

  孙坚抬眼望了望天,却只看到此地的屋顶,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面前的这位。明明算起来,他还是袁绍的弟弟,怎么评价起袁绍来,就这么不留情面。

  他转换了话题,回问道:“那既然兖州酸枣会盟已成,我们是否要去和他们会合?”

  袁绍在给袁术的来信中提到,他从冀州发兵,考虑到兖州地界上尚缺人马,于是渡河抵达兖州,和曹操等人会合于陈留。

  众人齐聚,为攻灭董卓这个目的歃血为盟,遂成酸枣会盟。

  在盟会之上,袁绍和曹操主动提议,由八厨之一的张邈担任盟主,统领群雄,预备整兵备战,向虎牢关进发。

  那也不能怪袁术觉得袁绍有鬼……

  张邈的名声确实还可以,但哪里比得上四世三公的袁家?别开玩笑了!袁绍出兵就是要争,但现在又把盟主的身份拱手让人,真让袁术看不明白他卖的什么药。

  也只能在心里骂一句“庶子就是庶子!”

  袁术干咳了一声,忽然意识到自己心中想着袁绍的事情,把孙坚晾在旁边有一阵子了,“你刚才说什么?”

  孙坚问:“我说,我们是否要前往兖州与他们会合?”

  袁术想都不想,就给出了答案:“不去!我们现在去干什么?他们这一路的盟主都已经定好了,现在过去,就是去听他们号令的,你喜欢这样?”

  他反正是不喜欢有袁绍压在他的上面,平白给自己找不痛快。

  袁术也格外欣慰地看到,孙坚面对这个问题,毫不犹豫地就摇了头。

  孙坚在从南阳北上前来与他会合的路上,先是顺手逼死了平日里看他不顺眼的荆州刺史王睿,又因没得到军粮供给,顺手杀死了南阳太守张咨。要真继续北上和兖州众人会合,还不知道沿途又会搞出多少事情来。

  也就是他袁术袁公路有个别号叫做路中悍鬼,早年间在洛阳也是个权贵望之头疼的混不吝性情,还能忍得住孙坚这种暴躁脾气。

  袁术一个翻身坐了起来,支着脑袋看向孙坚:“这不就结了吗?我不想北上去找袁本初他们,你也不想北上,咱们就直接算作另外的一路,去打洛阳的另外一处门户。”

  “正好!袁本初说,河内兵马强壮,准备从孟津入关,现在拖住了董卓的一方兵马,他与酸枣会盟诸人预备攻克成皋虎牢关,有这么多人在那边,董卓必派强兵拦阻。”

  袁术越说越乐,把两手一拍:“文台,到时候正好让我们捡个漏!这不就是两全其美了吗?”

  哎,说不定袁绍不当那个盟主,还真是他有自知之明了!

  万一袁绍当着东路的盟主,搞出了锣鼓喧天的架势,结果还是让他袁术先在孙坚的帮助下攻入了洛阳,把董卓给解决了,到时候袁绍岂不是面子里子全给丢了?

  好好好,这倒是袁绍未雨绸缪之下会做出来的事情。

  袁术浑然未觉袁绍在信中又强调了一次,河内有陛下坐镇,兵多将广,并不是一句陈述,而是一句希望袁术提出质疑的话。

  他只看到,眼前这英武刚毅的将领向他抱拳请战道:“既然如此,孙坚不才,愿为先锋,只是这出兵所需军粮……”

  袁术笑道:“此事包在我身上!”

  回头就找人合计合计,该从哪里薅点粮草出来。

  他说话间又往手中那份袁绍谦虚让贤的信上看了一眼,只觉心情更好,摆了摆手便示意孙坚退下去。

  孙坚点头即走,挎着腰间的佩刀向着军营而去,迎面就见一俊俏的小将军拍马而来,顿时扬起了笑容:“伯符!军营之地,岂容你肆意纵马?”

  那小将军跳下马来,一拍马臀,让其扬蹄跑走,自己则快步走到了父亲的面前。孙策一眼就能瞧出,父亲话中虽是在指责他举止轻慢,语气里却不见有多少斥责。

  他挺着胸膛便答:“那不如父亲罚我,给您打个头阵如何?”

  孙坚闻言就笑:“这是对你的惩罚,还是对你的奖励?”

  孙策才不管这个,已连忙问道:“这不重要,父亲,袁公路怎么说?”

  他将话问出口,又忍不住小声地嘀咕了一句:“真不知道您怎么想的,您是长沙太守,袁术之前确是虎贲中郎将,但现在是辞官在逃,论起官阶哪有您高,却要您在他面前俯首……”

  “慎言!”孙坚厉声向孙策警告了一句,“你我寒门出身,就算为父现在做着长沙太守,那也是之前主动剿匪,朝廷无可奈何才敕封下来的,现在要和其他人打交道,还非得借助袁术的名声不可!听明白了吗?”

  孙策收起了脸上的轻慢,郑重地点了点头。

  孙坚忽然由怒转喜,大笑着拍上了孙策的肩膀:“行了,知道这事就好了,总之,你我马上就要有仗打了,还是从此地打到洛阳去!”

  孙策眼神亮了:“……那我?”

  “速速整兵!大军开拔就在眼前了!”

  孙坚本就是雷厉风行的性情,要不然也没法从早年间一个小小县吏,做到今日的长沙太守。

  他那长子孙策,更是活脱脱跟他一个脾性,早早整顿了兵马。

  袁术自汝南一带收拢来的第一批军粮刚到孙坚的手上,这一路从南方发动的精兵便已踏上了北上讨逆的征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丛璧 历史衍生 爽文 基建 沙雕 迪化流 三国 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