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从外边端了茶水进来,打眼就看见大狗狗趴在门边蔫头耷耳的,连尾巴都不晃了,似乎还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真是稀奇啊,元福可少有这样郁闷的时候。
李盛把尾巴让开地方,让苏公公进去,听着里面的声音,忍不住在心里疯狂吐槽。
他觉得胤祥是个明白人,身在局外,必然也能看清楚这其中的道理,何况以前他就给胤禛写过信让他对年羹尧多加注意,这次事情发了,正好能安慰劝谏胤禛。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安慰是安慰了,劝谏是劝不了一点。
胤祥看他四哥的滤镜,实在是太厚啦!
胤祥看他亲亲四哥这样伤心,就算心里明白,那也是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啊,听听这位怡亲王说的什么吧。
“皇兄何错之有?不过是心地赤诚待人宽厚,他二人确实有功,皇兄酬功之心,无可厚非,是年羹尧与隆科多两人不识抬举,见君父宽厚和蔼,便心生妄念骄恣横行,方才咎由自取,有今日之祸。”
——都是他们的错!四哥你就是人太好心太善了而已!
啊啊啊怡亲王你上次在内务府查案骂人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你那会儿明明是很睿智聪敏,说话也很犀利的啊!
怎么一对上你四哥,你就变了?
李盛痛苦地用前爪捂住了耳朵。
俩人在里面说了半个时辰,胤祥又陪着胤禛下了一盘棋,跟人一起说了一回最近京中的趣事儿,胤禛又说起七阿哥最近健壮许多哭声都大了,胤祥赶紧说这是四哥你福缘深厚,这孩子劫难已尽以后必然是平安顺遂啊云云。
看着人情绪缓和了,这才出来了。
瞧见元福正趴在门槛那瞪着他,胤祥带着一种圆满完成任务的自信表情走过来:“元福,放心吧!事儿都办好了!”
李盛放开正挠着泄愤的门槛,抬起头翻白眼看他:你确定?!
第206章
弘晖被胤禛派出去到湖南办事儿了,大福晋马佳氏带着儿子来长春宫请安,刚坐下没一会儿,就见着御前的苏公公带着一顶小轿子过来了,笑眯眯地进来请安,道万岁爷这会儿正有闲暇,想见见孙子呢。
弘晖的大儿子叫永珍,今年已经六岁了,他开始记事儿的时候,他祖父已经顺利登基,因此,在永珍的印象里,他就是在宫里长大的。
孙辈里第一个孩子,又是嫡出的长孙,胤禛对这个孩子也是寄予厚望,当初打算亲自赐名“永链”的,但是被元福两爪子把纸挠烂了,蹲在桌子上竖着耳朵等着眼睛,很严肃地看着他。
永琏早逝,这名字不吉利哎!
于是胤禛把十三叫来两人一起想,给这个大宝贝疙瘩起名字,当然主要是胤禛想,胤祥在旁边负责捧场。
“永琮?”
“嘶啦——”
“永璜?”
“嘶啦——”
又一个名字被元福毙掉后,胤禛悟了:一定是这名字起得太大了,“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的器皿,“琮璜”皆是庙堂玉器,他一心想着弘晖的长子身份贵重,将来必然是要承继江山,想起个好名字。
可如今想来,他尚且春秋鼎盛,等这孩子将来长成,朝中局面还不知道如何呢!何苦这么早就先把他框住?
想到当年的废太子二哥,再想到自己如今登基五年都不肯立太子,胤禛摇摇头,是他迷障了。
且名字太重,小孩子说不定也压不住。
还是元福好啊!能提醒他。
自以为明白了狗狗的良苦用心,胤禛对着旁边的十三弟胤祥感慨一回,定下了“永珍”这个名字。
李盛现在也是脸皮更厚了,这会儿蹲在旁边听胤禛的解说,一开始还有些惊愕,但很快,就亮着眼睛,尾巴都不自觉摇起来了:对,本狗狗就是这么想的!就这么宣传我!
永珍也是常见祖父的,这会儿进了养心殿,看见人就张开两只胳膊跑过来,到了人跟前,五头身的小朋友刹住车,乖乖跪下给祖父请安:“皇玛法吉祥!”
“哎!好孩子!”胤禛张开双臂就给人抱起来了:“真是小孩子长得快啊,这才不过一个多月,又重了!”
“皇玛法,您眼睛还疼吗?”
胤禛低头给大孙子把头上的小帽子摘下来,呼噜呼噜头毛:“不疼了,你阿玛给朕找的这个大夫极好,朕已经留他在太医院任官了。”
胤禛也是岁数大了,再加上他整天啥也不干,就是批折子,这眼睛也受不了啊。
前阵子有些视物模糊,眼珠胀痛,连带着太阳穴后方上侧都有些头疼,很是痛苦,还是在外面跟着端亲王办差的弘晖遍访名医,给他找了个老大夫进宫,把眼睛看好了。
且为了以后皇上的眼疾能得到及时治疗,胤禛像是所有霸道不讲理的皇帝一样,不征求当事人一间,就把人家五十七岁的老头儿留在太医院了。
为表皇恩,还额外给他们家恩荫了个太医院的名额,准许一个子弟进太医院编制。
于是老头儿就把大儿子带进来了。
其实,李盛觉得太医们过得都还挺舒服的,正常皇帝也不会闲着没事儿就让人家陪葬,雍正一朝后宫也没那么多乱事儿,工作环境还是比较安全的。
而且讲道理,在全民知识水平比较低的古代,高精尖技术人员在哪儿都是宝贵的人才,怎么会这么草率地无意义消耗掉?
李盛还知道,太医们其实在下班后还有不少灰色收入哪,大臣们家里有个头疼脑热,也会私底下去请相熟的太医给看一看,出诊银两红封也是少不了滴。
当然,是那种普通太医,皇帝皇后太后的专属太医,大家也不会去招揽,又不是不要命了,招揽皇帝近人,你想窥视帝踪?!
“皇玛法,我阿玛什么时候回来啊?我想他了。”
永珍小朋友还带着小奶音儿的语调听起来还听舒服,胤禛低头摸摸他的小脸蛋:“你阿玛出去办差了,还有半月就能回来。”
胤禛觉得自己能当上皇帝,且在登基后能推行新政,当年四处办差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不经世事,便不知世事无常;不历人心,便不知人心险恶。
当年的废太子久在宫中,就不如他在外面经历的事情多。
经世事掌人心,这是弘晖不可或缺的历练,最近就把人派去直隶了。
李盛睡醒了,从旁边路过,被永珍小朋友伸出胖爪子撸了一把大尾巴,李盛扭头看看他,伸出肉垫跟他击了下掌,这小手,还没自己爪子大呢。
过了一会儿,有人来求见皇帝,胤禛把孙子放下,让苏培盛送他回去。
“皇玛法,能不能让元福送我?”
“汪汪!”没问题啊!
没用轿子,李盛陪着幼崽永珍慢慢走回了长春宫,半路上还休息了一会儿,李盛从旁边的花坛里叼了一朵牡丹花来给他,五月里的牡丹花开得正好,这一朵是醉颜红,是那种浅淡的粉红,就像是美人醉酒后脸上的一抹红晕颜色,也因此而得名。
喏,正好拿回去送给皇后。
永珍也确实懂事,拿回去就捧着去给乌拉那拉氏献宝了。
亲孙子怎么看都喜欢,乌拉那拉氏把孩子揽过来笑得很开心,还夸儿媳妇:“果然出身大家,把永珍教养得极好。”
被塞了两大食盒的好吃的,马佳氏带着儿子回去了,临走前,还把自己亲手做的一个抹额孝敬给了婆婆。
李盛就留在长春宫吃了晚饭,今天晚上的宝塔肉很好吃,还有用五花肉闷烧的牛蹄筋,软烂酥香,猪蹄做得入味儿先炖再烤,外面是棕褐色的脆皮,里面是满满的胶质,吃起来都糊嘴。
李盛刚吃完,小谷就拿着湿毛巾上来给他擦嘴,真是太贴心啦!
半月后弘晖回来了,李盛在养心殿门口正晒太阳睡觉呢,就听到了一阵熟悉的脚步声,立马一个翻身站起来看,果然是弘晖,这是,胖了啊!
弘晖一眼就看见了蹲在门口的元福,苏培盛进去通报,他蹲下,从怀里掏出一包熏肉干来:“元福,尝尝,冀州那边一家老店的熏肉,我特地带回来的,香着呢!”